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7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1篇
系统科学   20篇
丛书文集   17篇
教育与普及   8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32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4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361.
针对机床立柱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将响应面模型与遗传算法相结合的优化设计方法。采用拉丁立方试验的设计方法,在设计空间中抽取样本点并进行数值模拟,建立了立柱最大变形、一阶固有频率及质量的响应面模型。利用遗传算法对响应面模型进行优化,得到了Pareto最优解集。实验结果表明:与原先的设计方案相比,优化后的立柱质量减轻了7.2%,最大变形量和前六阶固有频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该文所提出的方法较适用于机床及类似复杂结构的参数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362.
Sixteen operating conditions were determined by the standards JIS-7105 and JIS-7106. The strength under complex operating conditions was calculated with HyperWorks and the strength analysis confirmed eight dangerous points of the metro bolster beam. Since the metro did not consider the impact of traffic lights and sudden road conditions, the load spectra at eight dangerous points were established by counting the running time,passenger flow,site layout,site quantity and turning situations. The fatigue life of the metro bolster beam was projected by the von Mises stress method and the critical plane method. The results of these two methods revealed that the maximum damage occurred at the dangerous point 7,and the fatigue life based on the critical plane method was shorter than that based on the von Mises stress method.Since the McDiarmid model considered the effect of the magnitude and direction of the normal stress and the amplitude of the shear stress,it is closer to the actual situations of the metro. Hence,the McDiarmid model based on the critical plane method is more reasonable,and the method of fatigue life prediction is also suitable to the metro bolster beam of other lines.  相似文献   
363.
为精确模拟汽车荷载效应样本分布的尾部形状,利用基于Pareto分布的超越阈值(POT)模型计算样本频率分布函数;然后,采用尾极值指数检验法检验样本的厚尾性,采用峰度法检验样本的尖峰性和计算样本阈值;最后,基于经典极值理论计算汽车荷载效应极大值分布和设计标准值.对某大桥111d的动态称量(WIM)车辆荷载效应进行极值估计,结果表明:跨径小于等于16m的车辆荷载效应符合尖峰厚尾分布,适合采用文中方法计算车辆荷载效应极值.  相似文献   
364.
受蚂蚁觅食行为模型与零件的生产加工工艺选择的相似性的启发,提出了基于信息素的任务分配协调机制。以信息素为介质,给出了制造系统生产加工工艺选择的静态和动态协调算法。仿真结果表明,通过此方法既实现了加工成本的相对优化,又实现了制造系统中各设备的均衡利用,并对制造系统内、外部环境变化具有良好的自适应性,为解决制造系统中的生产加工工艺选择问题提供了一种切实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65.
利用眼睛的状态对驾驶员疲劳进行分析主要有人眼检测和疲劳判断两大问题。驾驶过程中受到光照、角度及眼睛闭合等因素的影响,传统的人眼检测技术误码率较高,而混合复杂的检测技术实时性较差。针对该问题,文章提出一种适用于驾驶员驾驶过程中的人眼快速定位算法。该方法由粗到细,综合运用基于OpenCV的人脸识别、二值化、改进型灰度积分投影、Susan算子角点提取等技术,并结合PERCLOS(percentage of eyelid closure)方法进行疲劳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各种驾驶环境下驾驶员眼睛的定位,都能快速地获得较高的精度,疲劳检测正确率较高。  相似文献   
366.
针对肝脏肿瘤CT图像灰度差别小,边缘不明显的特点,为了提高分割精度提出一种基于极值自适应中值滤波与现有区域生长算法相结合的一种新的肝癌分割算法.采用一组临床肝癌CT图像样本进行图像预处理,利用此算法进行第一次滤波,再采用傅里叶变换方法进行第二次滤波,最后与现有算法结合完成分割.采用重叠错误率、相对误差和Dice相似性系数作为图像分割结果评价指标.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评价显示,基于本研究算法能精确分割出肝癌区域,获得的图像分割评价指标均优于其他常用算法.  相似文献   
367.
针对浅埋超大断面矩形顶管顶进引起的环境影响效应,以深圳市某拟建顶管法地铁车站为背景,建立了顶管施工全过程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研究了浅埋超大断面矩形顶管施工的背土效应及其对上方既有箱涵的影响。结果表明:顶管下穿箱涵前,箱涵的不均匀沉降增长缓慢,箱涵迎土面所受土压力不断增大;顶管下穿箱涵时,箱涵的不均匀沉降量急剧增大,箱涵迎土面所受土压力逐渐降低;顶管穿出箱涵后,箱涵的不均匀沉降量和迎土面所受土压力均先下降而后趋于稳定。浅埋超大断面矩形顶管施工的背土效应使得箱涵的最大水平位移大于最大竖向位移,实际工程中应采取措施减少背土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368.
Π型钢-混凝土结合梁由于其良好的受力性能和经济性,广泛应用于大跨径斜拉 桥中,但其气动性能相对略差,若设计不当则容易出现涡激振动现象,从而影响行车舒适性、 安全性或结构疲劳寿命等. 本文以广东潮汕大桥为实际工程依托,该桥为主跨205 m的独塔双 索面Π型钢-混凝土结合梁斜拉桥,开展了Π型钢-混凝土结合梁断面涡激振动及气动控制措 施研究. 首先,采用几何缩尺比为1∶50的主梁节段模型对该桥原设计方案主梁断面运营期涡 激振动进行了试验研究;然后,分别采用下稳定板、导流板、裙板、上稳定板等气动控制措施对 主梁涡激振动响应的控制效果进行了研究;最后,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对主梁断面最终采用气动控制措施机理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主梁原 设计方案在设计风速范围内存在大幅涡激共振现象,涡激振动幅值超过规范限值;采用“三道 下稳定板+两侧竖向裙板+上中央稳定板”组合气动控制措施后,主梁涡激振动响应得到明显 抑制;该组合气动控制措施对Π型钢-混凝土结合梁涡激振动的控制机理主要表现为:设置三 道下稳定板可有效破坏Π型主梁下侧较大旋涡,Π型主梁两侧设置竖向裙板改善了其气动流 线型程度,设置上中央稳定板可有效阻止主梁上侧较大旋涡的运动.  相似文献   
369.
针对置换流水车间调度问题(PFSP),以最小化最大完工时间为优化目标建立数学模型,设计了一种改进人工蜂群算法。该算法采用反向学习方法和混沌映射来生成初始种群,为使算法能够求解离散的调度问题,采用LRV规则将位置数值映射成工件排列顺序;在雇佣蜂阶段,融入差分进化算法的思想,加入高斯变异算子,使收敛速度加快;在跟随蜂阶段,加入自适应策略,将算法的勘探和开发能力进行平衡;在侦察蜂阶段,加入柯西变异算子,避免陷入局部极值。最后通过比较几种不同的算法,对Car算例以及部分Rec标准算例集进行仿真测试,验证该算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370.
针对柔性作业车间调度的问题,以最大完工时间为目标建立数学模型,提出一种混合变邻域遗传算法。采用三种初始化方法保证初始解的质量,用遗传算法进行初步搜索,将搜索的结果通过迭代贪婪策略进一步搜索,以提高解的质量,再对关键路径进行邻域搜索,设计“跨机器工序搜索邻域”、“同机器工序搜索邻域”、“次优工序搜索邻域”三种邻域结构,加强局部搜索能力。引入迭代贪婪策略和改进的邻域结构可显著提高算法的稳定性与迭代速度。通过对国际通用的柔性作业车间调度基准算例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改进算法能够有效求解柔性作业车间调度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