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30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05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合肥光源逐束团测量和横向反馈系统不仅可以完成合肥光源逐束团的横向振荡、流强测量、纵向振荡和常规反馈任务,同时还开发了对多束团储存环中指定束团的激励,以及形成单束团和不同数量的束团串等附加功能.介绍了该系统研制中所涉及的部分关键问题,如矢量运算模块的开发、梳状(notch)滤波器研制、数据处理程序的开发和应用,并给出了相空间重建、模式分析和带束流反馈实验的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82.
实现视频捕获和显示的简易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在Windows环境下利用VFW函数实现视频捕获的方法,给出了软件流程框图,详细给出了在VC 工程文件中增加视频捕获功能的具体步骤,以及实现“视频格式”、“视频源”、“冻结图像”、“解冻图像”、“退出视频采集”等菜单功能的全部源码。  相似文献   
83.
自1999年正式开工到2004年底竣工验收的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二期工程是国家发改委投资兴建的国家大科学工程,其胜利竣工使合肥同步辐射装置的技术水平提高到新的高度,并使该装置的运行质量、供光能力(积分光通量)、可靠性、稳定性、利用效率和实验水平都大幅度提高.为了总结这项国家大科学工程建设经验,我们全面介绍了工程总体情况,包括:工程的背景、目标及主要任务,工程竣工验收概况和工艺部分完成情况小结,以工程大事记形式对建设进程的回顾,工程采用的各种新技术,工程完成后合肥同步辐射装置两年来的运行情况.  相似文献   
84.
束流轨道稳定性是同步辐射光源的重要性能指标.合肥光源束流轨道反馈系统在二期工程的改造中,根据慢反馈理论设计的硬件结构和控制软件,已具备了束流轨道校正的硬件条件.经在合肥光源储存环上实现束流轨道慢反馈校正的研究与实验工作,目前使合肥光源的全环垂直轨道的稳定性达到|△y|<30 μm,与国际同类机器的稳定性指标相当.  相似文献   
85.
目的介绍一种基于C868单片机控制的可逆直流调速系统。方法应用C868单片机作为可逆直流调速系统控制核心,控制2组反并联的移相可控整流桥。结果直流电动机速度可按照给定调节,转向可逆,性能良好。结论基于C868单片机控制系统具有简单可靠和智能化等特点。  相似文献   
86.
弹道导弹攻防对抗的对策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代空袭的弹道导弹突击,设计了弹道导弹攻防对抗的对策模型。把导弹攻击的行动表示为能造成最大预期伤害的数学模型,然后指出如何最优化防御拦截系统部署及拦截方案以期最小化最大期望毁伤,仿真实例说明了弹道导弹攻防对抗对策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7.
分析了运动控制卡的结构、功能,介绍了用Visual Basic开发Windows下的运动控制系统的方案.给出了Visual Basic的运动控制应用程序的图形用户界面和部分代码.实验表明,本方案可以方便地开发数控系统、检测设备、自动生产线,可以大大缩短控制系统的开发周期.  相似文献   
88.
分布交互式作战仿真系统开发策略和步骤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分布交互作战仿真技术作为一项高新技术和战略技术受到美英等各大国政府和军界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应用。我国从1990 年开始这方面的理论和体系结构研究工作,至今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分析国内外DIWS技术发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我军DIWS系统的开发策略并给出了详细开发步骤。最后对开发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9.
为了研究多个地空导弹武器系统对多个来袭目标防空作战目标分配问题,考虑了部署中存在的发射区部分重叠问题,通过分析来袭目标群在飞越发射区时,不同发射区对不同目标覆盖状态的变化,将整个目标分配区间分为若干个分配子区间,通过比较拦截方在各个分配子区间所能获得的最大毁伤效果值,得出最佳分配子区间及其对应的分配方案。设计了基于捕食搜索策略的遗传算法(PSGA),并经过示例仿真,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0.
海岛棉GbKTN1对酵母细胞伸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为民  王志兴  贾士荣 《科学通报》2003,48(19):2062-2067
用5′RACE/3′RACE从海岛棉(Gossypium barbadense)开花后10 d的纤维细胞中分离获得了GbKTN1 cDNA序列, 全长2006 bp, 包括113 bp的5′非翻译区、1563 bp的可读框及327 bp的3′非翻译区(不包括终止密码子TAA). 可读框编码521个氨基酸, 蛋白质分子量约为55 kD, 靠近GbKTN1 C末端的233~414 氨基酸残基间包含一个ATP结合功能区. Southern杂交证明, GbKTN1在海岛棉基因组中以单拷贝形式存在. 半定量RT-PCR结合Southern杂交分析表明, GbKTN1在海岛棉根、茎、叶及纤维细胞中均有表达, 以纤维细胞中的表达最高, 叶中最低. 利用裂殖酵母系统, 初步分析了GbKTN1对细胞伸长的功能, 发现该基因在酵母细胞中诱导表达后使细胞显著伸长, 平均为诱导前的2.18倍, 部分细胞呈不规则形状, 这是首次在活体(in vivo)中证明KTN1与细胞的伸长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