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搭建了变流量空调系统实验台,对一次泵变流量空调系统在定干管压差控制策略下部分负荷工况的运行特性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负荷率的降低,冷水机组COP先升高后降低,且在60%负荷率时COP最高;水泵综合效率始终降低;冷水机组输入功率与水泵输入功率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水泵输入功率始终降低,而冷水机组输入功率先降低后升高,导致27.2%负荷率下冷水机组和水泵的总输入功率高于45.1%负荷率下的总输入功率;水泵的变频运行不满足相似定律,推导出水泵输入功率与流量的关系方程,得出其输入功率与定压差阻力和机房侧阻力所占比重以及水泵综合效率有关,实验中水泵的输入功率近似与流量的二次幂成正比。  相似文献   

2.
供热空调系统并联变频水泵转速比配置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供热空调系统中变频水泵扬程、效率和功率与流量和转速间的关联模型.结合并联水泵的运行特性,以最佳点工作流量与水泵转速比范围为参考,理论分析了对应并联变频水泵电耗极小值运行工况下各水泵转速比配置情况.以采取变压差设定值控制的某交流量空调水系统并联水泵运行工况为算例,仿真研究了一台水泵全速运行、一台水泵变频运行,两台水泵同步变频运行且转速比相差0.05,两台水泵同步变频运行且转速比相差0.1与两台水泵同步变频运行且转速比相同4种控制方案的水泵节能效果.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并联水泵转速比的差异将导致一台水泵或多台水泵效率低下,当各水泵转速比相同时,并联水泵的总电耗最小.  相似文献   

3.
参考并联变频水泵特性模型,运用极值分析法提出了并联变频水泵台数在线优化配置方法,通过连续监测并联水泵总流量与扬程在线决策当前水力工况下的最佳水泵运行台数.采用变压差设定值控制策略的变流量空调系统中并联变频水泵的控制仿真表明,较单泵运行与双泵运行策略,该方法可分别获得18.8%与4.1%的水泵节电量.  相似文献   

4.
讨论中央空调系统实例应用的能耗和运行费用情况,分析空调水系统中定流量调节和变流量调节的技术应用特点和节能效果,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水泵变频调速技术在空调水系统中的应用和相应投资、运行费用的详细分析,阐明了中央空调水系统采用水泵变频调速技术的可行性和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变流量空调水系统热力稳定性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考虑管网水力特性与末端空调设备热力特性,针对特定的调节时段,定义了热力稳定性并给出其评价指标.针对某变流量空调水系统,仿真研究了某主动支路调节阀动作行程周期内,水泵不控、定压差控制及变压差设定值控制下各被动支路水力及热力特性的动态变化情况,以热力稳定性与水泵节能效果为参考,评价各控制策略的可行性.仿真结果表明,变压差设定值控制策略节能效果明显,但设定值的变化步长应兼顾热力稳定性进行选取.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建筑中中央空调系统的使用率越来越高。在传统的中空调水系统中采用定速泵,进入空调主机的循环水为定流量,能耗较大。随着变频器技术的发展,变频控制技术已经广泛的应用于中央空调水系统中。根据空调水系统工作原理、水泵变频调速原理及变频器、变频调速技术工作原理确定水系统中采用的变频调速控制方案。控制方案分为空调主机进行优化设计方案和冷冻水泵、冷却水泵的变频控制方案。采用变频泵控制流量可以大大减少能耗。根据不同的设计需要,中央空调水系统中采用的3种变频泵控制系统,分别是二次泵系统、一次泵变流量系统、变频泵与工频泵并联系统。  相似文献   

7.
通过理论分析阐述了空调用冷却水系统变流量运行的可行性.与只改变冷水机组和冷却水泵运行台数的运行管理方式相比较,冷却水系统通过水泵变频调速,实现变流量运行,其经济性相当显著.同时分析了变流量运行时附加设备的回收期.  相似文献   

8.
李重石  赖进 《科技信息》2007,(26):186-187
水泵变频的变压差控制就是使压差随着流量的减少而减小,保持管路特性曲线不变,尽量减少系统的无用能耗。实例计算表明,与定压差控制相比,变压差控制需要增加的成本不多,节省的能耗却多了一倍。  相似文献   

