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美国"输出民主"的文化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输出民主”的外交战略深深植根于美国化传统,具有浓厚的理想色彩,从表面上看具有利他性;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输出民主的理想追求往往从属于其他现实利益,成为美国实现政治、经济、安全等国家利益的工具。正是这种表面上的“利他”和实质上的“利己”的矛盾性,使“输出民主”战略的虚伪性日渐暴露.从而受到越来越强烈的抵制。  相似文献   

2.
彭湘 《科技潮》2004,(1):27-27
“十五”期间,东城区将切实贯彻“科教兴区”思想,以“数字东城”为突破口,大力推进全区信息化建设;建立和完善区域创新体系,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加强科学知识与科学思想的传播,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实现“在首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进程中走在前列”的战略目标提供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民主思想是作为手段的民主与作为目的的民主并存的民主思想,他抓住了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为经济建设也即为民生建设保驾护航这一历史规律。从世界各国的经验教训来看,脱离了经济建设,追求形式的和以西方为模式的民主建设,不仅实现不了真正的民主,反而带来的是国家的混乱和民主政治的不可能。作为目的的民主思想又从根本上解决了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区别,为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指明了方向,开拓了民主的内涵和实质,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有效的民主是能够实现民主本身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民主。毛泽东有效民主思想体现在民主的价值取向、原则准绳以及治理诉求的有效上。其对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有借鉴作用:建构有效民主,重塑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追求有效民主,坚持民主与效率双赢的民主原则;推进有效民主,实现与民协商的模式治理。  相似文献   

5.
苏区时期,毛泽东为党的民主理论和民主事业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他从理论上阐释了民主与专政的辩证统一关系和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实践中,他致力于基层政权工作的民主化,在军队中确立民主制度。他的民主思想价值观趋向是人民性,体现的是人民的利益。但由于种种原因尤其是“左”的思想的影响,这一时期,毛泽东的民主思想在内容上因为还没有全面反思存在于党内的“左”的倾向,而存在某些不完善的地方,在实践中甚至有一些偏差。反思这一时期毛泽东的民主思想与实践,对于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事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全中国人民长期来梦寐以求的理想。“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奋斗”、坚持“生产力标准”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的共识和自觉行动。但是,在有些人看来,似乎生产力就是一切,发展生产力就是我们唯一的目的,把党的基本路线所规定的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等同于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四个现代化”,而忽视了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在实践中产生了“一手硬、一手软”的消极影响。这是一种对现代化奋斗目标科学内涵的片面理解。  相似文献   

7.
反垄断法是维护经济民主和经济自由的基本法,是国家干预社会经济生活的公法。市场竞争的架构需要反垄断法维持,市场竞争的效率需要反垄断法提升。效率、公平以及消费者保护,是反垄断法的基本价值趋向。我国应当立即制订《反垄断法》以建立公平、效率的市场竞争秩序。  相似文献   

8.
抗战胜利前后民主政治思潮的兴起不仅是当时国际和国内局势变化的反映,而且是民主政治运动长期发展的历史新阶段。它不是旧式民主思想的简单再现,而是在延续中的跃进和深化。它以西方民主政治为蓝本、以建立民主国家为目标,其对政治民主化、经济民主化、军事和文化民主化的诉求在许多方面“带有新民主主义的性质”。它对于促进抗战、更新民族心理素质和改良文化土壤、推进历史进程与深化对民主进程的认识等具有积极意义和进步作用。但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又缺乏深厚的群众基础,因而这次民主政治思潮也就失去了实现其主张的现实土壤。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实现了工作重点转移。标志着我们党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即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时期。实践证明,党的基本路线是完全正确的,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我们要按照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谈话和中央政治局全体会议精神,统一认识,统一行动。党的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相似文献   

10.
付丽梅  何毓敏 《科技信息》2008,(34):229-229
从政治学的意义上是指通过公民意识教育,把公民培养成合格的社会公民,即“社会人”、“政治人”;从法学的意义上是指通过公民意识教育,把公民培养成具有民主法治理念、自由平等和公平正义意识、能够享受权利、履行义务和承担责任的具有行为能力的公民。呼唤公民意识,提高公民素质,越来越成为关系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容忽视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司艾华  刘伟 《枣庄师专学报》2002,19(6):45-47,56
我们平时所说的战国时期的滕文公 ,实际上是滕元公 ,至于他为什么后世称他为“文”,则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考虑 :其一 ,作为谥号的“元”和“文”差别并不是很大 ;其二 ,春秋战国时期的谥法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 ;其三 ,我们还要注意到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文化影响的渐进性。  相似文献   

