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岩体THM耦合模型控制方程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岩体三场耦合的机理分析,从线性动量守恒、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出发,理论上推导出以位移、孔隙压力和温度为未知量的THM耦合控制方程组,包括岩块变形场方程、地下水连续性方程和水、岩能量守恒方程.方程组不仅考虑了水、岩的密度随温度和压力变化,同时也考虑了水、岩温度不同具有热交换,最后还对后继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纳米碳管的性质及应用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纳米碳管的分子结构,性质以及潜在的应用,对这种新型纳米材料作了简要描述;对纳米碳管分子结构与性质之间的联系及纳米碳管在半导体,场电子发射器,复合材料增强等方面的应用研究情况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3.
渗透动水压力作用下裂隙岩体渗流与应力耦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裂隙岩体的渗透水压力使岩体应力产生非常大变化,同时应力变化也影响裂隙岩体渗透性。考虑岩体渗流和应力耦合分析是研究地下水活动规律的首要问题。当岩体以裂隙为主,且其分布较密集时,可将岩体系统看作等效连续多相介质体系。运用等效连续介质理论,建立了等效连续岩体渗流与应力耦合分析的数学模型,充分考虑了渗透水压力和裂隙的存在对岩体应力及孔隙裂隙水压力变化产生的影响。给出了渗流场与应力场耦合分析的工程算例。  相似文献   

4.
区域流场对含水层采能区地温场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建立三维水热耦合数值模拟模型,对不同地下水天然流动情况下,含水层采能过程中及采能后地温场的演化进行了模拟和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地下水流动较为显著的地区,地温场的变化幅度不仅受地下水天然流速的影响,还与井位布局方向密切相关。区域地下水的天然流速越大,系统停运期抽水井的温度恢复速度越快;对于相同地下水天然流速,地下水流向沿抽水井指向回灌井比垂直于抽灌井对之间连线方向的情况,抽水井温度变化幅度要小。  相似文献   

5.
河口区盐度场变化不仅会影响入海泥沙的沉降、固结特性,还会影响沉积物颗粒之间孔隙流体的盐度,改变沉积物的含盐量,从而进一步影响沉积物的工程性质。为了研究河口区盐度环境变化对沉积物工程性质的影响,通过现场观测与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河口区盐度场变化范围,并模拟不同盐度环境下沉积物的固结过程,对其进行物理力学性质的测定,最终建立起盐度环境与沉积物工程性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黄河口海域盐度场与该区沉积物含盐量在水平方向上均存在非均匀分布,低盐度区域仅局限于河口区,整个海域沉积物含盐量变化范围在0.5‰~4.6‰之间;沉积物工程性质与盐度环境之间均存在良好的相关关系,盐度环境增加,沉积物含水率、液限、孔隙比、压缩系数随之减小,含盐量、容重、剪切强度、贯入阻力随之增加,且随着固结过程的推移,盐度环境对剪切强度与贯入阻力的促进作用减小。  相似文献   

6.
引入了一种介于B-性质与P-性质之间、介于中紧与可数中紧之间的拓扑性质--中B性质,并对这种性质作了系统的研究,分别讨论了它的等价条件、遗传性质和映射保持性,还讨论了乘积空间的中-B性质,最后举例说明中B-性质严格介于B-P-性质之间,严格是于中紧与可数中紧之间。  相似文献   

7.
引入了一种介于B-性质与P-性质之间、介于中紧与可数中紧之间的拓扑性质──中B性质,并对这种性质作了系统的研究,分别讨论了它的等价条件、遗传性和映射保持性,还讨论了乘积空间的中-B性质,最后举例说明中B-性质严格介于B-性质与P-性质之间,严格介于中紧与可数中紧之间.  相似文献   

8.
煤层断层形成的岩体综合强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讨论在构造应力场相似条件下,煤层项底板岩体力学性质与煤层断层之间的关系。文中利用了岩体综合强度表示方法,提出了煤层断层的形成受构造应力场和煤层顶底板岩体力学性质两个因素的控制,在岩体综合强度为某一区间时有利于煤层断层的发育,该方法可用于分析多媒层开采矿井或区域构造比较简单的矿井中煤层断层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深部岩体工程围岩质量评价的IRMR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采用连续性细化方法,考虑高压地下水和高地温对岩体力学性质的影响,分别引入地下水和地温弱化系数,对传统RMR法中的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岩石质量指标和节理间距这3个评价指标的评分标准进行修正,获得3个评价指标和其对应分值之间的非线性连续回归方程;根据深部岩体工程中地应力与岩石强度特征值之间的关系,定义岩体损伤破坏危险度系数,且建立该系数和岩体质量评分修正值之间的对应关系,由此获得适用于深部岩体工程围岩质量评价实际的IRMR法,并用实例验证了该法评价结果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大庆油田外围扶杨低渗透油层分布零散, 岩体力学性质变化快, 储层改造难的问题, 在大量岩体力学原位模型测定的基础上, 研究纵横波速度之间的关系。从叠前弹性参数反演得到纵横波速度体, 利用岩石物理关系式得到井间的岩体力学参数场, 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得到井点弹性参数值。结合井点与井间弹性参数值, 采用地质统计学方法建立非均质岩体力学三维场, 为水力压裂参数优化设计提供地质依据, 达到增产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复合层状岩体自重应力场、构造应力场、温度应力场出发,在理论上探讨了岩体初始应力场。文中所得结论有利于进一步认识复合层状岩体由于各层物理力学特性不同,而相互影响所造成的岩体初始应力场。  相似文献   

