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4 毫秒
1.
流域生态补偿是世界各国为应对全球的水危机和水污染而提出的,旨在通过一定的经济手段和措施,调整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相关各方之间利益关系,达到提高流域环境保护者的积极性,保护流域的水质和水环境,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平衡协调发展的目的。本文在概述流域生态补偿的概念、国外流域生态补偿的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总结和借鉴不同国家的流域生态补偿的实践和经验,提出了构建我国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促使区域经济平衡协调发展的一些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邹晓  卢涛 《科技促进发展》2021,17(11):1990-1995
流域污染外部成本内部化和流域生态的保护中流域生态补偿是一种非常重要政策经济手段。新安江流域自2010年起国家实施了水污染防治横向生态补偿制度,但仍存在补偿范围不明晰、补偿金额有分歧等问题,且没有明确对补偿资金进行有效分配。鉴于此,本文以位于新安江流域上游的黄山市为研究对象,对黄山市的流域生态补偿的范围以及适应条件进行详细阐述,构建了基于信息熵值理论的生态补偿标准总量分配模型,模型中包含了反映区域人口、经济结构、生产水平、污染控制、水环境等因素异质性的一系列指标,并据此核算出7区(县)的分配比例。本研究为建立流域生态保护长效机制,完善流域生态补偿制度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基于中国首个跨省流域水资源保护生态补偿试点,即安徽新安江流域2010—2018年7个区县的经验证据,文章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对该地区生态补偿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效应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生态补偿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具有显著的单一门槛效应和区域异质性,且造血型生态补偿要比输血型生态补偿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4.
以鄱阳湖流域4个支流共6个地点(信江XS1、信江下水湾XS3、饶河RS、饶河内湖RHS、修水SS、赣江GS)的底泥样品为研究对象,利用16 S rRNA基因扩增技术探究底泥微生物对环境变量的响应.结果显示:6个采样点的底泥样品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大致分为4类; 底泥的pH值、TOC、TN、TP和重金属含量对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微生物多样性存在着显著的影响.4条河流底泥微生物多样性指数顺序为赣江>信江>修水>饶河,同时发现饶河的Cu、Zn含量在4条河流中最高,这说明高Cu、Zn会对微生物多样性产生负面的影响; 河流与其所对应湖区底泥样品中微生物多样性指数比较发现:饶河>饶河内湖,信江下水湾>信江,这种结果顺序的不一致主要是由底泥中营养物质含量不同和某些重金属元素胁迫导致的.  相似文献   

5.
祝晓芸 《安徽科技》2021,(10):31-33
生态补偿机制是促进绿色发展的重要政策工具,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三轮试点工作取得丰硕成果,实现了生态保护效益.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补偿工作的数据来源和技术支撑,监测数据反映了水质状况和变化趋势,对于异常情况发挥了预警作用,为流域治理提供了方向.随着新安江流域水环境补偿试点工作的推进,"新安江模式"获得大力推广,各地纷纷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种特殊的区域,流域以丰富的水土资源养育着人类,支撑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是非常脆弱的生态系统.该文从流域的生态环境研究、生态安全研究和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这三个方面,对福建省流域生态现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矿产资源开发与农地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深入了解我国公众对于矿区农地保护的偏好差异,对今后矿区农地生态补偿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江西省九江县沙河街镇为实证区,利用选择试验法,基于Multinomial Logit和Mixed Logit模型对矿区城镇居民对农地保护各要素特征变动的偏好进行敏感性分析,并探索其保护偏好异质性的来源.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矿区农地保护的生态补偿政策设计中,空气状况和水质状况是受访城镇居民最敏感的属性;2)不同城镇居民家庭之间存在显著的选择偏好异质性,农产品开支和对农地多功能性的认知是影响城镇居民现状改善偏好的主要来源;不同属性偏好差异来源中,空气属性偏好异质性主要源于年龄和农产品开支差异,而收入对水质属性异质性偏好影响显著.3)比较两类模型对异质性偏好测度的解释力时,研究发现Mixed Logit模型相对于引入了交互变量的Multinomial Logit模型而言,解释力更高,更适合用于分析本调查样本.  相似文献   

8.
流域生态补偿标准研究——以河南省海河流域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流域生态补偿标准研究评述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无天然径流、经济发展水平低的流域,上下游进行生态补偿的测算模型,即基于水质和污染物总量的流域生态补偿测算模型,并以水生态恢复成本作为补偿的科学依据.在河南省海河流域水生态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定量分析了2008年河南省海河流域上下游之间的补偿金额,为流域生态补偿标准研究提供了途径.  相似文献   

