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运用TOPSIS法和熵值法分别测度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体系中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5个子系统的运行状况,引入协调度函数度量5个子系统之间的协调性,用协调度表征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水平。通过研究表明: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水平各子系统表现差异,广东、江苏和浙江文化传承与创新水平较高,北京、上海和湖北人才培养水平较高,江苏、广东和北京科学研究水平较高,北京、江苏和浙江社会服务水平较高,江苏、上海和北京国际交流合作水平较高。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综合水平不高,平均得分仅0.213,总体上呈现“东部领先、中部一般、西部落后”的空间特征。 相似文献
2.
立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时代需要,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开展我国相对贫困地区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水平研究.从经济增长、治理体系、社会文明、文化传承、环境保护5个维度构建我国相对贫困地区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投影寻踪分析法和Tobit回归分析法对其高质量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构建的指标体系较为有效.我国相对贫困地区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整体水平较低;空间上地域差异明显,主要有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水平较强、一般两种类型.影响因素中,教育发展水平、政府治理能力、经济发展水平、文旅人力资源规模、社会文明程度是最稳健的影响因素,且表现出一定的区域差异和类型差异.提升我国相对贫困地区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水平主要着力于推动政府职能整合、发展文旅产业要素、强化文旅市场建设、优化文旅产业环境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4.
5.
6.
当前,山东省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增速出现明显下降,各地区高质量发展水平也呈现区域化差异.文章参照目前学术界关于经济发展质量内涵的界定,构建山东省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系统聚类法Ward算法和专家赋分法对山东省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聚类分析与综合评价.研究发现,山东省高质量发展水平可划分为领先、良好、中等、较... 相似文献
7.
周广亮;张迪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4):1-11
通过熵权-TOPSIS法、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集成建模,从新发展理念5个维度构建农村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测算2011-2021年黄河流域69个地市的农村高质量发展水平基础上,探究影响因素的空间异质性,进而提出差别化提升策略.结果显示:(1)研究期内,农村高质量发展水平小幅上升且由高到低依次为下游、上游、中游,各维度表现出明显的波动性和层次性特征.(2)发展水平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但聚集空间不稳定,冷点和热点区分别呈“中心收缩”和“两级分化”态势.(3)各影响因素空间异质性明显,城乡差距为主要障碍因子,教育水平、土地效率、资本效率为主要正向因子.最后,从管理策略、产业布局、资源配置等方面提出农村高质量发展路径,为制定农村发展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8.
华伟平;陈白璧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5,(3):1-8
为探明高等教育发展驱动因素,构建一套指标评价体系,采用CRITIC-VIKOR法对2020—2023年福建省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利用TOPSIS法结合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内部耦合协调性进行分析,并建立耦合动态演进模型。结果表明:智慧校园比例、本科院校学科带头人数以及技术发明与专利数的权重排名靠前;二级子系统的贡献值反映出福建省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不均衡、不协调的问题,但子系统间的互动关系持续增强;三级指标内部协调水平呈现出正向演进的态势,耦合动态演进能较好地描述各三级指标内部耦合协调度随时间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9.
基于新发展理念,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5个维度构建省域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权—TOPSIS法测度2018—2020年中国31个省区市的高质量发展水平。通过对全国、区域、经济区、分维度指标4方面进行评价结果分析,发现:全国各地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偏低,省域间存在明显的“东高西低”空间差异,不同经济区的高质量发展水平也差异显著;创新发展与开放发展带动了省域总体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升,东部地区在二者上具有相对优势,而西部和东北部地区的竞争着力点将落在协调、绿色和共享发展水平的提升上。据此,提出各省区市需要抓住政策机会,有针对性地找寻着力点,根据自身情况实施开放创新或绿色协调等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0.
