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9篇
系统科学   88篇
综合类   167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91.
以天山地区为研究区域,利用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In SAR)分别对Tan DEM-X和ERS获取的数据进行干涉处理生成数字高程模型(DEM),结合SRTM DEM和我国1∶5万数字高程模型标准,对所获取的DEM的精度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显示,由于实验区域地形复杂、高程变化剧烈且植被茂密,2组数据生成的DEM与SRTM DEM之间的整体差值偏大,标准差分别为11.55 m和16.74 m,但Tan DEM-X数据获取的DEM精度更高.结果表明,在地形复杂区域Tan DEM-X数据能够监测到C波段数据所不能监测到的细节,其生成DEM的结果较ERS数据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92.
基于条件概率的思想,在n值R0 命题逻辑系统L*n中引入条件真度的概念,并讨论该条件真度的性质及相应的推理规则。  相似文献   
193.
研究了一类带Holling和Leslie型反应项的捕食系统在Dirichlet边界条件下的平衡态局部分歧解与全局分歧解,给出了局部分歧解存在的充分条件和稳定性,得到了该系统平衡态的全局分歧解及其走向。  相似文献   
194.
基于DEA的决策单元排序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DEA方法中交叉评价模型在决策单元的评价排序问题上存在的不足--实现完全排序需要进行多次交叉评价,分析了引入差额指标模型的排序机制,该模型得出的评价排序结果较为完整。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DEA排序模型--综合输入效率模型,给出了具体的评价步骤,可实现与差额指标模型同样的排序功能。进一步通过数值分析对三种不同评价排序模型的排序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论为差额指标与综合输入效率模型在评价排序时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95.
为了提高光照不均匀条件下采集的图像的视觉效果,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二维伽马函数自适应亮度校正算法。首先基于光照反射成像模型,利用快速引导滤波算法提取出光照信息;然后构造了一种改进的二维伽马函数,并利用光照的分布特性动态地调整二维伽马函数的参数,实现对图像亮度的自适应校正处理,提高光照过暗区域图像的亮度值,降低光照过强区域图像的亮度值,得到增强后的图像。对多种场景图像的处理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可以有效地降低不均匀光照的影响,提高图像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6.
考虑如下拟线性椭圆方程{-u″+a(x)u-k(u2)″u=b(x)|u|q-2u,x∈R,u→0,|x|→∞,(*)当k>0,4≤q<∞,且正函数a(x),b(x)满足一定假设条件下,克服该椭圆方程(*)的失紧性,利用Ekeland变分原理证明Palais-Smale序列的弱极限就是问题(*)的非平凡解.最后利用极值原理证明非平凡解是正解.  相似文献   
197.
针对结核病是导致全世界范围内人类发病的主要原因这个问题,寻找可用于结核病诊断和治疗的潜在分子标记物,提出通过微阵列分析比较活动性结核患者和潜伏性感染患者个体之间的外周血单核细胞的基因表达谱;利用ANOVA过滤出差异表达的基因,然后运用随机森林模型预测与结核病感染状态相关的基因,并与传统的支持向量回归模型对比表明随机森林回归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性能;最后选出排序前10的易感候选基因,文献查询结果表明这些基因都与结核病感染状态密切相关;对于识别不同的结核病感染程度或长期预防提供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8.
在认知无线电多用户共享频谱中,认知用户之间不进行共同协作,他们总是保持理性,最大化自身的效用函数。不管其他用户使用什么策略,而多个参与者之间互相决策的关系刚好可以通过博弈论分析。针对这样的频谱共享问题,提出了分布式的博弈论频谱分配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认知用户之间进行博弈达到合理的功率分配,使自身的传输速率最大  相似文献   
199.
由于光子偏振态在长距离光纤中无法保持稳定,因此以偏振编码为基础的量子保密通信系统需要进行偏振控制以保持成码的正确性。在实用化量子保密通信的研究中,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替代计算机作为系统的控制核心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这种方案具有高效率、高集成度等优势。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利用FPGA实现单光子偏振控制的方案,经实验演示证明了这套方案的有效性和稳定性,90%的成码耗时远高于计算机控制核心时的65%的最大值,相同编解码、纠错方式情况下,拥有更大的成码耗时便可以得到更高效的密钥生成。整个控制过程中FPGA和单光子探测以及电动偏振控制器(electric polarization controller, EPC)电压调节机制可以统一集成,实现偏振控制的小型化。  相似文献   
200.
智能体编组协同作战中任务分配的动态优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滚动时域策略的多编组任务分配动态优化方法。以任务执行效率为目标函数,建立了满足个体任务时窗和编组资源损耗约束的问题模型。给出与突发事件特征对应的预测窗口、滚动窗口和滚动驱动机制。设计了一种改进快速模拟退火对优化子问题予以求解,给出解方案表达、邻域解生成、冲突消解等步骤,采用高温随机贪婪搜索、回火技术、禁忌设计和精英保留策略,避免算法陷入局部最优,提高算法的计算效率。案例的仿真计算表明,所建模型和求解方法可以对多编组任务分配计划进行在线优化,并使任务的执行效率始终维持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