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6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本文对于痕量铜在过硫酸盐-溴化物-抗坏血酸体系中的催化动力分析从事研究、并确定其实验最佳条件。得出一般分析线性范围为0.01—1.0ppm,检测下限可达10ppb,外来离子例如1000ppm Mg~(2+),Zn~(2+),C1~(3+),Pb~(2+)等对于0.1ppmCu~(2+)干扰甚小;但Fe~(2+),Sb_(3+)及Mo(Ⅳ)在一定浓度下干扰较大。应用于实物测定:人发铜14.0,指甲铜11.1,血清铜1.77ppm,与原子吸收法比较,结果基本相似。  相似文献   
32.
联苯二甲酸类化合物是很好的刚性桥联配体,可用于制备纳米多孔材料.设计了一条制备联苯二甲酸类新配体的合成路线,以4-氨基水杨酸为原料,经过4步反应最终合成了新配体3,3'-二羟基-4,4'-联苯二甲酸,并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元素分析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33.
34.
制备3种新型超分子配合物并运用常规方法进行表征,讨论配体的特征骨架、空间配位方式和氢键作用对超分子形成的影响.以实验证实,从分子设计,通过分子自组装,是合成具有超分子结构配合物的有效途径.同时培养出化合物的高质量单晶,解析了晶体结构,分析和探讨了超分子配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5.
尹润  杨捷 《安徽科技》2007,(2):45-47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遍应用和发展完善,医院微机化管理工作已由单个部门、单机使用向全院网络化发展.微机管理能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已是大家有目共睹的,那么经济效益又是如何产生的呢?关键是通过现代化管理技术,将传统管理中难以做到的事情变成了现实,既提高了管理水平,又创造出了效益.  相似文献   
36.
新土沟地区下寒武统黑色岩系分布广泛,蕴含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镍钼矿资源尤为丰富。镍钼矿体赋存于下寒武统牛蹄塘组的黑色炭质黏土岩中,镍含量2.68%~7.30%,平均品位4.12%;钼含量4.80%~8.67%,平均品位6.81%。矿石主要类型为黄铁矿型镍、钼矿和炭质泥岩型镍、钼矿。通过对成矿物质来源、成矿作用的研究,初步认为新土沟镍钼矿为海相化学及生物化学沉积生成,矿床成因应为海底喷流沉积成因。  相似文献   
37.
贺兰山地区震旦系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宁夏贺兰山地区出露的震旦系碳酸盐岩进行了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碳氧同位素分析测试, 发现该地区震旦系正目观组碳酸盐岩碳同位素表现出一定的变化规律: 由北到南的几条典型剖面中δ13C值自下向上均逐渐减小, 变化范围都集中在?4.51‰~0.11‰, 最大负偏值达到了?6.88‰. 兔儿坑组中发现的宏体生物化石在华南灯影组中部出现, 从而将正目观组和兔儿坑组的形成时代限定在震旦纪. 冰川的发育导致了极端寒冷的气候, 海洋中有机质大幅降低, δ13C值出现普遍的负偏. 兔儿坑组代表了冰期的结束, 生物的复苏, 海洋中有机物含量增加. 通过与全球其他地区同期地层碳氧同位素分布的投图对比, 发现正目观组冰期沉积的形成时间可能晚于Gaskiers冰期, 研究其为探讨埃迪卡拉纪华北板块的古海洋、古地理环境和生物演化起了重要作用, 为全球同期地层碳氧同位素数据库提供了新的补充.  相似文献   
38.
为确定拟南芥中一个经典阿拉伯半乳糖蛋白(arabinogalactan-protein,AGP)的亚细胞定位,克隆了这个基因的编码区,与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构建融合表达载体,经农杆菌介导转化烟草BY-2悬浮细胞.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在稳定转化的BY-2细胞表面观察到绿色荧光.研究结果表明,此AGP分布在细胞膜表面.  相似文献   
39.
制备了一种不对称D—π—A型取代苯乙烯基吡啶盐化合物,为新型的具有非线性光学效应的硫氰酸盐有机—无机杂化物,并通过现代分析仪器对其进行了测试和表征。培养了标题化合物的单晶,解析了晶体结构,对该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实验表明,立足于分子设计,借助分子组装是合成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简洁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0.
微波硫灯机制和试验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微波硫灯是90年代出现的一种全新的光源,现代微波技术和等离子体出现的巧妙结合,使这种新光源既具有类似太阳光的连续光谱,又不失高效的优点,从理论上探讨微波硫灯的分子辐射光谱,2450MHz放电电弧的建立及谐振腔的设计,给出了硫分子产生连续可见光谱的机理,电弧的建立的击穿判据和微波谐振腔参数的设计要点,最后是微波硫灯的部分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