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4篇
教育与普及   31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8篇
综合类   49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
在快速制动双绕组异步电动机定子上巧妙地设置主、副两套统组,并在两绕组中流过不同的交流电流,可使这种电动机具有良好的制动和节能效果[1].使两套绕组的空间相位差与流过的电流的时问相位差恰当配合,可消除相应的高次谐波磁势.本文通过对其进行谐波磁势分析,得出了谐波磁势和谐波绕组系数的通用表达式,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绕组结构、绕组空间相位差、电流时间相位差对谐和波绕组系数的影响。这对研究设计这类电动机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Tl-Ba-Ca-Cu-O系超导体多相同时存在,多至6相,均属四方晶系钙钛矿结构,其中(2223)(2212)相共生,其衍射谱给出c≈33A的假象.加Mn可以部分取代Tl,但增加Mn的含量将失去高温超导性.  相似文献   
4.
刘振兴  陈涛 《自然科学进展》2000,10(10):909-913
非均匀动压冲击和冲击突然停止,可能是引起等离子体边界层的局部瞬时重联的一种新机制.用二维可压缩磁流体力学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这两个过程.根据模拟结果,提出了一种新的瞬时重联模型,称为"横向剪切流驱动重联"模型.对这种重联过程在磁层物理中可能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对2001~2003年间Cluster星簇穿越极尖区期间观测到的电离层起源的离子(O+离子, He+离子和H+离子)特性进行了统计分析, 主要研究了这些离子的数密度与地磁活动以及太阳风动压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 O+离子数密度和地磁活动指数Kp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 He+离子数密度和地磁活动指数Kp不相关, O+离子和He+离子数密度都和太阳风动压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H+离子数密度与太阳风动压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 而和地磁活动指数Kp不相关. 最后, 对这些离子的特性与太阳风动压及地磁活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TC-1卫星的观测清晰表明近地磁尾流场的流速随地心距离变化. 其中尾向流的流速随地心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增强, 并且有从晨昏两侧向夜侧运动的趋势; 地向对流的流速随地心距离的下降而逐渐下降, 并且有自夜侧向晨昏两侧运动的趋势. 尾向流和地向对流在不同等离子体区域的分布有明显不同: 在低纬瓣区以尾向流为主; 在等离子体片边界层尾向流和对流都较强; 在等离子体片内以地向流为主. 近地磁尾流场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尾向流和地向流在11 RE附近形成了一个明显的强流分布区域, 在此区域地向流和尾向流的流速都较强. 强流分布区域的位置和亚暴膨胀相触发区域的位置一致, 可能对亚暴膨胀相的触发有重要的影响. 另外TC-1卫星的观测显示来自中磁尾的BBF和对流有明显区别. BBF基本上分布在9 RE以外, 且主要发生在|Z|<3 RE区域.  相似文献   
7.
磁重联是等离子体中最主要的能量转换过程, 在耀斑、CME和磁层亚暴等空间等离子体物理和空间天气学过程以及磁约束核聚变的磁流体力学稳定性研究中起着关键作用, 是等离子体物理的一个基本问题. 除周期性边界条件, 如环形磁约束核聚变装置外, 一般情况下三维磁重联都发生在以磁零点为基点的磁场拓扑分形面上. 本文简要介绍三维磁重联中磁零点的理论和卫星观测进展, 并对今后的发展作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8.
磁通量管传输事件的形成和整体三维结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振兴 《科学通报》1987,32(12):905-905
ISEE系列卫星(International Sun-Earth-Explorer)最重要的发现之一是观测到了向阳面磁层顶区的通量管传输事件(Flux Transter Events),这对太阳风-磁层耦合的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自从1978年Russell和Elphic首次报道了这一发现以来,立即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和兴趣,不少作者对FTE的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然而,目前对FTE的理论研究还不多,FTE的形成机制尚不太清楚。最近Lee和Fu提出了一种解释FTE的理论,他们的  相似文献   
9.
我场从一九七○年进行了仔猪移窝并窝实验。一九七一年开始在生产上全面应用。目前仔猪移窝并窝已纳入饲养管理程序,成为提高生产效益的手段之一。九年来共移108窝,移仔猪317头,占产仔窝数11%,占产仔数6%,仔猪成活率提高5%,仔猪个体重,双月断乳窝重,出种率也均有相应的提高。一、实践意义母猪产仔具有不均衡性。产仔少的母猪,生产性能不能很好发挥,产仔多的母猪,由  相似文献   
10.
基于CT图像,选择颌面部组织(包括脸颊软组织)为对象,建立符合生理要求的口腔修复、软组织变形仿真模型。利用Amira软件,通过轮廓提取、公共轮廓线建立、模型光顺等操作,结合重建组织的医学特征,对颌面部不同组织分别进行三维重建。所建立的三维模型可真实再现颌面各组织的解剖形态,体现相邻组织紧密结合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