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0篇
系统科学   12篇
丛书文集   4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55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5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把整数的整除概念推广到整数序列上; 从映射序列的角度刻画两个螺线管之间的同态群; 证明螺线管同胚, 同构和映射序列等价两两等价.  相似文献   
32.
普洱茶不同发酵时期微生物群落宏转录组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离提取了普洱茶发酵前期和发酵中期茶叶样本中的微生物菌群全mRNA,并通过Illumina测序得到普洱茶发酵前期17376转录文本结果以及普洱茶发酵中期14456个转录文本结果。对测序结果的注释结果表明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在两个阶段都占有绝对优势;对两个样本差异表达部分GO功能和KEGG PATHWAY的对比分析表明,适应渥堆发酵环境变化的微生物(如黑曲霉等)对普洱茶发酵过程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3.
咖啡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种类、数量的变化及它们的代谢产物如酸等引起的发酵体系变化将直接影响着咖啡的最终品质。本文首次对云南小粒咖啡湿法发酵体系中的pH值和8种有机酸的含量变化进行了测定,并分离和鉴定了发酵过程中的细菌种类。结果发现在整个发酵过程中,pH值变化整体呈下降趋势;本文所测pH值变化与利用HPLC法检测的有机酸草酸、乙酸、乳酸含量变化规律相吻合,而苹果酸、柠檬酸、琥珀酸和丙酸基本上保持不变,其中丙酸含量最低。在20℃下,结合发酵过程中的pH值,采用传统的微生物培养法,对整个发酵过程的细菌进行了分离、纯化和鉴定。结果发现存在大量的产果胶酶的细菌,包括产气肠杆菌Enterobacter aerogenes、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冰核活性细菌Erwinia herbicola、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等,并对分离、鉴定出来的细菌在发酵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34.
本文给出了中立型泛函微分方程振动的两个新的充要条件.  相似文献   
35.
36.
前言 后端存贮网络是一种新概念,它代表一种新型的迅速发展的计算机网络。这种网络是为适应器件和系统的高速变化、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37.
长期以来,飞机飞行模拟器为小型和大型计算机所占据,现要让位于微处理机了。 Singer公司的Link-Miles分公司为芬兰空军研制了一种模拟器,使用6台Intel8086微处理机,模拟英国宇航霍克教练喷气  相似文献   
38.
吕杰  叶向东 《科学通报》1998,43(24):2603-2607
机体的内部平衡及脏器结构功能的稳定有赖于细胞之间及细胞与外环境的相互作用,通过粘合与信号转导对细胞表型与行为进行社会性调控。细胞粘合的分子基础-粘合分子受体,以钙粘蛋白和整合蛋白的分布最为广泛。这类分子的跨膜的糖蛋白,其分子的胞质内域与膜内面多种蛋白质结成分子链式复合体,并与细胞骨架相连,在组织细胞间或细胞与外基质间形成具备粘合与信号转导双重功能的网络体系,参与调节组织发生和形态分化,对细胞识别,  相似文献   
39.
杨秀娟  李相然  吕杰 《科技信息》2010,(29):189-189,420
独立学院是目前我国蓬勃发展的一种高等教育形式,本文针对独立学院及其学生的特点,对独立学院教育质量管理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0.
吕杰 《科技信息》2012,(19):175+178-175,178
高校"低碳"后勤的建设关键是对资源的有效节约利用,本文试图通过对高校资源使用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自己对建设高校"低碳"后勤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