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0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12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2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31.
从严格执行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规范实验室操作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环境监测工作中常规试验中应注意的技术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32.
浅谈“信息爆炸”背景下的图书馆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信息爆炸"在客观上对人们的信息活动造成的一些困难,阐述了图书馆自身的优势,指出"信息爆炸"环境下图书馆实现全面转型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33.
铁路信号微机自控系统设备主要是保证列车运行与调车作业的安全和提高铁路运输通过能力,同时,对大幅度改善行车作业人员的劳动条件和降低运输成本等也有重要作用。为此,只有在积极发展铁路信号微机自控系统的同时,设计安装完善的防雷装置,才能更好地为钢铁运输安全、提高运输效率服务。  相似文献   
234.
多场耦合下急斜煤层开采三维物理模拟(2)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杂环境与多场耦合作用下,采空区煤岩体非对称变形诱致局部化失稳极易演化为动力灾害.以乌鲁木齐矿区急倾斜煤层综放开采为背景,构建了大型立体地球物理模拟装置与"声-光-电"物理力学指标信息测试系统,完成了动态加载条件下顶煤与覆岩损伤与演化的AE规律、内部损伤变形、表面位移变化特征、支架工作特性等分析,为急倾斜厚煤层综放开采与灾害控制奠定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235.
 采用K型热电偶、多通道温度记录仪、游标卡尺和扫描电镜(SEM)对发泡石膏铸型热烘烤过程温度、尺寸与组织变化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热烘烤过程中铸型内部各点均滞后于工艺温度,各点温差曲线随升温温度与保温时间增加呈逐渐上升趋势.高温下随着发泡石膏铸型内部自由结晶水的脱失与晶型转变反应发生,铸型一维长度方向尺寸先连续下降后略有上升;石膏晶粒形状发生了由细针状逐渐过渡为短粗圆柱状或薄片状,再转变为细针状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236.
张坤 《科技信息》2010,(34):I0310-I0310
初中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存在差异;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也存在差异,继续在教学中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已根本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我国现有的国情下,既要实施素质教育,同时又不能回避学生的升学问题,这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尖锐的矛盾。"分层次教学"是一种符合因材施教原则的教学方法,它能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有利于学生数学素质的普遍提高。为此,根据我从事数学教学工作的经验,对分层教学作粗浅归纳。  相似文献   
237.
目的研究发展系统的表示式和周期解。方法采用解析的方法。结果给出发展方程的精确解、周期解及其应用。结论便于应用和数值计算。  相似文献   
238.
利用TG-DTG及DSC技术研究了Nd(C5H8NO3)2(C3H5N2)2C l3.4H2O在氮气中的热分解过程;采用Achar微分法和Coats-Redfern积分法对配合物进行动力学分析,推断出脱水阶段的热分解反应的可能机理,求出该配合物热分解的非等温动力学数据,结果显示,脱水过程属于n=1/2的成核生长机理,其动力学方程为dα/dt=Aexp(-E/RT){(1-α)[-ln(1-α)]-1/2}.  相似文献   
239.
采用CSS-3940YJ岩石力学试验机,开展单轴压缩条件下岩石预制裂隙扩展破坏过程试验.基于全程变形曲线的试验结果,分析了裂隙倾角对岩石变形、强度、裂隙扩展破坏方式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与完整岩样相比,预制裂隙砂岩变形呈现出局部化渐近破坏特征,其峰值强度、峰值轴向应变均明显降低,且降低幅度随着预制裂隙倾角的增大而减小;岩样宏观破坏模式主要呈现出拉破坏、剪破坏和混合破坏3种,且随着倾角的增加逐渐由剪向拉破坏过渡.值得指出的是:由于在加载过程中预制裂隙两端处于应力集中状态,导致在预制裂隙两端会首先萌生出垂直于裂隙的翼型裂纹,并沿着加载力方向向岩样两端发展,随后在预制裂隙两端会产生反翼型裂纹和次生共面剪切裂纹,裂隙倾角越小产生的次生裂纹数目越多,岩样的贯通破坏模式就会越复杂.  相似文献   
240.
【目的】铜-石墨复合材料是一种重要的功能材料,界面问题是制约铜-石墨复合材料广泛应用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活性元素Zr对铜-石墨复合材料界面的影响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采用真空热压烧结技术制备了4种Zr元素含量分别为0 vol.%,2 vol.%,5 vol.%和8 vol.%的铜-石墨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仪和配备能谱仪的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样品进行相组成分析和微观形貌观察,利用维式硬度计和静态液压万能试验机分别对样品进行硬度测试和压缩性能测试。【结果】在900℃的真空环境下,活性元素Zr在铜基体与石墨的界面处与石墨反应生成了新相ZrC,新生成的ZrC在铜基体与石墨的接触界面形成一层均匀的过渡层。【结论】力学性能测试发现硬质相ZrC的形成使铜-石墨复合材料的硬度和抗压强度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