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综合类   3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1.
主基地位于“佩隆”号巡洋舰的巨大阴影下,外形是一个双凸面的发光的圆盘,划分成若干个扇面形的实验室。玄武岩底像熨斗一样烧热了,但是,周围草木不生的群山后面,乌云已经在翻滚,山口上冒出红中透青的泡沫,预示着很快就让炽热的天空烧红。最近处有一座短粗的火山,如同一个有很多粗根暴露的老树桩,在这座火山的后面,黑云艰难地上升到高空,几乎达到天顶。烟云缭绕的铅灰色的背景使得  相似文献   
2.
法律语言的模糊性植根于语言系统的复杂性、整体的动态性,人们对语言的认识和描述的准确程度是相对于一定的认识范围而言的.法律法规意义的传达一方面需要词句表达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又要有一定的弹性,即模糊性.合理使用模糊语言不但不会损害法律的明确性,相反倒可能有助于在不确定中寻求到确定性.对法律语言及其模糊性和不确定性问题的研究,是法学界、语言学界和法学翻译界共同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以严谨、精确、清晰为特点的英文法律语言中,重复这种修辞方法的使用频率远高于其他文本体裁,这成为法律英语语体的一项重要特征。在英文法律语言的表达中,显性重复能起到衔接前后文、强调语义的效果。在立法活动中,起草者往往会利用此种重复来避免文本中可能出现的含糊或歧义现象。在翻译活动中,译者应该根据英文法律语言的特点对原文中的显性重复现象采用替换、省略、合并或保留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主持人的话:太空探险、星际宇航、发现生命,甚至与其他世界的智慧交流……这些都是科幻小说中永恒的主题。而在俄罗斯和前苏联科幻文学传统中,这些题材又格外受到垂青。 早在1878年,俄国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就开始创作有关宇航的科幻小说,他的作品科学可信性极强,但在文学上难免失之枯涩。十月革命后别里亚耶夫成长为苏联著名的科幻大师,其《跃入虚空》(1933)从外太空的侧面记录下当年的社会变革。而叶菲莫列夫在其《仙女座星云》(1957)中更将共产主义推广到宇宙的尺度上,即便是西方科幻界也不得不赞叹这是一本对未来社会给予理想描述的好书。 “飞天:一个女宇航员的故事”是乌克兰科幻作家安·德米楚克的一系列宇航探险作品,其《奥林奇那星》(自本期开始连载)中的科幻构思令人拍案叫绝:早年的宇航探险艰辛而缓慢,在旅途中还充满了危险;可在这些英雄离去之后,地球上的人类并没有停止探索,科学进步使得新型的宇航技术被发明——于是,后来的探险队员居然超过前期的探险队员,先行来到奥林奇那星等候他们……  相似文献   
5.
恒星际光子飞船“泰坦神”号利用的是脉冲式的光子湮灭推力,它是在一个时代即将结束时建造的,这个时代被电视评论员称之为“失策的相对论法”时代。这个称呼是尖刻的,但是很遗憾,也是相当准确的。 到了22世纪初,头几个国际联合公司开始建造功率强大、航行可靠的宇宙飞船。与金星、火星和“矿产奇迹之星”——水星建立了定期  相似文献   
6.
主持人的话:乌克兰科幻作家安·德米楚克的“飞天:一个女宇航员的故事”科幻系列又来了!(本刊曾连载过这一系列的《奥林奇那星》和《嵌合体,早上好》) 这一次,读者将跟随勇敢的女宇航员瑶腊来到一片神奇的沼泽。在那里,人类科学家对目标X的探索即将开始……  相似文献   
7.
新月之夜     
直到现在,在这次考古发掘完成之后,我才能够开口讲话,讲一讲围绕尤钦科失踪的一小部分情况。 只是一小部分情况,而且其中没有对警察局有用的重要线索。我早就知道尤钦科不见了,是我,承受了好多天电话的狂风暴雨和尤钦科母亲的多次昏倒,还不得不参加了伊琳娜毫无意义的满城搜寻行动,可是在公告栏上,当看到登着尤钦科照片的寻人启事时,我仍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一类具有罗宾边值条件的二阶奇摄动右端不连续微分方程,用边界层函数法构造了该类方程解的渐近表达式,最后用缝接法证明了该问题解的存在性,并给出了渐近解的余项估计.  相似文献   
9.
外星智慧是什么样子的?这是一个古老的问题——几乎与科幻小说的历史一样古老。总体来说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外星生物与人近似,因为从生物学的观点来说很难为智慧生物再设计出一种更好的方案;另外一种则认为它们应该完全不像人,因为人体是千百万次进化选择的偶然结果,没有任何理由认为其他世界的智慧也会具有人形。当然这些还是基于生物学的讨论,更前卫的观点则认为;脆弱的有机躯体只是生物进化链条中的一环,智慧的载体早晚会为无机材料所取代。最远离现有科学体系的观点则是:智慧的最高形式很可能不再需要物质载体,而将以能量的形式存在……著名科幻大师A.C.克拉克在其(2001:太空奥德赛》中曾以大量篇幅对此进行了讨论。 那么当人类与这些形形色色的外星智慧遭遇之后,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呢?会不会像威廉·戈尔丁(英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在科幻短篇《大蚂蚁》中所描述的那样,人类会因恐惧和厌恶对方那与人类相距甚远的形象而对这种善良的生命无所顾忌地杀戮呢?在《嵌合体,早上好!》中,似乎上演了同样的悲喜剧情:“嵌合体”是一种与人类毫无共性的智能,其文明与人类文明的发展轨迹也截然不同;由于这种距离的存在,导致了人类开始时的误杀;但通过进一步的了解和互助,双方终于实现了交流……具体故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