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1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1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JSM-6480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Wilson Tukon 1102维氏硬度计研究了时效处理对17-7PH不锈钢微观组织和维氏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7-7PH不锈钢经过0 ℃/30 min深冷处理后,在560 ℃进行时效处理,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维氏硬度逐渐降低,未进行时效处理时的维氏硬度最高,为481;-73 ℃/8 h深冷处理后,再510 ℃/30 min时效处理,达到峰值时效硬度,维氏硬度为500,继续延长时效时间,维氏硬度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2.
以“一带一路”国家双边贸易数据为基础,确立“一带一路”的经贸合作网络,在此基础上引入决策规则结构化模型,结合“一带一路”国家合作的实际情形构建网络博弈的数量模型,分析决策结构的类型、觉察到的非纳什均衡者的比例、对他人决策中噪声的识别、参与者自己决策中的噪声、邻居的奖励、网络给予背叛行为的舆论压力对“一带一路”国家博弈策略选择的影响,用仿真的方法检验相关结论,并讨论了我国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3.
以北极航线经济圈相关国家的双边货物贸易为依据,确定其经贸合作网络,基于非对称QRE模型,将对支付敏感的非对称性作为关键影响变量纳入到北极航线经济圈的经贸合作博弈中来,深入分析自我对支付的敏感度、关于他国对支付敏感度的信念、初始合作者比例、邻居国家的奖励、国际舆论的社会压力对合作的影响,得出了对支付敏感的非对称性制约了北极航线经济圈经贸合作的结论,并讨论了促进北极航线经济圈经贸合作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4.
二系杂交小麦技术体系是我国原创的利用不育系实现杂交小麦产业化应用的重要成果,其高效制种技术是杂交小麦产业化发展的核心关键技术,选育高配合力和异交性状优良的不育系与恢复系能够有效提高制种异交结实率和产量.本研究通过2016~2020年间二系杂交小麦相关制种试验,对制种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和效果进行研究,发现恢复系花粉传播距离、花药大小、花药外露率、花粉量和不育系的开颖角度、柱头外露率等异交生物学性状与异交结实性能有显著相关性;父本花期比母本晚2~3 d能够实现时空协同和生理协同的有效配制.按照父本比例5%对父母本进行混播制种比行比制种产量显著提高28.2%. 2019~2021年度,在南阳地区进行规模化混播制种生产效果突出, BS1453/JS1规模化制种产量达到5273.4 kg/hm2,为二系杂交小麦推广应用和产业化提供了理论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经济林复合经营模式中,鸡的养殖密度对林下表层(0~20 cm)土壤微团聚体特征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并探讨特征微团聚体组成比例(PCM,<0.02 mm/(≥0.02~0.25 mm))、<0.02 mm与≥0.02~2.00 mm粒级含量的比值(RMD,<0.02 mm/(≥0.02~2.00 mm))和分形维数D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方法】以四川盆周低山丘陵区柑橘林地为对象,在试验区中建立20 m×20 m标准地各4块,设置3次重复,分别饲养鸡0、600、1 200和2 400 只/hm2,采用“S”形5点取样法分别采集0~20 cm土样,并测定土壤微团聚体组成、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有效磷、全钾和速效钾含量及土壤物理性质。【结果】柑橘林下养鸡经济林的复合经营模式增加了土壤微团聚体大粒级(≥0.02~2.00 mm)颗粒含量,降低了小粒级(<0.02 mm)颗粒含量。随养鸡密度的增加,土壤PCM、RMD和D值均逐渐减小。不同养鸡密度的土壤PCM、RMD及D均与土壤含水量、非毛管孔隙、毛管孔隙、总孔隙、通气度以及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有效磷、全钾和速效钾等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土壤密度显著正相关。【结论】柑橘林下养鸡可促进土壤较小粒级的微团聚体向较大微团聚体的转化,能有效改善土壤微团聚体组成,降低土壤PCM、RMD和D; 土壤PCM、RMD和D可作为评价林下养鸡生态系统土壤理化性质的一项重要综合性定量指标。  相似文献   
6.
基于不对称信息博弈的营销渠道联盟形成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不对称信息博弈模型,分析不对称信息下营销渠道联盟形成机理.通过计算博弈双方利益博弈过程中的期望收益和期望损失,探讨营销渠道联盟利益形成机理和补贴策略,提出了补贴收益改变博弈选择的机理.结论是当制造商不知道分销商类型时,如果营销联盟形成对制造商无利可图,则其将选择不形成营销渠道联盟,如果对其有利可图,则其愿意与分销商之间建立联盟;制造商提供充分的产品供应有助于分销商,但只有制造商在联盟中的投资比例提高,才能提高制造商提供充分产品的概率,因此,如果分销商能够适当地补偿制造商的损失可能改变制造商行为.  相似文献   
7.
战略联盟的自组织机制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引入复杂巨系统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是一个复杂巨系统的观点.在此基础上,在生态系统演化的动力模型中引入了竞争与合作两个因素,使企业系统演化模型同实际更符合.通过动力学的模型分析,在讨论不动点稳定的基础上,讨论企业战略选择结构的稳定性,从而论证了战略联盟这种组织形式存在的可能性,并分析了联盟这一组织形式存在的条件,进而说明了企业的自组织形成联盟的机理.  相似文献   
8.
用复合现金流的方法分析了跨国股权战略联盟中一些因素对跨国公司、东道国公司的现金流变化量的影响.通过因素变动与复合现金流的变动的关系来说明哪些因素对跨国股权战略联盟效益产生了正的效益,哪些产生负的效益.指出了我国企业在与跨国公司结成联盟时应当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构建南海利益相关体经贸合作复杂网络的基础上,利用网络博弈模型深入分析邻居的奖励、区域合作的溢出效益、合作成本、背叛时的收益对节点国家合作策略选择的影响,并利用MATLAB软件对模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奖励、溢出效益对节点国家选择合作行为有正向影响,牧鹿博弈比囚徒困境博弈、雪崩博弈更容易在合作策略上稳定下来.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公平性偏好"对一带一路贸易合作的影响机制,采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边贸易数据构建贸易合作网络,以拉宾模型为基础建立网络博弈的理论模型,并用仿真方法对模型进行检验.研究认为:国家认知的公平感对"一带一路"贸易合作存在影响;"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策略在"一带一路"的贸易合作中不是一个优势策略;对"一带一路"贸易合作影响最显著的因素是贸易网络中邻居节点给予的奖励以及网络中合作的社会舆论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