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徽泾县楮皮纸制作过程中使用不同的造纸原料和制浆工艺,是纸张性能具有差异性的本质原因。文本以泾县4种制浆工艺不同的混料楮皮纸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纸张的显微形态、紧度、吸湿性、热稳定性、耐久性等,探讨造纸原料和制浆工艺对楮皮纸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现代工艺在楮皮原料中加入适当比例的针叶木浆,可促进纤维的结合,从而提高纸张的紧度,并增强纸张的吸湿能力,但会降低纸张的热稳定性。使用强碱蒸煮和次氯酸盐漂白可提升纸张初始白度。由楮皮纸老化后各项指标可知,传统工艺的楮皮纸在老化进程中表现出较好的强度和酸碱度稳定性。现代工艺中仅经过强碱一次蒸煮的楮皮纸耐久性优于同时采用强碱蒸煮和次氯酸盐漂白的楮皮纸。强碱蒸煮和次氯酸盐漂白会对纸张内部化学结构造成一定程度损伤,且在老化进程中愈加明显;次氯酸盐漂白会加快纸张返黄及酸化。  相似文献   
2.
为更好地阐释纸质文物内涵及其承载的相关信息,断代成为了纸质文物研究中广受关注的问题。除了传统的目鉴与考订等方法之外,科技手段已逐渐应用于纸质文物的断代研究,其基本原则是无损或微损地提取与年代相关的物质信息。其中显微分析法、14C测年法和建立纸张年龄相关性模型的方法,是基于纸张本体的断代方法;气相色谱-质谱、拉曼光谱、近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等方法,可以对纸质文物上的墨、颜料、印泥的种类进行判断,在结合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可给定纸质文物的年代的上限;红外线摄影法可以对纸质文物隐藏的与年代相关的物质信息进行提取。关于纸质文物断代研究中的科技方法,现阶段还处在不断发展之中,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科技手段用于纸质文物的断代研究之中。  相似文献   
3.
实地考察广西灵川南坳瑶族竹纸制作工艺技术及相关情况,对其历史传承、制作工艺技术特点、销售情况及经济效益、传承与保护等问题进行分析.调查发现南坳瑶族竹纸工艺较考究,还有一定的产量,但经济效益一般.未来可以从技术、产品、产业三个方面进行发展.  相似文献   
4.
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酿酒历史悠久,酿酒技艺颇具特色。该文通过田野调查较完整地记录了广西都安三合毛南族米酒传统酿造技艺,共有十二道工序,具有一定的地方性、民族性和特色性。同时,该米酒广泛地参与到当地人的日常生活与仪礼节庆中,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民俗与文化事象。该文不仅对进一步挖掘毛南族米酒传统酿造技艺的价值内涵有所助益,也是研究毛南族文化发展的重要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5.
埃马纽埃尔·卡彭蒂耶和珍妮弗·杜德纳,因合作开发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基因剪刀"而获得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CRISPR/Cas9技术的低成本、强易用性和高效率,促进了生命科学的突破性发展,也使它拥有了巨大的商业价值.通过回顾两位科学家的科研历程和基因编辑领域的成就,提出了相关的思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6.
埃马纽埃尔·卡彭蒂耶和珍妮弗·杜德纳,因合作开发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基因剪刀"而获得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CRISPR/Cas9技术的低成本、强易用性和高效率,促进了生命科学的突破性发展,也使它拥有了巨大的商业价值.通过回顾两位科学家的科研历程和基因编辑领域的成就,提出了相关的思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7.
 戴维·朱利叶斯和阿尔登·帕塔普蒂安因发现TRPV1、TRPM8离子蛋白通道和PIEZO基因,“揭开了人类温度和触觉感受器的‘神秘面纱’”,荣获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通过回顾2位科学家的成长经历、科研历程及在人类感知领域的研究成果,探讨了“痛感”对人体的利弊,分析了新科学仪器的应用与基础科研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王菊华先生是中国著名的造纸研究专家。以王先生在造纸领域公开发表的几十篇论文及其主编的两部专著——《中国造纸原料纤维特性及显微图谱》和《中国古代造纸工程技术史》为基础,结合对王先生的多次访谈,综述了王先生参加工作以来,在造纸原料特性及工艺、造纸起源相关学术问题及古纸分析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由王先生主持研发并不断改进的造纸纤维测量仪,在造纸、文博等领域持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以mRNA疫苗为代表的第三代疫苗技术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卡塔琳·卡里科和德鲁·魏斯曼合作开发的利用假尿苷及其类似物修饰mRNA的技术是mRNA疫苗成功研制的关键基础。通过回顾该技术的主要开拓者卡塔琳·卡里科的科研历程和新冠mRNA疫苗的研发工作,提出了相关的思考和启示。卡里科的成功与其在困境面前坚定信念,持之以恒地踏实从事基础研究的精神品质是密不可分的,启发学界与社会要进一步关注基础研究在推动源头性创新上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0.
因“在已灭绝的古人类的基因组和人类演化方面的发现”,斯万特·帕博获得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回顾了人类起源的长久之问、生物测序技术的突破发展和帕博团队的科研历程,明确了其源于兴趣、攻坚克难的古DNA领域探索之路和丰硕成果:首次实现了对已灭绝古人类尼安德特人的全基因组测序,发现了未知古人类丹尼索瓦人,为人类的进化遗传学提供了新证据。帕博对人类进化遗传中基因流动探索的科研历程,展现了严谨的科学精神以及理想的科研生态;他的科研成果和理念,实现了古基因组学跨越学科与时代的价值,也引起了人类未来将去往何方的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