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0篇
系统科学   6篇
综合类   109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提出了将混沌编码器取代传统Turbo码中递归系统卷积编码器的方案,实现了新型的基于非线性滤波器的混沌数字编译码系统,该方案通过MAP算法的多次循环迭代,使得系统的误码率大大降低,从而解决了传统直接混沌译码抗噪声干扰性能较差的问题,计算机的仿真结果证实了该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2.
研究了基于维纳滤波的导频符号辅助信道估计方法在自适应Turbo编码调制(TuCM)中的应用,以能反映信道估计质量的估计误差的方差为评价标准,分析与仿真了在实际应用中,信道估计误差对自适应TuCM的性能影响。  相似文献   
73.
正交频分复用(OFDM)对载波频率偏差很敏感,因此要求精确地估计载频偏差,本文提出一种载波频偏,相偏联合估计新算法。结合相于判决反馈算法对频偏,相偏同时进行估计,仿真结果表明,对于128个子载波正交移相键控(QPSK)调制的OFDM系统,在多径衰落信道中,信噪比为15dB,频偏小于0.12,相偏小于0.05π时,新算法能精确估计出频偏和相偏的变化。  相似文献   
74.
提出了一种新的级联低密度校验码的“差分酉空频调制”方案,该方案适用于收发端均未知信道状态信息的多输入多输出(OFDM)系统.“差分酉空频调制”是在发送天线与OFDM子载波之间进行“空频”编码,而在相邻两个OFDM码字之间进行差分调制,它可以充分利用多径衰落信道所提供的频率分集资源,不需要任何信道状态信息就能够获得最大的频率分集增益.由于其具有最大化的频率分集增益和较高的编码增益,故该方案的系统误码率性能远远优于新近研究文献中所提出的“差分酉空时调制”OFDM技术.在接收端提出了非相干迭代译码方案,其性能良好,同时译码复杂度相对较低.相应的仿真研究表明,该方案在“时频双选”信道下具有很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75.
设计了一种高尔夫赛事运营管理系统,自动计算各种赛前筹备活动的开工及完工日期.使用该系统后,相比于传统的管理工具及软件系统,赛前会议、任务发布等比赛筹备阶段中的管理工作效率提升了近40%.并且在这一阶段中经常发生工作拖延、遗漏等计划外事件的比例也降至平均每场5%以内.该系统对于企业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也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6.
本文在服务本质和服务营销目标诠释的基础上,重点对服务过程中顾客服务体验的独特价值及其在顾客满意评价中的重要地位进行分析,从而总结出"顾客满意与顾客体验关系示意图"和"顾客服务满意评价模型",最终得出"顾客服务体验直接决定顾客满意度水平高低"的基本结论。  相似文献   
77.
在蜂窝网络中,部署了一个设备间(D2D)双向中继网络.每个D2D双向中继节点配备有两根收发天线,分别同时与基站和D2D接收端进行通信.在假设D2D双向中继采用放大转发模式条件下,提出了优化D2D双向中继网络的功率分配方案.仿真结果显示:所提方案的D2D双向中继网络的吞吐量在理想信道下,较随机功率分配和传统通信方式分别提升7%和12%.  相似文献   
78.
基于有限反馈的MIMO空分复用预编码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MIMO空分复用系统中利用信道状态信息自适应选择最佳预编码方案能有效提高系统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有限比特反馈的预编码联合优化算法.该算法以最优化理论为基础,得出一种基于有限比特反馈的联合功率控制和空分复用预编码的最优发射机结构,并以此结构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MMSE准则的最优预编码码本设计算法.仿真结果表明,与已有基于等功率的码本设计方法相比,所提出的设计算法在没有增加反馈开销的情况下,进一步改善了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79.
由于空间信息网络的空间和时间的大尺度特性及其复杂度的大幅提高,已有的信息传输能力衡量方法已无法有效地衡量现有和未来的空间信息网络.本研究首先建立复杂的空间信息网络模型,通过分析空间信息网络的数据接入能力和网内数据传输能力,来衡量整个空间信息网络的通信业务承载能力.最后利用STK和Matlab仿真软件,进行协同仿真,验证了所提出的衡量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80.
伴随着零售行业的迅速发展,数据的种类和复杂程度不断增加,尤其单个数据文件之间的数据量差别极大.如何能够在成本固定的基础上,进行准确、实时、高效的数据传输是一个非常重要及现实的问题.针对大量商业数据文件的有效传输问题,对现有的3种数据传输方式进行了分析、对比,结合企业数据通信系统功能等方面的要求,最终比较得出一种能够满足企业日常业务发展需求,并且具有良好扩展性的数据通信传输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