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6篇
系统科学   1篇
综合类   23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银杏轮纹病和黑斑病的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银杏黑斑病菌(Alternaria tenuisNess)和轮纹病菌(Pestalotia ginkgoHori)进行生长、产孢条件和孢子萌发试验。结果表明,银杏黑斑病菌生长、产孢温度为10℃~35℃,25℃生长最好,35℃产孢最多,20℃~35℃孢子萌发良好;轮纹病菌生长温度为10℃~30℃,最适25℃,10℃下不产孢,20℃孢子萌发率最高。2种菌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生长旺盛,在相对温度  相似文献   
12.
银杏叶枯病发生规律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于1998年~2000年在桂林市雁山区、灵川县、兴安县、全州县等银杏种植区,自始见病斑起,用对角线法随机取点,每点标定4株银杏结果树,每树确定一个树枝,按病情分级标准,每月15日左右观察和统计标定树枝上不同级别的叶片数,然后算出树上标定枝叶的病情指数,分析银杏叶枯发生规律;根据银杏品种、树龄、雌雄株,以及施肥状况、坡向、叶面追肥等不同进行调查;探讨它们与叶枯病发生的关系。结果是银杏叶枯病在桂北产区,始发期在4月中下旬,较明显的2次发病高峰分别在6月15日前和8月15日前。银杏的特枯病在桂北产区,但温度和降雨量是决定叶枯病发生和消长的主要因素。培育良种壮苗、选择立地条件良好的地块建园,加强水肥管理可有效抑制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银杏病害种类的调查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银杏病害在广西各栽培地区普遍发生,经研究鉴定有8种.它们是日灼,茎腐病[macrophomianphaseli(Maubl)Ashby],根腐病(Fusariumsp.或RhizoctoniasolaniKiihn),轮纹病(PestalotiaginkgoHori),黑斑病(AlternariatenuisNess),叶斑病(PhyllostictaginkgoBrunand),炭疽病(Colletotrichumsp.),黄化病(病原待定).这些银杏病害在广西均是首次报道,其中银杏叶斑病菌、银杏轮纹病菌为广西新记录。  相似文献   
14.
银杏疫病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银杏苗圃中发生苗枯的植株进行病原分离及回接试验,发现引起银杏苗枯的病原为Phytophthorasp.称这种苗枯为银杏疫病。该病危害银杏幼嫩苗木的地上部分,未见危害根部和多年生成林树。叶片受害似开水烫伤状,茎干受害则变黑,黑色病斑环绕茎干一周后,病茎以上部分叶片青枯萎垂。病原菌在PSA培养基上,菌落白色绒毛状,28℃下7d可长出大量孢子囊,易产生厚壁孢子,病菌生长适宜温度为24℃~32℃。人工接种可致受伤银杏叶片及幼嫩茎干严重发病,但无伤茎叶发病较轻或不受害。在田间,该病5月初开始发生,3d~5d病情达到高峰,苗圃的发病率为10%~20%,有明显的发病中心,5月底病情稳定,以后病害不再发生。用含药培养基及含药纸碟法测定,甲霜灵及甲霜灵锰锌对病原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病原种鉴定正在进行。  相似文献   
15.
5种药剂对银杏叶枯病菌的室内抑菌试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实验室中,用含药培养基法,抑菌圈法和孢子萌发法观测杀菌剂加瑞农,甲基托布津,多菌灵,可杀得,扑海因对银杏叶枯病的3种主要病原菌:细交链孢菌(Alternaria tenuis Ness),盘毛毛菌(Pestalotia ginkgo Hori),炭疽菌[Collelotrichum gloeosporioides(Penz)Sacc]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扑海因对细交链孢菌和盘多毛孢菌的菌落生长和孢子萌都有较强的抑制效果,对炭疽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甲基托布津和多菌灵对炭疽菌的抑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基于复合高斯杂波纹理分量服从逆伽马分布的假设和分布式极化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雷达阵元特点,建立了雷达极化信号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大后验概率(maximum a posteriori, MAP)估计和广义似然比检验(generalized likelihood ratio test, GLRT)的MIMO雷达极化检测器(MAP-GLRT),该检测器利用了辅助数据估计杂波协方差矩阵以实现自适应性。通过推导检测器的虚警概率表达式,表明其相对于杂波能量具有恒虚警特性。仿真结果表明,杂波形状参数和雷达信道数量会对MAP-GLRT检测器的检测性能产生影响;相比于其他检测器,MAP-GLRT检测器在检测性能上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7.
浩浩巴苗期极易受病虫危害,特别是立枯病(Phytophthora parasitica)的侵染,引起萎蔫和死亡,在高湿、尤其是积水情况下更甚,是导致成苗率低的主要因素之一。此外,尚有叶斑病(Alternria sp.)、小地老虎[Agratis ypsilon(Rott)]、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油桐尺蛾(B-uzura Suppressaria Guenee)等病虫为害。  相似文献   
18.
广西一点红真菌性病害病原鉴定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3年9月至2005年11月,在广西药用植物园、柳江种植基地和南宁郊区等一点红[Emilia sonchifolia(L.)DC.]的种植区调查研究一点红真菌性病害.结果鉴定了6种真菌性病害, 即:斑点病(Corynespora cassiicola)、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黑斑病(Alternaria longipes)、斑枯病(Septoria glycines)、炭疽病(Colletotrichum sp.)和锈病(Coleosporium sp.),其中斑点病、灰霉病、黑斑病和斑枯病的病原鉴定是采用传统分类与分子生物学分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相似文献   
19.
应用传统微生物分类方法和现代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对一株酒精发酵菌株K6的分类进行鉴定,并对3种不同原料发酵检验其产酒精的效果。K6生物学及生理生化特性与假丝酵母属(Candida)类似,与酵母属的同源性达98%,比对的E值最小,分值最高,发育关系非常接近,初步鉴定K6为假丝酵母属。K6在木薯淀粉为原料的酒精发酵时,缩短发...  相似文献   
20.
“桂植捕线菌七号”(CN.7),属烛台霉属(Candelabrellasp.),是一个具有捕捉环的肉食真菌,没有专化性.特点有三:1)对土壤线虫具有稳定的捕捉势和较强的捕食能力;捕食线虫的相对效果达70%以上,对寄主植物根系的保护效果更佳。2)能产生抗菌素,对植物的某些病害有兼防效果,其中对烟草青枯病(Pseudomonassolanacearum)防效达60%左右。3)对寄主植物有促进生长、改良品质的效果,其中对烟草至少可增产10%以上,烟叶的等级也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