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系统科学   10篇
综合类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深圳高级中学根据国际网络技术发展的趋势,建成拥有近3000个信息点的校园计算机网络,为管理、维护维修,尤其是学生课桌上的电脑的配置,提出了十分辣手的新课题.本文针对这些新课题提出几个方案,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分布式仿真任务的最坏反应时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云生  张童  张传富  查亚兵 《系统仿真学报》2006,18(10):2802-2804,2826
最坏反应时间是进行任务可调度性分析的标准之一。我们对采用被动备份的PB(Primary-Backup)模型进行容错的仿真任务的最坏反应时间分别进行了分析,其中主、副版本仿真任务之间的同步分别采用量新执行和共享检查点文件,给出了相应最坏反应时间的计算公式.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基于共享检查点文件进行主、副版本任务同步会获得更短的最坏反应时间。  相似文献   
13.
刘云生  张童  张传富  查亚兵  黄柯棣 《系统仿真学报》2006,18(6):1542-1545,1569
根据HLA仿真系统的特点及不同进程对仿真结果的重要程度,提出了分布式仿真系统的故障模型,并将仿真进程分为关键仿真进程和次要仿真进程;根据处理机是否在进行仿真运算,将处理机的计算时间分为有效时间和无效时间,并以此为基础定义了分布式仿真系统的可用度,然后利用Markov链分析了分别采用两级恢复策略和传统容错策略的分布式仿真系统的可用度。结果表明,在发生故障时,在将仿真节点重启时间算入恢复开销的前提下,两极恢复策略会降低系统的可用度,而传统容错策略由于可立即在备份机上进行故障恢复,所以可使系统获得更高的可用度。最后用一组数据验证了该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
分布式仿真系统容错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就分布式仿真中的容错问题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分析。首先针对分布式仿真系统的特点,提出了系统分层模型,就每层中错误类型进行了分析和描述。然后构建了基于HLA的分布式仿真容错系统DSFT(Distributed Simulation Fault-tolerancesy stem),该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仿真资源状态监控模块、数据保存模块及错误恢复模块,文章就该系统的相应模块跟RTI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最后,就利用网格技术来简化容错系统实现的可行性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分布式仿真网格平台的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5  
张传富  刘云生  张童  查亚兵 《系统仿真学报》2005,17(10):2552-2555,2559
网格是执行任务的共享资源的集合。对用户而言,它就是一个大系统,以访问强大而分散的资源。从分布式仿真技术的发展需求入手,论述了将网格技术引入仿真领域,构建分布式仿真网格平台的必要性。通过对仿真技术和网格技术特点的分析,提出了分布式仿真网格的技术框架和概念框架,并进一步从技术实现上提出了构建分布式仿真网格所需要的关键技术,包括:统一用户管理、资源管理和调度、作业管理和调度、并行和集群RTI等。最后,根据分布式仿真网格的关键技术进行了仿真网格的原型系统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