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系统科学   9篇
丛书文集   16篇
教育与普及   9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3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路由技术是低轨预警星座通信网络需解决的关键技术之一。设计了低轨预警星座通信网络的拓扑结构。提出了多约束最优路由模型,该模型将链路的时延、切换率和可用带宽转化为传输费用,表示了时延和跳数受限的最小费用路由问题。给出了求多约束最优路由问题的最优解算法,此算法通过缩小可行路径的搜索空间降低计算复杂性。仿真结果表明,该路由算法的复杂性和切换性能优于同类算法,适合于星上在线路由计算。  相似文献   
92.
在室内对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 6个自然菌株的营养生长、产孢量、孢子活力、 孢子耐热能力、孢子抗紫外线能力及其对萧氏松茎象成虫的毒力等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菌 株B6和B3对萧氏松茎象成虫的毒力最强,20 d的死亡率和白僵率均达到90 %和80 %。B6菌株生长最 快,14 d直径生长量达24.21 mm,产孢量最高,达12.15×107个/mm2,产孢时间最早,108 h就开始 产孢。B3菌株的孢子萌发率最高,36 h后达到71.07 %,且耐热性较好,抗紫外线能力较强,但其在 PPDA培养基上的产孢量最低。因此,B6菌株是防治萧氏松茎象的优良菌株,具有较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3.
采用文献资料、教学实验、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探索地掷球有氧运动对超重与肥胖学生体质和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掷球运动具有明显地控制体重、改善形体和心理健康状况及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作用,是一项适合在学校广泛开展的减肥运动项目.  相似文献   
94.
无线传感器网络USB主机接口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USB接口技术是现阶段计算机接口研究的重点。文章分析了USB接口及USB主机控制器芯片ISP1161及其特点,从主机侧的角度分析了USB系统结构,并结合无线传感器网络网关节点具体应用项目,提出了基于ARM7处理器、μClinux操作系统及静态加载USB驱动的方法,论述了USB主机系统的设计过程。经实际检测,该方法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5.
基于CAN总线的煤矿控制系统远距离传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控制器局域网(CAN)属于现场总线的范畴,它是一种有效支持分布式控制和实时控制的多主的异步串行通讯网络。文章以CAN总线在采矿行业中远距离传输为切入点,结合煤矿控制一体化系统具体项目,分析了影响CAN总线传输距离的3个因素,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方法;介绍了国家煤矿安全标准120Ω双绞线的仿真导线的制作方法,并利用其与USNCAN-Ⅰ、Freescale MC9S08DZ60单片机为控制器的CAN节点,进行CAN总线远距离传输仿真实验,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在实际工程中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6.
为研究对流加热和辐射加热方式下半透明特性引发的热防护系统(TPS)温度响应差异,选取氧化硅体系整体式TPS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考虑半透明辐射特性的分析模型,通过辐射与传导耦合计算,得到了辐射加热与对流加热下温度和热流的分布规律,并设计试验获取了试验件内部温度特征,将分析与试验结合,证明了半透明特性对TPS隔热性能的影响,可见在辐射加热试验中应采取措施降低表面半透明特性,以降低不同加热方式下的温度响应差异。  相似文献   
97.
克里雅河流域PRED 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运用流域总体发展综合评价模型,以流域PRED系统理论为基础,以主成分分析法等数学工具为手段,在对克里雅河流域自然历史背景、社会发展现状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对克里雅河流域绿洲PRED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进行模型分析和综合评价,为该流域绿洲演变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和调控对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结合克里雅河流域自然环境背景、社会经济现状和流域开发历程,通过对流域绿洲PRED系统各子系统的分项计算与动态分析,结合流域人口、经济、社会发展态势的综合评价,为全流域绿洲演变和环境调控提供切实可行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98.
采用保温壁面上安装电热膜的方法,建立了空调模拟环境实验室,用于空调器制冷工况下的模拟环境研究.通过改变电热膜的加热功率,改变模拟房间的负荷大小.挂壁式空调器的试验结果表明,在平送风、斜送风及下送风情况下,空调器出风断面上都存在着较大的风速和较低空气温度的局部区域.  相似文献   
99.
在生物脱氮过程中,好氧氨氧化细菌( AOB)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梯度稀释培养、平板划线分离进行AOB分离纯化,获得两株氨氧化能力较强的AOB菌株A2和A7,它们能将培养液中的大部分氨氮氧化.对A2和A7菌株进行革兰氏染色,并通过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发现A2和A7均为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呈杆状,长为1~1.5μm,宽约0.5μm.生理生化实验表明,A2和A7属于自养微生物,不能利用有机碳源.系统发育分析表明,A2和A7均为亚硝化单胞菌( Nitrosomonas).  相似文献   
100.
不同曝气方式SBR短程硝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常温条件下(20~25℃),分别采用间歇曝气SBR(1号)和连续曝气SBR(2号),研究4个不同初始DO质量浓度(0.5~1.0,1.5~2.0,2.5~3.0和3.5~4.0 mg/L)下生活污水的亚硝化。研究结果表明:2个反应器的COD去除效果相差不大;运行50 d后,1号反应器的氨氮去除容积负荷比2号的大,且4个DO质量浓度下亚硝化率均在90%以上,而当2号反应器的DO质量浓度为3.5~4.0 mg/L时,亚硝化率由90%逐渐下降至72.9%,后采用间歇曝气经15 d成功使其亚硝化率恢复至90%。间歇曝气反应器内污泥中亚硝化菌的相对数量比连续曝气反应器的多,硝化菌则比连续曝气反应器的小。间歇曝气在节省能耗的同时可以稳定实现较高的氨氧化速率和亚硝化率,是常温生活污水SBR短程硝化长期高效稳定运行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