9.
由于中央空调冷冻水系统末端负荷分布和管网结构是影响其控制稳定性和可靠性的关键因素,以异程布置冷冻水系统为研究对象,在充分考虑旁通回路调节特性的基础上,建立了管网水力特性精确数学模型,研究了旁通回路压差设定值对管网水力特性和能耗特性的影响,以及管网末端设备流量同步变化和非同步变化等多运行工况下的水力特性,着重分析了压差反馈信号监测点对变压差控制系统的静态稳定性及其调节品质的影响.研究表明,合理调整控制目标值以及旁通调节阀压差设定值是实现节能、稳定运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尚海 《科技信息》2010,(31):96-96
在不同季节、天气下,中央空调系统制冷负荷变化较大,普通定频定流量系统,空调水系统大部分时间在大流量、小温差状态下运行,既不节能,也不利于空调主机正常、安全运行。通过分析中央空调水系统特点和运行状态,将水系统与变频器等设备有机结合,形成闭环变频控制系统。当空调负荷变化或外界温、湿度变化,造成水系统出水温度变化时,通过调整循环泵、冷却泵、冷却塔风机运行频率,达到降低综合能耗,同时保证空调主机安全、正常运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节能的角度出发,通过对水泵的运行过程的分析,指出了中央空调系统中能耗大的根本原因,然后根据水泵的工作原理,阐述了变频调速技术在中央空调应用中的必然性,并分析了变频调速系统的效率。通过分析空调系统能耗的构成和运行方式,进一步探讨了空调水系统实际应用中切实可行的节能方案。  相似文献   

12.
为了实现区域供冷系统的冷量传递与末端温度调节,建立了冷量经一个二级冷量交换站由水系统向风系统传递的理论模型,并结合房间内的温度动态变化模型,推导出了水系统一次侧流量与空调末端房间温度的传递函数.采用水系统一次侧变水量与空调末端变风量结合的技术,根据冷负荷变化,分别采用PI控制器和PID控制器实时调整水泵与风机的转速,并对风机与水泵进行能耗建模与节能分析,以实现空调房内温度的控制与电量的节约目的.最后通过Simulink软件仿真,给出了空调房内温度、水泵转速、水流量、节能量等参数变化的示意图,展示了文中节能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付静  刘辛国 《科技资讯》2010,(14):64-65
本文针对空调水系统中两台同型号水泵并联运行的三种运行方式:均工频运行、一工频一变频运行、均变频运行,对其节能效果进行了大量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通过比较,分析并论证了负荷变化时三种运行方式的水泵节能情况。  相似文献   

14.
曾华伟 《科技资讯》2006,(35):224-225
空调系统的节能问题是建筑物节能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本文介绍了空调变流量系统,讨论了二次泵空调水系统变流量调节的几种方法,并以其中的变频调速为重点,深入阐述了二次泵空调水系统变流量的调节与控制.  相似文献   

15.
根据空调水系统在不同工况下运行的性能与特点,分析冬夏及部分负荷运行时,空调水系统的流量和扬程差异.提出了空调水系统冬夏及部分负荷运行时,循环水泵应分别设置,合理配备.并举出工程实例分析比较循环水泵分设与不分设两种方案运行的特性与耗能情况.图2,表4,参5.  相似文献   

16.
集中空调水系统的变流量节能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集中空调水系统的节能控制,分析了集中空调定流量水系统改造为变流量运行的可行性,并结合工程实例给出了利用变频器和工控计算机实现该项目的水系统变流量节能控制方案.硬件系统采用计算机加变频器的电机调速,通过RS-485连接,结构简单、性能可靠;软件部分采用Visual C++6.0编写整个程序,结构清晰、稳定可靠.运行结果表明,采用变频器对中央空调水系统施行变流量改造可以带来良好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仿真集中空调冷冻水系统的运行特性和冷站设备能耗,研究基于用户侧整体模型的建筑空调末端设备和冷站的模拟计算平台,实现对空调冷冻水系统运行和冷站设备能耗的动态仿真计算.方法基于冷站和用户末端盘管的水力、热力特性,搭建冷站模型和连续调节末端的用户侧整体模型,以DeST模拟软件的房间负荷、建筑热特性参数和室外空气温湿度为基础,计算得到末端连续调节水系统的运行特性,同时结合冷站模型,完成冷站及用户侧模型的联合仿真.结果某一冷量下,用户侧的流量在一个小范围内变化;负荷率较低时,旁通水阀开启使得供回水温差减小;实现了建筑集中空调系统冷冻水系统的动态运行状态和冷站设备的能耗模拟计算.结论为用户侧采用连续调节末端的建筑空调冷冻水系统的全工况模拟计算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利用变频调速技术对中央空调冷却水和冷冻水实行变流量控制,实现了中央空调水系统在部分负荷下的节能运行,减小了空调装置系统的总能耗.结合技术改造实例,对某大型中央空调系统改造前后的能耗情况进行比较,验证了采用变流量控制技术可达到节能35 %以上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杨明星 《科技资讯》2012,(11):112+114-112,114
随着自动化技术的不断进步,自动化的应用水平也大幅度提高,热网循环水泵运行的控制就是其中一种,我们通过供热洗头膏变流量运行调节的分析,提出变温差控制方案。通过分析定温差控制、变压差控制,使我们清楚变温差控制的节能潜力非常大。  相似文献   

20.
从理论上分析了变流量系统中常见的三种控制方式的原理(末端定压差控制、供回水干管定压差控制和温差控制),分析了三种控制方式下系统的节能性、优缺点和适用场合,并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