12.
国书馆“传统”与“现代”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藏书结构、服务模式、管理方式等方面阐述了传统图书馆模式的特点,并从图书馆的虚拟化和图书馆管理的人本化方面分析了现代图书馆的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13.
从“无兵的文化”到“竞逐富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民族的兴盛与一个民族是否具有捍卫自己利益的能力和决心有关,也与一个能够发挥市场优势的制度安排有关。因此,在一个以竞逐富强(thepursuitofpower)为原则而发展起来的现代世界中,中华民族在进行经济与政治制度变革的同时,必须改变自己文化上无兵的传统。  相似文献   

14.
学界对"以人为本"当前主要有四种理解。把"以人为本"中的"人"理解为"人民群众",是从政治视角而言的,针对的是"少数人"范畴;把"以人为本"中的"人"理解为"全体公民",是从法律视角而言的,针对的是"部分公民"范畴;把"以人为本"中的"人"理解为"人类",是从人类共同利益视角而言的,针对的是"自然"和"物"范畴;把"以人为本"中的"人"理解为"具体的个体的人",是从工作落实视角而言的,针对的是理论层面抽象的"人"范畴。应在特定的范围内理解"以人为本"中的"人",超出其特定适应范围便容易导致对其中的"人"的误读。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中的"人",无疑应当是指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而学界所作的拓展性理解则是适应于特定范围、解决特定问题的。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初期,对于小说的功能,论者往往定之以"可补经史之阙"。因此在古代小说的发展之初,小说常在作者的写作态度以及叙述故事、塑造人物等方面体现出鲜明的"史性"特征。段成式的《酉阳杂俎》虽然成书于"始有意为小说"[1](P39)的唐朝,但是从其创作态度、写作方法、内容题材等来看,仍具有突出的"史性"特征。  相似文献   

16.
<花腔>的发表引起评论界的关注.<花腔>的出众之处不完全在于文本作者得意、论者激赏的"先锋性"的两套叙事话语体系的设置,更在于通过调用"真"的创世与毁灭的叙事智慧对历史话语权的质疑和对"红色"知识分子荒谬人生的深刻阐释.  相似文献   

17.
公众对案件的"满意度"与"司法公正"的内涵本身存在的原理性冲突,当事人对事件结果公正的不同理解、媒体对社会舆论的导向,直接影响着公众对司法案件的认识和评价。一旦舆情被某种因素引导,社会舆论就容易发展趋向于一种或几种极端的论调,产生"群体极化"现象。其中非理性的部分社会舆情将产生巨大的力量,可能引发"满意"与司法公正的较量。"河北王朝案"就是发生在审判质量管理背景下舆情与司法的一次激烈冲突。因此,应弱化以"满意度"作为案件质量评估的指标,从而回归司法独立、司法公正的本质。  相似文献   

18.
自然环境为人类文化的创造提供了活动舞台,对人类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人类社会早期发展阶段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是不言自明的。人类学家和地理学家探求文化特质地理分布的简单原因,在于环境决定论的解释模式是基于世界性探险而搜集到的大量有关人类差异材料进行分类和解释的一种简单的方法。文章从早期理论学者开始进行追述和回顾,认为:如果将强调或者突出“气候的作用”的学者归为“环境决定论者”,这种扩大“气候”外延的论说方式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19.
韩非的“矛盾”富言属于逻辑矛盾。他的“矛盾”思想则是非此即彼、非彼即此,二者必居其一。这种仅仅在对立两极中的思维方法并非完全正确。哲学上的辩证关系,借用“矛盾”、“对立”范畴来表述,也不十分恰当,因为矛与盾不是对立的双方,而辩证关系也应包括对立统一、鼎立统一、多立统一。所以我们必须确立立体矛盾观,即对立面-中介-对立面,或正中反矛盾论,或同异反分析法。  相似文献   

20.
王伟 《科技信息》2009,(5):110-110,116
古今中外,哀叹“世风日下”的呼声不绝于耳,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世风日下”观念更加强化。笔者在文中从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道德观念领域的“实然”与“应然”的矛盾入手,对“世风日下”观念在当前社会中异常强化的原因进行了探析并对道德嬗变的走向进行了展望,对于解决人们在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迷茫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