9.
针对2012-2014年袁河流域生态补偿试点工作中生态补偿的实施方案、补偿实施措施、补偿资金分配方式、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袁河污染防治对策和建议,研究结果供江西省其他流域生态补偿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补偿方式是流域生态补偿的重要组成因素,具体形式会随不同流域而不同.汾河流域作为山西省重要的人口和产业聚集区,在选择生态补偿方式时应充分考虑区域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本文选取汾河上游风速≥3 m/s的区域,叠加区域土地利用类型图,提取可安装风机地块面积,计算汾河上游区域年风能发电量可达37. 45亿k W·h.在此基础上,通过现有指标量化风能资源替代煤炭资源的经济价值、减少地下水破坏及CO_2、SO_2、NO_x气体排放.本研究利用风力发电产业核算拟对汾河流域生态补偿提供一种新型补偿方式,以期为汾河流域生态补偿方式及生态补偿机制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1.
王瑞荣 《科技与经济》2017,30(3):101-105
基于中国十一大城市群2005—2014年面板数据,在计算十一大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区位熵的基础上,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实证测度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质量提升存在很强的关联效应;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质量影响具有显著的差异性。针对上述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促进区域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生态补偿空间配置是否合理影响流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以乌江源区为例,从生态敏感性和人类活动扰动强度视角,对河源区生态补偿空间配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生态敏感性视角下乌江源区西南部和西部生态补偿额较高,北部和东部生态补偿额较低。人类活动扰动强度视角下乌江源区中部、南部和西部生态补偿额度较高,北部和东南部生态补偿额较低。研究以期填补当前单一GDP视角的生态补偿空间配置方法,提高流域区环境保护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13.
新安江流域水环境生态补偿试点工作是我国第一个跨省域生态补偿案例,为了探究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试点工作实施效果,运用耦合协调理论构建生态环境系统与旅游经济系统耦合协调模型,构建生态环境系统与旅游经济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模型探究生态环境系统与旅游经济系统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选取黄山市七个区县2009~201...  相似文献   

14.
江西省山洪灾害频发,造成严重的社会经济损失和大量人口伤亡,定量表征各因子对山洪灾害的影响以及评估山洪灾害风险的空间分布,对山洪灾害的预警体系建立及重点防范区域确定具有科学参考价值。本文研究以江西省小流域为基本单元,从危险性、承灾体和易损性三个方面选取共计36项因子,利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 PCA)最终筛选出12个关键因子。基于关键因子,使用确定性系数(certainty factor, CF)、多因子叠加权重计算,结果表明:易损性因子对山洪灾害风险的相对贡献较大,危险性因子中汇流时间为1.15~2.20 h、坡度为11°~22°、年最大6 h降雨量均值小于81.02 mm时和6 h设计暴雨变差系数小于0.42,为山洪灾害风险的敏感区,承灾体因子对山洪灾害风险的相对贡献较小。江西省较大风险以上小流域占比为25.47%,其中东北部的饶河、西南部的修水、中部抚河流域和信江上游、西南部的赣江上游山洪灾害风险大,尤以景德镇、上饶市和赣州市为甚,鄱阳湖流域及西南和西北部的修水流域山洪灾害风险小。  相似文献   

15.
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对广西经济、环境、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广西现行的部分生态补偿项目标准过低,一些生态补偿政策不能从优化整个区域(流域)环境质量的角度出发,通盘考虑环保基金的使用,从而导致与生态补偿关系最密切的收费项目不能发挥生态补偿的效用.应该通过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增强各种资源费的生态补偿功能,积极...  相似文献   

16.
甘肃依据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和"一带一路"经济战略的指导思想,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成绩显著。笔者重点研究了近两年甘肃在内陆河流域生态保护方面取得的进展,分析了石羊河、疏勒河、黑河三大内陆河流域现行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实践效果和存在的问题,依据国家最新颁布的《生态综合补偿试点方案》的指导方针,结合甘肃内陆河流域实际生态现状和地方经济特点,提出以"输血式"生态保护补偿向"造血式"生态保护补偿方向发展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7.
评价经济社会用水对生态用水的挤占程度和对水体纳污能力的利用程度是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确保生态环境用水得到有效保障的有力措施.通过评价区域实际条件下可用水资源的耗用系数和水体纳污能力的利用系数,研究了对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测算的科学方法,为流域生态补偿的有效实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揭示清水江流域水质变化趋势,以2011—2020年清水江流域6个断面监测数据为基础,对清水江流域水质变化趋势、水质综合污染程度和主要污染物时空分布特征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显示:2011—2020年期间,清水江流域水质逐渐趋于好转,从2018年开始清水江流域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标准,水质综合污染程度从尚清洁水质向清洁水质改善。影响清水江流域水质的主要污染物为总磷和氟化物,各断面总磷浓度降幅在40.0%~99.3%;氟化物浓度降幅在33.1%~88.2%,其中降幅最大均为湾水断面。经初步分析,清水江流域水质整体趋于变好的原因在于贵州省采取行之有效的经济手段控制污染物排放、利用法律手段督促企业规范排污行为、使用行政手段督察企业整改等系列政策的出台及配套措施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漓江各子流域作为基本评价单元,在土地利用的基础上,利用构建的多风险源、多受体、多风险效应因子的区域综合生态风险评价模型对漓江流域进行土地利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①高生态风险区主要集中分布在人口密集、工业集中的桂林市主城区周边的各子流域,这些流域内的风险源强,受体暴露度和生态风险效应的值均比较高,区域人类活动是区域生态风险加剧和蔓延的主要影响因素;②低生态风险区主要集中在流域上游溶江周边,这些子流域内的植被覆盖度和水面率都比较高,而人类活动干扰相对较弱,应加强土地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在防止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的同时有效改善当前环境状况;③生态风险总体水平较低,其中较低生态风险区占44.09%,流域总体可降低生态风险潜力很大.  相似文献   

20.
婺源饶河源湿地公园处在饶河源头区域,具有涵养水源,保障饶河中下游及鄱阳湖水质的生态功能。面对社会经济及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规模的急剧扩大,湿地被侵占的压力日益增加,存在湿地功能受损,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完整性遭破坏等一系列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拦截外源污染,高压管控,更新添置湿地监测设备,加强科研对外合作,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