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0篇
系统科学   8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9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61.
在分析广东省约100项环保科技成果资料的基础上,根据国家对科技成果评估的要求,提出了建立广东省环保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思路与原则,构建了一套便于实际操作的指标体系和评估实施办法.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调查法确定了一、二级指标权重.这套评估指标体系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62.
美国国家战略规划是由各部和委员会的规划共同组成的,规划从制定到执行、从完成到评定,都体现了系统设计、和谐发展、确保实效的思想。本文分析了美国商务部和联邦通信委员会制定五年战略规划的基本思路和特点,为制定信息化发展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3.
罗非鱼是水产养殖的重要品种,低温是限制其生长的重要因素,研究低温对罗非鱼的寒害机理及适应机制对提高其耐寒能力尤为重要.本文综述了罗非鱼耐寒性能的评估指标、方法和低温耐受性,低温对罗非鱼外部特征、行为变化、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及鳃、肝、脾的影响,介绍了罗非鱼耐寒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罗非鱼耐寒性能评价和耐寒品种选育提供参...  相似文献   
64.
大规模光伏经串补并网系统存在次同步振荡失稳风险,传统研究一般基于负阻尼振荡理论对此进行解释.本文将因最大功率跟踪控制(MPPT)导致的光伏间谐波作为扰动源,大规模光伏经串补并网系统作为受迫系统,采用强迫振荡理论揭示光伏发电基于扰动式MPPT与串补并网系统相互作用的次同步振荡机制,并在PSCAD/EMTDC仿真平台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扰动式MPPT的光伏逆变器因交直流侧的调制耦合作用向系统输出间谐波电流,当该间谐波频率与系统固有弱阻尼模式频率接近时,可能导致严重的强迫次同步振荡问题,对系统稳定性造成冲击;算例仿真验证了所提理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5.
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提高城市交通网络的运行效率,提出了预测型交通拥堵控制策略的理念. 运用改进的中观交通仿真模型模拟城市交通流的运动规律,采用类似随机动态交通分配的方法对动态的OD进行网络加载,得到了交通状态的预测,从而提前判断交通拥堵的发生,制定相应的交通拥堵控制策略,防堵于未然. 仿真结果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交通拥堵.  相似文献   
66.
区域交通拥堵是通过排队链环逐级传播的,其结构类似于树结构分岔。如果不能实施及时有效的疏散控制策略,极有可能造成拥堵闭环。运用改进的中观交通仿真模型模拟基于事故的理想格子网络的交通拥堵形成和消散过程。依据交通拥堵传播的空间结构特征,利用禁止转弯(转弯禁限)与车辆途中更换路径的交通管制和诱导措施,首次提出了"树控制"策略缓解交通拥堵。仿真结果表明,合理应用提出的拥堵消散控制策略可以有效缓解交通拥堵的传播。  相似文献   
67.
林勇  尹刚 《科技信息》2012,(35):I0151-I0151
振动筛是选煤厂主要分级、脱水设备,一般存在故障率高、筛分效果不理想等问题,经对筛板进行设计改进,有效解决上述难题,取得了较好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8.
从技术上探讨了现代远程教育的网络构建形式,并结合实践,横向比较了国内现有的几种现代远程教育的网络模式.  相似文献   
69.
林勇 《科技资讯》2008,(4):16-16
分析介绍了我厂250装置先后两起过电压事故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0.
欠发达地区类型界定及其指标体系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深入解析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欠发达地区复杂系统,科学细分国内欠发达地区,克服学术界和实践界在国内欠发达地区研究和认识上的模糊性;从分析欠发达地区内涵和社会发展水平衡量方式入手,研究国内欠发达地区的基本特征,构建界定欠发达地区的“综合发展指数”(IDI)指标体系;针对指标体系中指标数值的标准化和指标权重的确定这两个关键性问题,运用IDI指标体系,实例测算并给出了基于省级行政区划的国内欠发达地区的5种基本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