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4篇
综合类   2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基于双密度双树复数小波变换的图像去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双树复数小波方法对图像去噪效果不理想的问题,综合双密度双树小波和双树复数小波的变换机理,提出一种基于双密度双树复数小波变换的图像去噪方法.该方法将双树复数小波的6个方向提高到12个方向,采用该小波进行最优阈值去噪处理,图像噪声明显减少.仿真试验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消除图像噪声,与双树复数小波相比,去噪效果明显改善,均方误差减小了5.8%.  相似文献   
12.
针对应用高斯混合模型(GMM)进行视频建模与分割时的模型选择及参数估计初值选择的难点,提出了一种基于GMM的视频对象分割算法.首先进行特征提取,在特征矢量中引入加权运动信息,可根据不同需要选择合理的加权系数,然后通过分割投影进行模型选择及期望最大化(EM)算法的参数初始化并估计参数,这种初值选择方案使得EM算法的初值和真实值较接近,加快了迭代运算的收敛速度,从而提高了视频对象的分割速度,最后对特征矢量进行聚类分割.仿真实验表明,在保持良好分割效果的同时,所提算法的运算速度约为常规方案的76%,并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空时分组码子空间盲解码算法在空间相关信道下性能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修正解码算法.在分析空间相关性破坏信号子空间和统计噪声子空间正交性的基础上,利用接收端已知的信道相关矩阵,修正接收端用于搜索的码字矩阵集合,使相关信道下分解得到的统计噪声子空间正交于修正的发送信号子空间,提高了解码性能.与传统解码的算法不同,该算法无需在发送端进行信道相关矩阵的估计和预编码,降低了发送端的编码复杂度.Monte-Carlo仿真实验表明,空间强相关信道下空时分组码子空间盲解码性能下降比较剧烈,采用新算法修正后的解码性能明显改善,在误比特率为10^-2、相关系数为0.8时,修正性能提高约2dB.  相似文献   
14.
针对非同一分布的输入信号序列,线性分组方法不能设计出最优编码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一种以信道估计为基础,对非线性分组编码进行解码的信号检测方法,将基本的最小均方(LMS)自适应算法推广到对二维空时编码信号的权矩阵自适应迭代估计过程.同时,分析了对输入信号序列编码所生成的非线性编码矩阵之间的相关性,运用解相关LMS自适应算法对时间选择性衰落信道进行估计.在白噪声情况下,根据估计信道和噪声统计量,推导出对非线性编码进行解码的最大似然决策方法.仿真实验表明,扩展LMS方法和解相关LMS方法跟踪时变衰落信道响应都具有较强的快速收敛性和系统稳定性,非线性空时分组编码系统比线性编码系统编码能力提高了2dB,运用最大似然决策方法使系统误码率降低了32%.  相似文献   
15.
为简化接收端信道估计和数据检测的复杂度,对使用零保护间隔(zero padding,ZP)的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odulation,OFDM)系统提出一种简单的数据处理和信道估计算法。利用插入ZP的特殊结构,经过时域简单处理,将信道矩阵变为循环矩阵,再对时域接收数据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频域接收和发送数据一一对应的关系,可以和使用循环前缀(cyclic prefix,CP)的OFDM一样进行频域插入导频、频域信道估计和频域一阶均衡。仿真结果表明,使用ZP的OFDM系统节省了发送功率,在慢时变信道情况下具有和CP-OFDM相比拟的性能。  相似文献   
16.
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非线性系统建模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探讨了利用支持向量机进行非线性系统建模的方法。首先,利用相空间重构,将非线性时间数据序列映射到高维空间,以便把时间序列中蕴藏的信息充分显露出来。其次,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RLS-SVM)对系统进行建模,仿真结果表明,支持向量机具有良好的非线性建模能力和泛化能力,原始时间数据序列和重建时间数据序列相似,说明提出的算法能够有效的对非线性动态系统的时间序列进行建模。  相似文献   
17.
Nakagami-m衰落信道中的机会中继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单中继与等功率全中继策略在Nakagami-m衰落信道中通信中断率较高的问题,提出了在m为任意值的Nakagami-m衰落信道中能够明显降低通信中断率的基于放大转发协议的机会中继策略.该中继策略的最优中继选择过程无需知道全部的信道信息,仅依据源与目的地发出的标志信息来实现,从而简化了系统设计.所提策略以降低通信中断率为目标,采用近似理想功率分配原则进行信息传输,能适用较普遍的信道条件,其通信中断率的精确值还可通过计算得到,因此它不仅能改善系统的性能,还具备较好的实用性.理论分析及仿真结果表明,在Nakagami-m衰落信道中,当衰落系数m为4,通信中断率为10-2时,与等功率全中继和单中继策略相比,机会中继策略能获得约9 dB的信噪比增益.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码分多址(CDMA)和频分多址(FDMA)编码协作系统中协作用户之间存在的冲突和碰撞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帧延迟的实时编码协作方案.该方案将用户信道码字分割为2部分,如果某个用户对协作伙伴前一帧数据成功译码,则将协作伙伴前一帧码字的第2部分冗余作为协作信息传输,否则传输自身当前帧码字的第2部分冗余,从而实现实时编码协作.此外,还利用紧联合界技术推导了新方案的误比特率估计公式,给出了数值计算结果.数值结果表明:采用帧延迟的实时编码协作方案能够很好地解决CDMA和FDMA编码协作系统中协作用户之间的碰撞问题,但会有少量的性能损失,对于0 dB互易用户间信道,性能损失为1.2 dB.  相似文献   
19.
针对在概率统计为基础的信道估计收敛速度慢,状态估计存在非合理性的问题,提出了以隐马尔可夫模型为基础的盲自适应多用户检测算法。在后向方法中采用了固定延迟和锯齿延时相结合的办法,根据前后序列之间的相关性和最陡下降法对多用户上行复合信道进行盲估计,对于发射序列状态之间可能存在时序非继承性,搜索与前向序列对应的具有最大转移概率的后续序列,实现了最大后验多用户检测方法。此算法避免了由于相邻状态序列后向概率相差很大而造成的信道估计发散,同时将计算复杂度从o(N^3)降低到o(N^2),计算机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将信道响应估计速度提高了10%,且具有全局收敛性和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基于核独立成分分析的盲多用户检测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部分多用户检测算法需要对信道参数进行估计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核独立成分分析的盲多用户检测算法.该算法根据源信号的不同分布情况,在重建核希尔伯特空间内选取不同的非线性函数作为对比函数,将信号从低维空间映射到高维空间.在高维空间,接收端利用已知信息,将目标用户扩频码作为解混矩阵的初始值,利用自适应方法进行迭代,有效地解决了盲信号分离的无序性,实现了目标用户信号的提取.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的误码率性能在用户数量增大和远近效应严重的情况下都远优于基于匹配滤波器的单用户检测器,与传统独立成分分析方法相比更具灵活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