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7篇
教育与普及   1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9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41.
双氰胺是我省特产的氮肥增效剂,已在田间试验中获得一定效果.本文从微生物学角度,证实了双氰胺象其他增效剂一样,也具有抑制亚硝化细菌的作用,从而减少氮肥损失,延长肥效,提高氮肥利用率;但不影响其他有益的土壤微生物的活动.  相似文献   
42.
能够直接输出非模糊值的简化模糊推论已被广泛应用于控制系统.随着条件部成员函数个数的增加,这种模糊推论模型能够获得较高的输出精度.但是,对于采用从现实环境下获取的示教数据进行模型学习的情况,简化模糊推论模型有时难以获得很高的辨识精度.本文采用现实环境下的两种典型的示教数据,对单层构造的模糊推论模型和多层构造的模糊推论模型进行辨识.实验结果表明,多层构造的模糊推论模型比单层构造的模糊推论模型具有更高的辨识精度和对示教数据的适应能力.图7,表4,参16.  相似文献   
43.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RI)是指脑组织恢复血液供应后,脑组织损伤继续加重现象.EGb761是银杏类黄酮和萜类化合物的混合物,具有抑制炎症反应、保护线粒体功能的作用,其在急性脑缺血中对线粒体细胞色素c及其相关凋亡通路的调控机制鲜有报道.在本次研究中,发现EGB761预处理能显著改善缺血大鼠神经功能障碍,降低氧化应激水平,使Bcl-2的水平增加,Bax、Caspase-3和细胞质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Cytc)的水平下降.这些结果表明,EGb761通过调控凋亡因子和细胞色素c信号通路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44.
Ln—Sb—S体系新化合物继简报Ⅰ之后,又合成了几个Ln—Sb—S新化合物,并进行了结构解析,兹将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45.
径向薛定谔方程的有限差分解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应用有限差分法对谐振子势与非谐振子势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6.
明清之际的番族教育的目的是为了给台湾原著少数民族子弟提供教育的机会,使之学习儒家经典和朝廷律令,从而达到"导民向善"和"移风易俗"。从历史的角度来看,随着番族教育的不断发展,汉番之间因语言不通和文化差异而衍生的矛盾大为减少,汉番居民关系日趋融洽,对促进民族团结和维护祖国统一都起到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7.
利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来研究深紫外针尖增强拉曼散射光谱的化学增强机制的报道,引发了许多关于紫外针尖增强拉曼散射的实验研究。本文通过含时密度泛函理论来计算铝3-蒽醌分子-铝3结在262 nm光能量激发下的拉曼光谱,结果表明该分子的拉曼光谱是针尖增强共振拉曼散射光谱,其化学增强因子为107。这表明在生物和材料领域,针尖增强共振拉曼散射技术可用于深紫外区域的指纹振荡光谱研究。  相似文献   
48.
利用Al_2(SO_4)_3对活性炭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对比研究未改性活性炭和铝盐改性的活性炭对Cr(Ⅵ)的吸附特性。实验结果表明,铝盐改性的活性炭对Cr(Ⅵ)的吸附效果好;其吸附等温线更加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且吸附属于自发的吸热反应,吸附方式以化学吸附为主;其吸附动力学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速率受颗粒内扩散和液膜扩散共同限制。  相似文献   
49.
导电性聚酰胺/聚苯胺共混物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化学方法制备了导电聚苯胺包覆的共聚聚酰胺微粒(PA/PANI-HCl),运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和紫外/可见(UV/Vis)光谱表征了其结构.电导率测试表明,PA/PANI-HCl的电导率服从逾渗规律,逾渗阈值为17%.由于共聚聚酰胺(PA)的熔点低,PA/PANI-HCl在130℃时有良好的热塑性,可制成导电性共混高分子材料,但热处理却使电导率下降了1~2个数量级.对PA/PANI-HCl脱掺杂得到的PA/PANIEB,在间甲酚中有良好的溶解性,而且当聚苯胺含量低于10%时,能全部溶解于间甲酚.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