12.
低中放废物处置场的岩体渗透特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基岩地区,研究地下水运动特征和污染物迁移的前提条件是研究基岩介质中裂隙的分布特征和裂隙岩体的渗透性能,其中包括导水裂隙优势方位研究、基岩裂隙水的活跃带分布研究和基岩裂隙渗透参数的计算。为此,结合我国西北某放射性废物处置场丰富的地质资料,对该处置场裂隙发育分布特征、导水裂隙优势方位及其渗透性参数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通过统计、分析、比较和计算发现,基岩裂隙水活跃带是核素向外界迁移的活跃通道,某低中放废物处置场内的导水裂隙有一个优势方位。并且还求出了某低中放废物处置场基岩裂隙的渗透系数张量。  相似文献   

13.
冻融力学研究正温-负温环境交替变化对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由于软岩强度低,孔隙度大,胶结程度差,含有大量膨胀性粘土矿物的松,散,软,弱岩层。因此软岩的水热力的耦合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本文初步提出软岩的水热迁移机理进而提出了了软岩水、热、力耦合的基本数学模型。最后用ANSYS模拟了隧道围岩温度场与应力场,得到了隧道围岩冻胀力的分布趋势。  相似文献   

14.
南宁市地下水化学场分区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资料对南宁市地下水化学场进行区域划分,并研究了化学类型、组分含量的特征与规律。从工程的角度进行分析后,认为水化学场变化的同时也改变了城市建筑的基础-岩土体的性质,而导致这些改变的主要因素是人为抽水和污染。  相似文献   

15.
为有效预测预报突(涌)水事故、有针对性实施防治水方案,必须建立其理论体系并探索理论与买践统一的研究方法。按照系统论的观点,采矿过程中的突(涌)水,其要素具有特定功能,且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具有系统的五个基本特征,因此可以构成完整突(涌)水系统,且属于具有自组织机能的岩体结构系统与地下工程、地下水干扰系统相互作用下的运动系统。应用唯物辩证法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从自组织思想和本质安全化认识观点出发,以岩体结构控制论为基础,采用现代岩体力学、岩体水力学的理论为指导,将岩体结构、地下水、地质32程纳入到突水系统的范畴进行统一研究,是研究突(涌)水系统的思想方法;要实现上述思想,应采用如下具体技术路线:用岩体力学分析原理及方法建立地质体的本构模型,采取力学分析和数值模拟方法探讨系统的整体功能,揭示突水机理,概化突水模式,判别突水可能性;用岩体水力学的分析原理与方法建立地下水运动系统模型,应用耦合技术,建立流(地下水)-固(岩体结构)耦合突水系统模型,预测突(涌)水量。  相似文献   

16.
考虑温度影响的岩体裂隙网络稳定渗流场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岩体裂隙网络二维稳定渗流数学模型的基础之上,引入温度对渗透系数的影响,进而影响渗流场中的水头分布.编写了相应程序计算渗流场中各节点水头值,最后通过工程算例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表明:温度高的区域渗透系数偏大,考虑温度对渗透系数影响,能更加准确的反映裂隙岩体中的水头分布状况,所得出的渗流场水头值和总渗流量比不考虑温度影响时的值偏高.  相似文献   

17.
马尾山硫铁矿围岩温度特征及开采层地温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伟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17):4893-4897
根据安徽马尾山硫铁矿矿区三个钻孔地下水的实测温度,分析了矿体围岩温度场的特征。通过温度数据拟合得到了实测地温梯度。结合地下水的运动修正地温梯度,最终计算得到了大地热流和开采层的温度。另外,根据区域地温下延公式对开采层温度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通过修正后的地温梯度计算得到的开采层的温度与应用区域地温下延公式计算得到的温度是一致的。开采层温度略高于安全标准,但不会产生热水危害。  相似文献   

18.
郭海庆  靳晓亮  孙凯 《河南科学》2014,(6):1046-1051
岩体渗流场与温度场的耦合问题是岩体水力学最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随着越来越多的寒区工程问题暴露,对寒区岩体渗流场与温度场进行系统的分析势在必行.推导了考虑相变的温度场影响下的渗流场控制微分方程以及渗流场影响下的温度场控制微分方程,并利用FLAC3D3.0软件中的FISH语言编写程序模拟嘎隆拉隧道,在考虑相变的情况下,通过对比考虑渗流和不考虑渗流的温度场,得知不考虑渗流的影响会夸大冻融圈厚度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