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高浓度的再生丝素水溶液(15%~37%)在不同剪切速率下(1000s-1和2000s-1)的构象变化进行了研究,对剪切前后的溶液进行了DSC和Raman对比测试。发现经过剪切,丝素溶液更客易发生从无规线团或α-螺旋向β-折叠构象的转变,且转变的程度随所受剪切速率的增加而提高。而且当丝素浓度低于27%时对剪切不敏感;超过30%时则对剪切敏感。  相似文献   

2.
再生丝素固体的微细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蚕丝丝素水溶液经不同方式干燥后,所得到的再生丝素固体的微细结构,以及存放过程中丝素的结构变化,指出经30℃热风干燥或经高于-20℃冷冻干燥后,所得到的丝素固体的结构是无定形和Silk I共存,在室内温度湿度环境中存放后,部分无定形结构转化为Silk I;蚕丝丝素水溶液经-80--20℃冷冻干燥后,所得到的丝素膜的结构主要是无定形,含少量Silk II,存放过程中部分无定形结构转化为SilkI;室温放所自然形成的丝素凝胶中,丝素的结构是无定形和Silk Ⅱ共存;丝素水溶液表面膜中甘氨酸和丙氨酸的含量较高,表面膜的结构主要是Silk I和Tilk Ⅱ结晶度高。  相似文献   

3.
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不同含量的再生丝素蛋白水溶液(质量分数为12%~42%),以及同一含量不同剪切速率(1 000 s-1和2 000 s-1)下溶液热性能的变化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含量的增大,再生丝素蛋白水溶液发生相转变的温度逐渐降低;同样,经剪切后的溶液发生相转变的温度均向低温漂移,且随着剪切作用的加强,向低温的漂移越明显。试验表明,丝素水溶液含量的增加和剪切作用可加速溶液从无规线团或α-螺旋向β-折叠构象的转变速度,且随着剪切速率的提高,构象转变的速度也加快。  相似文献   

4.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二氧化钛再生丝素复合膜,并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XRD)、热重分析(TGA、DTG)对复合丝素膜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加入纳米二氧化钛颗粒后再生丝素膜的热转变温度提高;再生丝素的结晶构象由S ilk I向S ilk II转变,结晶度增加。  相似文献   

5.
抗菌肽A与抗菌肽B空间构象的喇曼光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抗菌肽A与抗菌肽B两种分子的粉末固体状态、水溶液状态空间构象的喇曼光谱分析,表明这两种抗菌肽具有不同的主链构象,在固态中分别以无规卷曲、α螺旋为主,在水溶液中分别以α螺旋、β结构为主.两种分子在水溶液中C-S侧链构象分别为扭式与反式.但色氨酸侧链环境分析表明,两种分子在水溶液中均为色氨酸残基处于部分或完全暴露状态,这一结论为色氨酸具有使抗菌肽全分子与细胞膜发生密切接触的初级锚定作用直接提供了证明  相似文献   

6.
丝素在NMMO·H2O中的溶解及溶液流变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丝素在N-甲基吗啉-N-氧化物一水合物(NMMO.H2O)中的溶解行为,结果发现:天然蚕丝纤维脱胶后得到的丝纤维可以直接溶解在NMMO.H2O中,但是很难得到高于10%浓度的溶液,因而无法用于纺丝.而由再生丝素水溶液制得的再生丝素膜则易于溶解在NMMO.H2O中,并可以得到浓度高达25%的再生丝素/NMMO.H2O溶液,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还对再生丝素/NMMO.H2O的流变行为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采用偏光显微镜和拉曼光谱研究了切变速度和Ca2+对再生丝素蛋白水溶液构象转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切变速度和Ca2+是影响再生丝素蛋白溶液性质的两个主要因素,对于同一再生溶液,切变速度增大,溶液中丝素蛋白分子沿切变方向的有序排列也随之增加,丝素溶液更容易从无规线团或α-螺旋向β-折叠转变,并且转变的程度随着剪切速度的增加而加强;透析溶液中Ca2+含量增加,则样品出现偏光现象的临界切变速度有所降低.拉曼光谱显示丝素蛋白分子构象由SilkⅠ向SilkⅡ转变.  相似文献   

8.
电喷雾质谱研究乙腈诱导的溶菌酶的构象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首次采用电喷雾质谱结合圆二色性光谱以及荧光光谱,研究不同浓度的乙腈诱导对溶菌酶构象变化的影响.在pH2.0的酸性环境下,随着乙腈浓度的上升,电喷雾质谱的谱图中溶菌酶电荷状态分布会变宽,当乙腈浓度达到70%时,会出现15 的高电荷离子峰,电荷中心也从纯水溶剂的10 到了12 ,表明其三级结构发生了变化,即由天然构象转变为部分非折叠的构象.圆二色光谱显示在溶菌酶水溶液中加入乙腈,二级结构中无规卷曲的百分含量在增加.荧光光谱进一步证明在乙腈的作用下,溶菌酶由天然构象转变为部分非折叠的构象.  相似文献   

