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2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7篇
教育与普及   28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09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采用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在分析影响大学生择业动机的内、外部因素的基础上,基于调查结果,对天水师范学院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意向、就业前的态度、择业理想要求的选择、期望的工作岗位、就业信息查询的频率和主要途径、择业首选的地区或城市以及择业过程中所受的外部影响等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研究结果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学校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就业思想教育和指导有一定得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2.
用PCR(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方法测定白头叶猴、黑叶猴和菲氏叶猴各1只的线粒体DNAND4整个基因(1377bp)和D-环500多bp序列。黑叶猴与菲氏叶猴的ND4基因序列碱基差异数高达123,基于ND4基因的遗传距离值为8.9%;白头叶猴与黑叶猴ND4基因序列间碱基差异数为25,遗传距离值为1.8%。在D-环区域,白头叶猴与黑叶猴间的遗传距离为4.3%,而白头叶猴、黑叶猴两者与菲氏叶猴间的遗传距离则分别高达26.4%和26.0%。分析结果表明,白头叶猴恐怕还只是黑叶猴的一个亚种。从保护遗传学角度看,白头叶猴应被看作一个进化显著性单元(evolutionarysignificantunits,ESU),在动物的保护行动中应得到充分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3.
本文介绍了用Zernike矩和感知机神经网络识别白细胞的方案.采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和模式识别技术实现了白细胞显微图像的自动识别.试验结果表明,利用白细胞显微图像不同阶Zernike矩形成矩向量作为特征,再利用感知机神经网络进行识别分类具有很好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144.
杨晖  张亚平 《科学通报》2007,52(1):67-73
犁鼻器受体1 (V1R)和犁鼻器受体2 (V2R)被认为是哺乳动物犁鼻器中执行信息素感受功能的两个多基因受体超家族, 它们编码7次跨膜的G蛋白偶联受体. 在大鼠和小鼠中已经发现了3个V2R基因家族. 本研究对最近更新的小鼠基因组数据库进行搜索, 获得63个可能的V2R功能基因, 其中新发现了3个V2R基因, 并且这3个基因构成V2R超家族中的一个新家族. 此外, 对这些基因在基因组上的分布以及序列保守性特征进行了分析, 为V2R的功能域研究提供了部分线索, 并将对信息素受体的功能研究和全面揭示信息素感知的分子机制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45.
高校健美操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力教育是当今世界经济与科学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人类社会生活发展的要求.加强对学生的体育综合能力的培养,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通过在健美操教学课中采用自学预习法、借助多媒体技术培养观察能力法、小老师法、分组互教法、比赛表演法等,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通过健美操课的学习,掌握自我锻炼的方法和手段,学会一项终身受益的体育项目.  相似文献   
146.
作为新兴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绿道在维护城乡生态环境、优化人居环境质量和提升空间品质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采用ArcGIS软件从视点、视域和视景等方面对浙江青山湖绿道视觉环境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青山湖绿道整体视觉景观表现良好,视点分布较为合理;(2)视点可视域面积最大为13 160.43 m~2,最小为1 456.02 m~2,整体有5次明显起伏,有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视觉体验;(3)相邻视点视域重叠率在3.22%~40.01%间大幅波动,视觉空间疏密有致,达到步移景异的效果;(4)景观敏感度为Ⅰ级和Ⅱ级的视景占74%,绿道选线能有效组织沿线视觉景观.最后,在评价结果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优化建议,从视景营造角度探究绿道规划设计的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