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9篇
系统科学   10篇
丛书文集   26篇
教育与普及   14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28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我国正处在蓬勃发展的时期,被应用到许多领域,是实现“数字中国”的关键技术。GIS专业的科研、发展与应用都需要大量的各种层次的人才。本文重点探讨了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在培养GIS技术应用型人才方面作出的贡献,对高职院校GIS专业设置、课程开设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3.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差异抬升的裂变径迹证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从南至北不同地区的差异抬升时期及抬升速率。方法利用磷灰石和锆石裂变径迹年龄的综合分析,研究盆地西缘的构造差异抬升。结果西缘北部汝箕沟地区中生代以来有两次较大的抬升时期,分别为晚白垩世和始新世,抬升速率分别为29.5 m/Ma和46.5 m/Ma。中部石沟驿地区抬升时期较早,为晚侏罗世和晚白垩世,抬升速率分别为40.0m/Ma和21.9 m/Ma。南部的差异抬升最为强烈,最早的抬升时期为晚侏罗世,在炭山地区表现明显;早白垩世末—晚白垩世南部地区发生整体抬升;中新世末期六盘山地区发生快速抬升。罗山、炭山地区相对抬升速率和后期抬升速率为46.3 m/Ma和25 m/Ma,六盘山地区则分别为22.5m/Ma和283.3 m/Ma。结论在鄂尔多斯盆地西部,最早的抬升时期为晚侏罗世,晚三叠世并没有抬升事件,故西部前陆盆地的形态始显现于晚侏罗世。西部的差异抬升导致了不同地区前陆盆地构造发展的不平衡。  相似文献   
104.
目前一些专科学校升格本科大学后,物理专业《近代物理实验》面临重新建设的问题。本文将结合这类学校的特点与本科大学《近代物理实验》课程建设要求进行探讨,提出了新世纪《近代物理实验》课程建设的整体构想和实施情况。  相似文献   
105.
王锋 《科技资讯》2006,(15):24-25
宜万铁路金子山隧道2号斜井与正洞交叉口施工,借鉴连拱隧道中隔墙施工方法并利用新奥法施工原理,对薄壁岩柱进行置换,对破碎围岩进行注浆加固,成功的预防了塌方,为在较破碎软岩地段隧道施工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06.
"梁祝化蝶"今犹在 在我国宝岛台湾,"蝴蝶谷"闻名遐迩.鲜为人知的是,在珠海荒岛荷包岛上,也刚刚发现一处美丽的"蝴蝶谷".无论蝴蝶品种、数量,与台湾"蝴蝶谷"相比都毫不逊色.璀璨的蝴蝶在蝴蝶谷里翩翩起舞,即使在寒冷的初春,谷中的蝴蝶仍然数以万计.蝴蝶密密匝匝地栖息在大树的枝叶上,受到惊扰齐飞起来铺天盖地.  相似文献   
107.
喷射沉积Al-20Si-5Fe-3Cu-1Mg合金的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喷射沉积技术制备了Al-20Si-5Fe-3Cu-1Mg合金,借助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和拉伸试验等手段研究了喷射沉积合金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分析了Fe对合金挤压和热处理后的组织变化.拉伸试验结果表明,喷射沉积Al-20Si-5Fe-3Cu-1Mg合金具有比粉末冶金Al-20Si-3Cu-1Mg合金更高的高温(300℃)强度.  相似文献   
108.
先进控制技术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石油石化企业中,有效提高了装置的自动化水平。Honeywell公司的RMPCT模型预测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先进控制技术之一。本文从连续重整/芳烃装置的工艺特点出发,论述了采用鲁棒性多变量模型预测控制技术(RMPCT)在连续重整/芳烃装置中的控制方案的设计、策略及应用。  相似文献   
109.
王锋  刘洋  魏冬峰 《科技信息》2011,(4):107-107
本文阐述了灰色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步骤,建立了防空兵火控雷达效能评估的指标体系,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某几种防空火控雷达的综合性能进行了评估,结果将对部队对火控雷达的操作使用和装备购置等具有一定的决策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0.
刘洋  王锋 《科技信息》2011,(14):I0009-I0009
虹膜识别技术作为一种身份识别手段具有独特的优势,是近年来国际上的研究热点。本文首先介绍了虹膜识别技术的发展过程,比较了与其他生物识别技术的优势,阐述了虹膜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并对其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