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26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5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提升起重机的时滞滤波消摆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一种新的能抑制系统残留振荡的时滞滤波器技术应用到起重机的消摆控制中,有效地消除了载荷的摆动.时滞滤波器在系统中作为一前馈型控制器,不需要测量载荷的摆角,仅通过对任意形式的控制信号进行整形来消除残留振荡,应用简单.仿真结果表明,时滞滤波器能够有效地消除载荷摆动,对模型参数的变化有一定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22.
傅春  谢剑英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1,35(11):1667-1670,1678
针对一类特定的非线性建模不确定系统,根据控制系统运行的历史信息,用模糊逻辑系统预测估计了当前时刻的建模不确定性,模糊规则后件参数在线自调整以使模糊系统输出能有效地跟踪实际不确定性,模糊系统优良的逼近能力使不含切换项的滑模控制保留了鲁棒性。  相似文献   
23.
采用了零极点配置方法来设计具有强鲁棒性的时滞滤波器,消除小阻尼不确定性系统的残留振动。通过在系统极点附近配置多个滤波器零点,建立离散传递函数得到时滞滤波器方程,设计简单。该方法在起重机载荷防摆控制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能够有效地消除载荷的摆动,且对缆绳长度的变化具有很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24.
基于切换表面状态划分的倒立摆模型验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仿真对不存在或难以寻找的问题,利用商迁移系统,给出了混合系统的验证过程。结合倒立摆模型给出的只对状态空间切换表面进行离散化的空间划分方法,相对于常规验证所采用的离散整个连续状态空间的方法,降低了系统分析的维数。提出将阈值切换切分为两类,明确了切换面的划分方式。  相似文献   
25.
基于动态逆模糊神经网络的准滑模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不确定非线性系统,提出了基于动态逆模糊神经网络的准滑模控制,控制量可直接由一个模糊神经网络的前向推理得到.仿真表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6.
用于状态估计的自适应粒子滤波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分析了粒子滤波的性能关键,提出了一种新的自适应粒子滤波算法.该算法采用一种新提议分布,即将UKF(Unscented Kalman Filter)与自适应强跟踪滤波器(STF)相结合.新提议分布通过UKF构造粒子群,而粒子群中的每个粒子中的每个sigma点用STF来更新,它可以在线调节因子而使得算法自适应.非线性状态估计仿真试验证实了改进的粒子滤波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7.
模糊系统的模糊推理方法常依赖于一系列由主观决定的参数,如模糊隶属函数、模糊关系矩阵等.如何确定这些参数会直接影响系统的性能.为了能对这些参数进行优化,文中采用一种新型的模糊推理方法,在此基础上,利用遗传算法产生出模糊推理方法中的最优参数.同时,在进化演变的搜索过程中,使用不断调整适应函数的手段,解决了遗传算法过早收敛于次优解的问题,提高了遗传算法的搜索精度.  相似文献   
28.
自整定鲁棒PID控制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深入分析了基于极点配置理论和鲁棒控制基本原理而提出的鲁棒PID控制器,导出了该控制器极点配置的约束条件,提出了一种基于对象开环阶跃响应辨识对象参数的控制参数自动整定 同的对象进行的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是相当有效的,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9.
一种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多点路由算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蚁群算法是一种新型的随机优化算法,蚁群算法与其它随机优化算法同样存在收敛速度慢易于限于局部最小点等缺陷.提出一种改进的蚁群算法,并将其与启发式方法相结合以解决多点路由问题.仿真证明,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多点路由算法模型可以稳定地获得优于现有启发式算法的解,是一种有效的多点路由算法,同时该算法也适用于并行执行和应用.  相似文献   
30.
This paper presents an online evaluation approach of time delays for networked control systems (NCS), which characterizes the time delays without any synchronized clock in the network and any assumptions of time delays. With this approach, an optimal control scheme based on the approach is designed to achieve the desired performance despite the uncertain delays in the system.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based on CANbus illu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control design and satisfactory performance of the closed-loop syst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