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用单糖的三甲基硅烷化(TMS)衍生物的气相色谱法测定四川磨芋多糖的组成,确定该多糖的组成为葡萄糖和甘露糖,摩尔比为1:2。  相似文献   
2.
前言我国自1978年开始的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三十烷醇的研究,经历四年多的反复实践,已经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厦门大学郭奇珍教授已作丁基本总结.总的趋势是向制备高含量的三十烷醇发展;目前暨大有机组用萃取法所得的三十烷醇纯度可达94-95%;某些单位已进行了中试,某些省分巳对某些作物进入大面积应用阶段,其中如黑龙江省用飞机喷洒大豆已取得了成效.但是存在的问题仍然很多,目前各单位正继续设法解决.  相似文献   
3.
水中微量挥发酚的测定以4—氨基安替比林比色法应用最广。但4—氨基安替比林对不同种类酚的发色强度有很大的差别,其中以对苯酚的颜色反应最强,而在计算结果时,一般都以苯酚作为标准,因此这种测定结果仅反映样品中酚类化合物存在的最小量,而且随着样品中酚的种类不同会有很大的偏差。近年来迅速发展的气——液色谱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应用同系物的保留值1gt′_r与其沸点T有近似线性的关系:1gt′_r≌aT b,用作图法求出C_(12)—C_(10)烷醇的沸点。所得数据比已知文献数据合理,并填补其中空白。将醇与烃的沸点进行比较,发现C>16醇烃沸点差数趋于一个常数25.5℃。由此,我们也算出C_(21)—C_(30)的沸点。  相似文献   
5.
前言1977年美国密执安大学里斯(S.K.Rice)等首先发现了三十烷醇的植物生长调节作用由于这种药剂具有用量少,效果显著,无公害,资源丰富和费用低廉等特点,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重视。我国自1978年也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据不完全统计,研究单位达10多个。药效试验证明,效果较好。但是普遍达不到文献的要求,对水稻的效果不理想,效果也不很稳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