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系统科学   6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90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能谱分析表明DT-40合金中部分硬质相粒子与钢基体之间发生了钨、铁等原子的相互交换与转移,形成了微米数量级的原子扩散区域,这种WC粒子与基体问的交互作用是此类材料的最大治金特色,并对合金的转变特征、显微组织、回火抗力及性能等产生了多种影响,使此类合金无论在治金与显微组织结构方面还是力学性质等方面成为既不同于普通钢铁材料又不同于硬质合金的一类新型工程材料。  相似文献   
72.
分别用4种蒙脱土(原土MMT、OMMT1、OMMT2、OMMT3)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进行乳液插层复合.经X射线衍射(XRD)、傅立叶红外(FTIR)以及透射电镜(TEM)分析表明,3种有机蒙脱土(OMMT1、OM-MT2、OMMT3)都能够与MMA成功插层复合,制备出PMMA/MMT纳米复合材料.重点研究蒙脱土种类、蒙脱土质量分数、反应温度、反应体系引发剂的质量分数以及聚合时间等因素对PMMA/MMT复合材料纳米化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86℃、体系引发剂为1.2 g且反应时间为8 h的合成条件下,MMA与OMMT2(OMM2与MMA质量比小于7∶93)能达到良好的复合效果,可以获得剥离型PMMA/MMT纳米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73.
研究了 6种材料在NACE溶液中的氢致开裂 (HIC)行为 .结果表明 :钢材中Mn ,P ,S的含量高时 ,带状组织明显增多 ,HIC敏感性提高 .为避免带状组织及氢致开裂 ,应控制钢材中的Mn ,P ,S含量 ,给出了Mn ,P ,S含量的推荐值 :wMn≤ 1.3% ,wP≤ 0 .0 10 % ,wS≤ 0 .0 0 1% .  相似文献   
74.
进行了含Zr的Cu-14Ni-7Sn合金在Spinodal分解时的硬化曲线及其TEM研究.含Zr的合金经固溶后于400℃时效60min可获中等强度(σs=720MPa,σb=1050MPa)和良好的延展性(δ=10%).与不含Zr的合金对比,Zr可加速分解过程及提高分解初期的硬度.  相似文献   
75.
对新型工模具材料DT-40钢结合金的热处理工艺及力学性能作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此类合金具有广泛的可热处理性,DT-40合金具有极高的淬火硬度(68HRC以上)及明显高于粘结相钢基体的抗回火性能,其压缩屈服极限与洛氏硬度之间存在着良好的线性关系.DT-40材料能大幅度提高冲裁模具寿命.  相似文献   
76.
用扫描电镜仔细观察分析了19种热处理状态的W6Mo5Gr4V2高速钢冲击试样断口,发现常规处理及DGG处理均为准解理,显示最大的脆性特征;低温淬火及回火处理脆性材料多为准解理与韧窝的混合型断口,显示了脆性材料在一定条件下的延性特征。影响其断口形貌特征的主要工艺因素是奥氏体化温度,相应的组织因素则是基体的性质与状态。  相似文献   
77.
通过分析影响热管材料寿命的三个主要因素 ,提出了用P参数预测热管材料剩余寿命的方法 ,并对其加以验证 .此方法将温度、时间和应力综合起来 ,可以方便地预测热管材料在一定压力下温度随时间变化时的剩余寿命 .  相似文献   
78.
从Ni-P非晶态镀层重新加热后的一系列现象中,发现镀层可向内扩展数μm形成第二光亮层,其厚度时间关系符合抛物线规律.用动力学理论进行了分析和处理,认为P和Ni的原子扩散会引起晶化过程和Ni_3P等相沉积,形成镀层-基体间冶金结合,使物质性能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79.
聚丙烯酸高吸水性聚合物的制备与性能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微孔状聚丙烯酸高吸水性聚合物,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分析(FTIR)和扫描电镜(SEM)表征其结构特征.研究引发剂质量分数、交联剂质量分数、单体中和度、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对所制备吸水聚合物的吸水倍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引发剂质量分数为0.5%、交联剂质量分数为0.05%、单体中和度为80%和反应温度为60 ℃的条件下,仅用1 h即可成功制得微孔状聚丙烯酸高吸水性材料,其吸附蒸馏水倍率和吸附生理盐水倍率(质量分数0.9%)分别为468 mL/g和60 mL/g.  相似文献   
80.
耐磨料磨损材料数据库系统构成及实现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磨料磨损工作系统(AWWS)为基础,采用Delphi软件建立了耐磨料磨损材料数据库系统(AWRMDS).通过AWRMDS,实现对耐磨料磨损材料的信息存储、管理、查询等功能,从而采用定量关系进行选材,为生产工艺提供辅助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