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系统科学   4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2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在室内设计中,了解人体工程学的各种尺度,是确定各项空间设计的依据。从两个方面来探讨人体工程学的应用,一是室内设计中各种空间的尺度如何适应人体的需求;二是室内设计中尺度、光照、色彩等如何更好地适应人的视觉。  相似文献   
22.
介绍了阳极氧化法制备A12O3膜的全过程,实验发现不同酸在不同电压下阳极氧化生成的膜孔径不同.对称膜的透水率符合Hagen-Poiseuille定律,能截留大肠杆菌;非对称膜能截留部分牛血清白蛋白(BSA)和免疫球蛋白(IgG),其百分截留率分别为25.3%、68.2%.  相似文献   
23.
潮汐周期在潮坪沉积中的记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择平静天气泥质潮滩相对淤积期进行现场直接观测每个潮周期的沉积物特征。结果表明潮汐层偶的厚度变化与大小周期潮差旋回性变化密切相关。原始数据平滑后曲线更清晰地展示出大小潮周期,反映随机的非潮汐因素的影响可以通过地定的数学方法予以去除。现代潮坪观测表明潮汐沉积可以记录潮汐能量呈周期性变化的特性,因此,可通过研究保存较完整的潮汐韵律层的层偶组来提取古潮汐信息。但这种蕴含潮汐信息的韵律层可能只局限于一些基本不受风浪影响的沉积环境,而在长江三角洲开敞型泥质潮坪难以保存。  相似文献   
24.
邓兵 《科技信息》2009,(30):325-325
砌体裂缝是建筑施工中最常见的质量问题,基本上不可避免。但砌体裂缝的出现,不仅影响建筑物美观,也影响建筑物的使用,甚至危及建筑物的安全。本文在分析砌体裂缝的类型、产生原因及其危害的基础上,提出了防止和减轻墙体开裂的基本措施,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5.
2013年5-7月对三峡水库库区干流及支流草堂河水体CO2分压(pCO2 )进行走航观测. 结果表明: 夏季草堂河表层pCO2 为15.8226.4 Pa, 三峡水库库区干流表层pCO2为198.8261.1 Pa. 对支流草堂河剖面监测发现, 表层pCO2 最低为15.8 Pa, 随着深度增加, pCO2快速增加, 在水深5 m后逐渐稳定, 最大值为294.2 Pa. 通过计算, 支流草堂河在5, 6, 7月的CO2通量分别为16.46, −4.91和30.85 mmol·m−2·d−1, 库区干流CO2通量为45.83 mmol·m−2·d−1. 因此, 三峡库区干流表现为CO2的“源”, 支流草堂河CO2释放远小于库区干流, 6月份表现为“汇”.  相似文献   
26.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SAR图像舰船目标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深度学习在物体检测领域取得了非常大的突破,但是鲜有用于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图像中舰船目标检测,论文将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方法引入到了SAR图像舰船目标检测。首先分析了目前先进的Faster R-CNN检测算法优点及其在SAR图像舰船检测领域的局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新的SAR图像舰船目标检测数据集SSDD,数据集包含不同分辨率、尺寸、海况、传感器类型等条件下的舰船SAR图像,它可以作为本领域研究人员评价其算法的基准。提出了SAR图像舰船目标检测的新方法,包括特征聚合、迁移学习、损失函数设计和其他应用细节,并在数据集上进行了大量的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证明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更高的检测准确率和更快的检测速度。  相似文献   
27.
白龙江地区泥石流沟谷内大量松散固体物质在强降雨的激发下易形成规模较大的降雨型泥石流,泥石流一次冲出量比同等条件下要放大数倍,应用以往泥石流活动规模预测模型进行计算的结果与实际值误差较大,因此,需构建适用于白龙江流域暴雨型泥石流一次最大冲出量定量预测方法。本文以区内降雨频率为10a一遇的24条沟谷型泥石流历史活动规模为典型实例,结合野外调查利用Matalb多元非线性统计方法建立了泥石流一次最大冲出量预测模型,最后结合舟曲三眼峪沟“8.8”特大泥石流等5条暴雨型泥石流灾害特征,对预测模型优化完善构建了不同规模降雨频率下的泥石流活动规模定量表达式。结果表明:影响泥石流一次最大冲出量的有泥石流灾害爆发区面积、流域内松散固体物质总量及诱发泥石流的降雨条件等3个因素,所建立的模型适用于白龙江流域降雨沟谷型泥石流活动规模的预测,该方法可为经济建设安全地段选址和未来城镇泥石流快速风险管理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8.
对取自北极克罗斯峡湾的沉积物岩芯进行了沉积组分分析和放射性年代测定,探讨了20世纪30年代以来粒度的垂直分布特征和沉积类型变化,以揭示过去几十年高纬度冰川前沿峡湾地区发生的环境变化.结果表明,该区域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沉积速率(0.35 cm/a)显著增加,约为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2倍(0.16 cm/a). 20世纪90年代以后平均粒径和中值粒径增大,出现了显著的沉积物粗化现象.同时,分选性下降,偏度向正偏变化,峰态波动增大,粒度组成发生了显著变化.沉积环境的改变反映出近三十年来克罗斯峡湾地区发生了环境变化,气候变化引起冰川的快速融化,进而增加了高纬度冰川前沿峡湾地区的陆源物质输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