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系统科学   14篇
丛书文集   21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28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煤矸石粉经750℃煅烧处理提高其活性,Al2O3浸出率可达到85%;活化煤矸石与质量分数20%的盐酸反应后,加入铝酸钙粉熟化,所得液体干燥后得到固体聚合氯化铝(PAC),其Al2O3质量分数为28%、盐基度为68%,符合《水处理剂聚氯化铝》(GB/T 22627-2008)的要求。红外光谱表征进一步确定其为目标产物,热重分析结果表明PAC最佳干燥温度为150~200℃。  相似文献   
82.
不锈钢食具材料中重金属元素的迁移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乙酸和氯化钠为浸泡液浸泡用于食具容器的200系、304和316L不锈钢,比较研究浸泡液浓度、温度、浸泡时间、Cl-浓度、不锈钢材质等对不锈钢中重金属元素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酸溶液浓度的增大和浸泡温度的升高会明显增大不锈钢材料中主要重金属离子的迁移量;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不锈钢中Cr、Mn和Pb元素的迁移量均呈上升趋势,而Ni、Cd和As等元素的迁移量变化不明显;Cl-的存在会促进不锈钢中Cr和Mn等重金属元素的释放,而对其他重金属元素迁移量的影响不太明显;不同材质的不锈钢浸泡后重金属元素的迁移量也不同,其中316L钢最耐腐蚀,适用于生产不锈钢食具容器。  相似文献   
83.
张翔  王明 《河南科技》2005,(5):44-44
听说有些果树不能同园种植,请您介绍一下,哪些果树不能同园种植?  相似文献   
84.
85.
基于HHMM的多线索融合和事件推理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决基于内容检索技术中低层特征与高层语义之间存在语义间隔问题提出了基于多层次线索与事件的分层模型,以及相应的基于分层隐Markov模型(HHMM)的多线索融合和事件推理方法。其中线索是对事件进行推理的要素,它是低层特征与事件之间的中间层次。在将视频流分割为镜头后,从各个镜头中抽取若干与事件密切相关的线索,构造并训练各事件的HMM模型,用于融合线索和进行事件推理。由于输入视频通常包含多个事件,不可避免会遇到时域分割问题,因此构造一个HHMM模型用于同时进行视频流的合理分割和事件的识别。对足球视频的大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地检测足球视频事件,并在抽取的线索不完全可靠的情况下具有一定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86.
采用IPC5432多功能板和电子元器件组成了一个具有各种自动控制系统的开发,研究,调试和测量的仿真实验平台,并给出了利用仿真实验平台进行自动控制系统开发及调试的具体实例。  相似文献   
87.
介绍了在微计算机上加装多通道A/D转换卡以构成多通道信号采集系统的方法,并设计了一套专门的对数据进行处理的软件,可在微计算机上实现数字示波器的功能,该装置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信号测量、波形显示、数据存储等功能,特别是在被测信号频率很低时是一种非常好的慢扫描示波器.  相似文献   
88.
89.
人工冻结地层(砂层)中,地下水流速对冻结温度场分布规律的影响非常大,为此,自行研制了一套监测地下水不同流速对冻结温度场影响的试验装置系统,该系统由地下水渗流系统、冻结系统和温度监测系统三大子系统组成。单管冻结的试验结果表明:在地下水(流速为5 m/d)作用下,上游距离冻结中心越近位置,温度梯度越大,下游的温度梯度较平缓;与冻结中心等距位置,下游的温度明显低于上游,表明上游的冷量被水带到下游。冻结15 d时,无流速情况下,冻结发展速度较快,形成一个半径约580 mm的冻结圆柱,而5 m/d的流速时,冻结发展速度较慢,并且下游的冻结发展速度比上游的快,与无流速时相比,上游形成的冻结厚度减少了22.4%,下游减少了5.2%。三管冻结的试验结果表明:当流速由5 m/d增大10 m/d时,冻结15 d时,冻结区域的面积仅减少了7.1%,由此可见,冻结管的"群管效应"可以有效减小水流对冻结区域的不利影响,可为大流速的地下水作用下的冻结管布置方案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0.
对重金属捕集剂N,N-双(二硫代羧基)尿素(UDTC)处理低浓度含镉废水进行研究,探讨UDTC投加量、pH值、反应时间、是否添加絮凝剂对模拟废水中Cd~(2+)去除的影响,并对UDTC和常用的重金属捕集剂EDTC、Na_2S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处理10mg/L的含镉废水,UDTC投加量为40 mg/L,pH值4~9,添加絮凝剂PAC/PAM,搅拌反应12min,Cd~(2+)去除率达到99.5%以上,符合国家排放标准(GB 25466-2010,0.05mg/L);UDTC相比2种常用的重金属处理剂EDTC和Na_2S表现出更优越的性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