9.
再生柞蚕丝素蛋白膜的制备及其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硫氰酸锂溶液溶解柞蚕丝素纤维,制备再生柞蚕丝素膜。用物理化学方法研究再生柞蚕丝素蛋白膜的结构特征以及暴露在空气中所发生的结构变化。指出再生柞蚕丝素膜内丝素蛋白的分子构象为α-螺旋和无规线团结构共存。空气环境存放30d后,分子构象只会发生无规线团向α-螺旋结构的少量转化,而不会向β-折叠结构转化。  相似文献   

10.
在低离子强度下,随着pH的降低,氨基酰化酶的构象逐渐伸展,至pH2.0附近去折叠程度达到最大,但CD光谱测量的结果表明此时酶分子仍具有一定的二级结构。通过增加HClO4的浓度,使pH进一步降低,ClO^-4阴离子诱导氨基酰化酶发生协同性的再折叠过程,使酶分子的构象从伸展状态成与“融球结构”类似的状态,即分子折叠过程,使酶分子的构象从伸展状态转变成与“融球结构”类似的状态,即分子折叠至一定的紧密程度  相似文献   

11.
文章报告了对5-氯代水杨酸的合成与有机结构分析,该实验首先对5-氯代水杨酸进行了有机合成,然后运用熔点测定法、元素分析法、紫外吸收光谱法、红外吸收光谱法、核磁共振法,对5-氯代水杨酸进行定性分析,肯定了5-氯代水杨酸的结构,为生产和有机合成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相似文献   

12.
总结了目前用于检测晶体材料的四种常用的光谱分析方法:晶体衍射谱、红外光谱、拉曼光谱和THz光谱,及其各自的材料应用范围.分析实验所得的LiTaO3和LiNbO3拉曼光谱图,并计算LN晶体中Li的组分含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功能性近红外光谱(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fNIRS)技术检测组织血氧饱和度的基本原理及主要检测血氧技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未来该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从检测原理、检测技术分类及优缺点方面对fNIRS技术在血氧检测方面的应用进行归纳总结。【结果】在阐明fNIRS技术检测血氧的基本原理基础上,探讨了连续波光谱、频域光谱、时域分辨光谱等3种fNIRS检测血氧技术的原理和特点,并对它们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结论】fNIRS技术具有便携性好、无创伤性、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较高、对被试动作的容忍度高等优点,今后可结合蒙特卡罗方法分析光子在组织中的传播与分布规律,从而进一步加深人们对生物医学光子学领域的理解并推进fNIRS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采用自助熔剂法生长的T1-2212,2233单晶的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对其超导特性、调制光谱和光致发光谱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测量分子离子吸收光谱的速度调制技术的产生背景和发展进程,着重介绍了高灵敏度的光外差磁旋转速度调制光谱技术的实验装置、特点以及应用这项技术的新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中红外(MIR)光谱开展聚偏二氟乙烯分子的晶型结构研究。聚偏二氟乙烯分子的晶型主要包括:α晶型、β晶型及γ晶型。进一步开展了聚偏二氟乙烯分子变温中红外(TD-MIR)光谱及二维中红外(2D-MIR)光谱研究。实验发现:在(303~433 K)、(433~453 K)和(453~523 K)这三个温度区间,随着测定温度的升高,聚偏二氟乙烯分子α晶型、β晶型及γ晶型对应的红外吸收频率及强度均有明显的改变,其晶型对热敏感程度及变化顺序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并进一步进行了晶型互变机理的研究。本项研究拓展了三级MIR光谱在重要的具有压电特性的功能性高分子材料(聚偏二氟乙烯)分子晶型结构及热变性的研究范围。  相似文献   

17.
18.
A new highly sensitive spectroscopy technique- differential photoacoustic spectroscopy (PAS)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The blood samples from 3 healthy persons, patients with leukemia, patients with 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 (PIH), and 40 patients with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were measured by the PAS technique. The normalized, the first order, and the second order differential photoacoustic spectroscopy of the blood were gain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ⅰ) weak absorption peaks or shoulder peaks, which could not be found using conventional photoacoustic spectroscopy, were determined by the first order and the second order differential photoacoustic spectroscopy which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sensitivity of detection; and (ii) that two characteristic absorption peaks were found at the wavelength of 637 and 664 nm in all persons' blood samples by the differential photoacoustic spectroscopy technique. This experiment concludes that the differential photoacoustic spectroscopy technique is superior to the conventional photoacoustic spectroscopy technique in detecting photoacoustic spectroscopy of biological samples.  相似文献   

19.
异烟肼与牛血清蛋白相互作用的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异烟肼(INH)与牛血清蛋白(BSA)的相互作用.荧光光谱表明,INH对BSA的荧光有较强的猝灭作用.通过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的计算,证明这种荧光猝灭机理符合静态机制,INH和BSA形成了1∶1稳定复合物;考察不同温度和酸度下的猝灭作用,进一步证实其静态猝灭行为和疏水作用机制.紫外吸收光谱和同步荧光光谱表明,INH与BSA的相互作用使蛋白质的分子构象发生变化,而同步荧光光谱显示两者的结合位点更接近于色氨酸.  相似文献   

20.
系统介绍激光光电流光谱学的发展简史,主要特点,几种高分辨激光光电流光谱技术以及这门新光谱学在各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