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路径,也是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选择.从经济效应、社会效应、协调效应、创新效应与开放效应5个维度构建了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测度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域文化产业综合效应指数与各子维度效应指数,分析其不同层级、不同区域的空间分布规律,并采用障碍度模型分析不同省份、不同层级与3大区域文化高质量发展的发展障碍及制约因素.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域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较低,区域间差异明显,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效应指数呈现\"下游地区>中游地区>上游地区\"的空间格局;经济效应指数、社会效应指数、开放效应指数分布均呈现\"下游地区>中游地区>上游地区\"的空间特征,协调效应指数呈现\"中游地区>下游地区>上游地区\"的区域分布格局,创新效应指数呈现\"下游地区>上游地区>中游地区\"的分布特征;不同区域的发展障碍因素各不相同,经济效应、创新效应与协调效应是制约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 相似文献
11.
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结合内蒙古区域特征,构建了包含经济发展活力、创新驱动能力、城乡协调发展、绿色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共享五大维度的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借助熵权TOPSIS法对2017年内蒙古12盟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算与分析.结果 表明:内蒙古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水平整体偏低,明显呈现出“中西高、东北低”的质... 相似文献
12.
在新发展格局下,科学构建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对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结合数字经济基本特征,构建数字化基础设施、数字化应用程度、数字化创新水平3个一级指标以及15个二级指标的长江经济带各省市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2016—2020年的相关数据,利用熵权法对各指标体系进行测算,评价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同时构建数字经济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双向固定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发现投资、政府调控、交通基础设施、教育水平4个指标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显著影响。文章从产业数字化、研发投入、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三方面提出建议,以降低数字经济发展不平衡对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的消极影响,促进数字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3.
2010~2021年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带的物流业稳定增长,发展速度逐渐加快,年均增长率达到了5.390 6%。从准则层来看,技术创新能力和经济发展基础是影响东部经济带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主要障碍因子。东部沿海经济带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其总体基尼系数呈现为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组间差异的贡献度最高,是影响发展水平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推动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带物流业高质量发展,需要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推动物流业绿色转型以及物流业与关联产业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4.
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时代主题。文章在梳理国内学者关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西藏的特殊气候和地理条件,明晰西藏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定位和地位,界定了西藏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并构建一套符合西藏特点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对西藏2000-2020年经济发展质量进行测度,以此为西藏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5.
[目的]考察重庆三峡库区(以下简称库区)高质量发展现状及有关影响因素.[方法]在阐述高质量发展内涵的基础上,从经济绩效、经济结构、开放创新、绿色环保、社会共享等5个方面构建了库区高质量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18年库区有关数据,运用熵权TOPSIS、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对库区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对有关库区高质量... 相似文献
16.
在世界山地旅游日益形成热潮和我国多山的国情下,山地景区数量渐多且为人们所钟爱,促进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是当前的紧迫仼务之一.文章应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构建了由吸引力、推动力、支持力、中介力“四力”和资源禀赋、自然生态环境、业态与产品等25个驱动因子组成的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驱动系统,对“四力”子系统、整体驱动系统作用机理进行了深入探讨;应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玉龙雪山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驱动系统现状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玉龙雪山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驱动系统现状水平综合得分为7.030 8分,属于较高质量水平,但仍有大部分驱动力子系统、驱动因子未达到高质量发展水平,需要进一步改进提升.基于如何促进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相关讨论,文章重点从吸引力、推动力、支持力以及中介力层面提出了提升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为了更好地实现西部地区城乡经济一体化,对西部地区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水平进行综合测评和排名。构建系统的城乡经济一体化指标体系,并收集2010年相关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西部地区12个省份的城乡经济一体化进行测评。结果表明西部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较快,但整体发展水平较低,各省城乡发展不平衡。根据测评结果,针对西部各省份城乡经济一体化的现状,提出西部地区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2):87-92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借助SPSS统计软件对陕南各城市绿色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和综合评价。首先建立城市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由统计年鉴得到2011—2013年的指标数据,用模糊隶属度函数进行无量纲化,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陕南城市绿色发展水平进行了客观的综合评价和分析,最后对陕南城市绿色发展水平的提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20.
2018年国务院批复了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淮河生态经济带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需要进一步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建成充满活力、和谐有序和美丽宜居的生态经济带.基于2009—2019年淮河生态经济带25个地级市数据,以"五大发展理念"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揭示淮河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