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426篇
  免费   1304篇
  国内免费   1812篇
系统科学   1443篇
丛书文集   1021篇
教育与普及   1027篇
理论与方法论   186篇
现状及发展   207篇
研究方法   102篇
综合类   36552篇
自然研究   4篇
  2024年   133篇
  2023年   371篇
  2022年   638篇
  2021年   645篇
  2020年   505篇
  2019年   292篇
  2018年   355篇
  2017年   475篇
  2016年   493篇
  2015年   960篇
  2014年   1468篇
  2013年   1395篇
  2012年   1623篇
  2011年   1797篇
  2010年   1861篇
  2009年   1991篇
  2008年   2271篇
  2007年   2367篇
  2006年   1853篇
  2005年   1676篇
  2004年   1306篇
  2003年   1200篇
  2002年   1365篇
  2001年   1276篇
  2000年   1160篇
  1999年   1489篇
  1998年   1258篇
  1997年   1281篇
  1996年   1106篇
  1995年   1020篇
  1994年   945篇
  1993年   733篇
  1992年   663篇
  1991年   622篇
  1990年   529篇
  1989年   483篇
  1988年   401篇
  1987年   279篇
  1986年   150篇
  1985年   48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3篇
  1972年   4篇
  1970年   2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目的 研 究 血 管 内 皮 生 长 因 子 (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 结 合 可 降 解 壳 聚 糖 ( degradablechitosan,DC)对心肌梗塞大鼠的治疗作用。 方法 将 32 只 SD 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VEGF 组和 VEGF+ DC 组,每组 8 只。 4 组大鼠均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进行造模,其中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结扎。 造模后, 向模型组大鼠心肌注射 100 μL 生理盐水,VEGF 组大鼠于同一位置注射同体积 VEGF 溶液,VEGF+DC 组大鼠注射 VEGF+DC 溶液。 造模 4 周 后,对 所 有 实 验 大 鼠 进 行 超 声 心 功 能 检 测,考 察 左 心 室 收 缩 期 及 舒 张 期 前 壁 厚 度( LVAW;s 和 LVAW;d) 、左心室收缩期及舒张期内径( LVID;s 和 LVID;d) 、左心室收缩期及舒张期容积( LV Vol;s 和 LV Vol;d) 、左室射血分数( EF% )及短轴缩短率( FS% ) ,血流动力学考察左室舒张末压( EDP ) 和等容收缩期及 舒张期左心室内压力上升最大速率( + dp / dt 和 - dp / dt) ,计算左心室指数( LVM / BW) 并对心肌进行苏木素-伊红 ( HE)染色观察各组实验大鼠心肌病理变化。 结果 VEGF 组和 VEGF+DC 组大鼠的心肌梗塞均得到有效改善,其 中 VEGF+DC 组的改善作用更加显著。 结论 VEGF 结合 DC 对心肌梗塞大鼠的心功能具有改善作用,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我国初步建立了财政性科技经费监管体系,但是在监督主体、监督制度等方面还存在缺陷,科技经费监督出现诸多问题。建立要加强宏观层面的统筹规划,建立由政府、承担单位和外部主体上下联动、横向联合的立体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3.
采用变分方法和临界点理论研究一个时标轴上二阶Dirichlet边值问题弱解的存在性.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腐蚀对随机交通和风载联合作用下斜拉索疲劳可靠性的影响规律和机理,通过拉索高强钢丝的加速腐蚀和疲劳试验,提出了考虑腐蚀的斜拉索疲劳抗力模型;基于线性累积损伤准则,建立了考虑腐蚀影响的风车联合作用下拉索疲劳可靠性的分析方法和流程;依托工程实例,分析了腐蚀等级和时变腐蚀对拉索疲劳可靠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腐蚀加剧拉索动态疲劳可靠指标下降速率增大;等级达到Ⅲ级及以上的腐蚀对拉索疲劳可靠寿命影响显著,尤其对于靠近桥塔及辅助墩处拉索;Ⅳ级和Ⅴ级腐蚀时拉索疲劳寿命相对无腐蚀状况降幅最大分别达24%和44%;相对完好状况,时变腐蚀影响下拉索的动态疲劳可靠指标下降更为迅速,且降幅明显大于仅考虑腐蚀分级的状况.  相似文献   
5.
氧化还原介体催化强化污染物厌氧降解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具有产生剩余污泥少、可回收能源等优点而被广泛用于处理各种有机污染物,尤其在有毒、有害、难降解污染物的去除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然而,厌氧生物法的处理速率通常比较低,而氧化还原介体可通过自身不断的氧化和还原来传递电子,提高电子在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的传递速率,从而促进污染物高效厌氧降解。醌类物质和腐殖酸是应用较多的氧化还原介体,在催化难降解污染物降解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讨论了氧化还原介体的特点、作用机制,并总结了其对偶氮染料厌氧脱色、反硝化和多氯联苯厌氧降解的强化作用,提出了氧化还原介体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在高海拔区域测制地形图,如青藏高原地区,所获取的遥感影像局部存在着大范围的高山阴影或云雪覆盖,造成立体观测地貌困难的现象,探讨应用SRTM数据对这类特殊区域地貌进行修测补绘。介绍了数据处理的作业过程,并对实验区SRTM与SPOT5影像立体测图成果进行实验对比分析,成果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7.
树形结构在程序设计过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树形结构的构建相对比较复杂。通过研究设计并实现一种从普通Java对象中建立树形结构的优化算法。  相似文献   
8.
讨论了3×3阶正交矩阵的特征值和迹的关系,证明了迹为整数的3×3阶正交矩阵的谱可由迹确定,为应用广泛的3×3阶正交矩阵的谱的计算提供了简单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了有效快速地应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随机机器故障,构建了一个故障机器可恢复的动态柔性作业车间调度模型,采用事件和周期混合驱动的方式,设计了一个组合重调度策略.在组合重调度策略中,将改进的二叉树右移重调度与完全重调度进行组合,引入序位偏差和完工时间偏差为重调度评价指标,对重调度方法进行选择,并且在精英选择遗传算法(elite selection genetic algo-rithm,ESGA)基础上,对精英选择策略进行改进,以防止陷入局部最优.试验算例仿真结果表明,动态调度算法对随机机器故障下的柔性作业车间动态调度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Through molecular dynamics(MD)simulation,the dependencies of temperature,grain size and strain rate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were studied.The simul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strain rate from 0.05 to 2 ns~(–1 )affected the Young’s modulus of nickel nanowires slightly,whereas the yield stress increased.The Young’s modulus decreased approximately linearly;however,the yield stress firstly increased and subsequently dropped as the temperature increased.The Young’s modulus and yield stress increased as the mean grain size increased from 2.66 to6.72 nm.Moreover,certain efforts have been made in the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with mechanical properties association under uniaxial tension.Certain phenomena such as the formation of twin structures,which were found in nanowires with larger grain size at higher strain rate and lower temperature,as well as the movement of grain boundaries and dislocation,were detected and discussed in detail.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plastic deformation was mainly accommodated by the motion of grain boundaries for smaller grain size.However,for larger grain size,the formations of stacking faults and twins were the main mechanisms of plastic deformation in the polycrystalline nickel nanowi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