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5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31.
模糊综合评判在公路客运线路规划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公路客运线路规划方案影响因素多和评价指标难以完全量化的特点,提出运用层次分析和模糊综合评判相结合的方法,对基于不同规划思路提出的公路客运线路规划方案进行评价。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项指标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计算出各规划方案评判值,从而依据分值大小确定规划的推荐方案。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实用可行性和科学有效性。  相似文献   
32.
通过分散聚合法,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单体,以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为分散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甲醇/水为分散介质,并二次滴加单体与分散介质混合液,制备微米级单分散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球.通过傅里叶转换红外分析,场发射扫描电镜,激光粒度分析等对微球进行表征.研究反应时间、初始单体浓度、分散剂浓度和引发剂用量等因素对微球粒径及粒径分布的影响.引发剂浓度和分散剂用量是影响聚合物微球粒径主要因素.分散剂浓度增大,引发剂浓度减小,均使微球粒径减小,分布变窄.最佳工艺条件为PVP用量1.5%、AIBN用量1%、单体用量10%、甲醇用量为60%、反应时间为6h、温度为75℃、制得的微球粒径为1.8μm.  相似文献   
33.
本文详细讨论了多方案排序中指标权重界限分析方法,建立了满足保序性和弱保序性的指标权重界限模型,用以认识和确定各指标权重变化对排序结果的影响。最后,利用该方法对某气田开发方案排序的权重界限值进行了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34.
采用Adler缩合的方法成功地合成了四苯基卟啉(TPP),以此为母体,通过Vilsmeier甲酰化反应合成了中间体化合物2-甲酰基-5,10,15,20-四苯基卟啉(FTPP),并以此为中间体,经Knoevenagel缩合反应得到了β位取代的水溶性四苯基卟啉衍生物(TPPA)。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及MALDI-TOF质谱等手段对目标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且初步研究了其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和电化学性质,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有良好的红色荧光特性,为寻找新的水溶性红光材料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5.
从信息技术的环境、基础、核心、存储、开发以及传输和安全等方面论述了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6.
单片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前进和发展,单片机在生活的各个领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主要讲述了,通过合理的教学方法,实现在单片机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7.
通过介绍Velocity模板引擎、Turbine框架、MVC等,阐述了利用Velocity Turbine构建Web应用的方法及意义。  相似文献   
38.
任军 《华东科技》2006,(6):19-20
可以说没有“18条”就没有“新生源”和所取得的成绩。此次“36条”配套政策的颁布更为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营造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发展氛围,其具体落实效果如何不但取决于政府相关部门的推进,更着重于产学研各方面的共同努力。“36条”与六年前“18条”相比较,其特色主要体现在:第一、强调企业在“产学研”联盟技术创新体系中的作用,究其实质就是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转变和具体落实体现。什么是企业为主体?以企业为主体并不单纯是形式上的公司制,而是以现代企业化的理念、文化、机制、管理、技术和市场为运营模式。企业更…  相似文献   
39.
笔者在工程中对常见的沥青混凝土路面破损包括有车辙的产生,影响了公路的交通,本文针对这方面的问题提出了见解和主张。  相似文献   
40.
<正>安徽皖维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6000t/d水泥生产线自2005年7月投产以来,受到主机设备台时产量不高、设备故障多等因素影响,多年未能达产达标。该生产线是国内第一条利用电石渣制水泥熟料的6000t/d生产线,近几年来,针对该生产线先后实施了一系列技术改造,取得了明显成效。一、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1.入窑生料计量波动较大入窑生料计量秤设计时采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