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吃鱼的禁忌     
因为鱼类食品中有嘌呤类物质,而痛风则是由于人体内的嘌呤代谢发生紊乱而引起的,主要表现为血液中尿酸含量过高,可使人的关节、结缔组织和肾脏等处发生一系列症状,痛风患者如果吃鱼会使病人症状加重。 肝硬化出血性疾病患者忌吃鱼 血小板减少、血友病、维生素K缺乏等出血性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是需要终生治疗的疾病,治疗糠尿病的三大措施是饮食、运动、降糖药物,目的都是使血糖、尿糖降低。其中饮食治疗是基础治疗,不论何种类型、病情轻重、有无并发症和是否应用药物,糖尿病人都需要饮食治疗。病人应根据自己的体重和工作量等计算出饮食计划,知道自己“每天吃什么,吃多少最好”,这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医生在接诊时也会给予指导的。  相似文献   

3.
傲慢综合征     
<正>今天,医院里来了一位特殊的病人,好几个科室的医生都为他忙了起来。对病人进行了一系列检查后,医生们聚到一起,讨论病情和治疗方案。耳科医生首先发言:"这位病人耳朵里长了一种类似过滤网的薄膜,它让病人对善意劝说和严肃批评充耳不闻,反而喜欢听奉承话和谎言。"口腔科医生接过话:"这位病人口腔中滋生了大量‘骄傲’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逐年提高,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大多数患者的哮喘症状不能得到及时的控制,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本文就目前哮喘常见的中药治疗及西药治疗药物予以综述,旨在为临床医生治疗支气管哮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我长大后想做一名医生,因为做医生可以医治病人。在我读二年级的时候,那年春节,是我一辈子也忘不了的——爸爸得了癌症。起初,爸爸觉得肚子不舒服,就到中心医院看病。爸爸告诉医生肚子老是痛,医生问爸爸:"你以前有没有得过胃炎?"爸爸说:"有。"医生接着说:"那可能是胃炎。"医生就开了些胃药、消炎针给爸爸。可爸爸吃过药、打过针还是没有好转,就这样持续了十多天。爸爸在同一所医院里换了两三个医生,用了一大堆大同小异的药,却没能正确地找出病因。后来,爸爸选择了另一家医院,碰到了一位好医生。  相似文献   

6.
支气管哮喘严重持续发作(展延式达到哮喘持续状态)是呼吸内科急重症。有些患者对目前常用的综合治疗措施无效。哮喘严重持续性发作成为治疗难题,几年来,我们应用小剂量异丙嗪、氯丙嗪注射配合治疗哮喘严重持续发作病人22例,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临床资料病例选择:按支气管哮喘重度发作标准(张口喘息,两肺广泛响亮哮鸣音),且对常规治疗支气管哮喘措施治疗无效,哮喘仍严重持续发作者。治疗组22例(男10女12),年龄34—65岁。治疗方法在常规综合治疗支气管哮喘措施(包括支气管解疫剂、抗生素、吸氧、纠正酸中毒和补液等)基础上,…  相似文献   

7.
有位患者看病,张大夫给他开扑热息痛,王大夫给他开必理通,李大夫又让他吃百服宁。他觉得是吃了好几种药,可实际上是不同厂家生产的同一种药。五花八门的药名别说病人不清楚,医生也给搞糊涂了,就连整日和药品打交道的药师们也有这样的感慨: 近年来新药不断涌入市场,国  相似文献   

8.
心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心理障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心理障碍的影响.方法:80例门诊及住院缓解期或轻度哮喘发作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3例,对照组37例;两组均给予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50 g/250 g(舒利迭),每日2次吸入;治疗组同时给予每月2次心理治疗.疗程24周.治疗前、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测查.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SCL-90评分的总分及人际关系、敌对、偏执3项因子分均明显改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精神病性5项因子分亦有明显改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总分及各因子分均较对照组低,且躯体化、抑郁、焦虑3项因子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使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心理障碍改善更明显,在哮喘治疗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一位旅客在餐车吃饭。吃毕在碗盘下边特意压上一张字条,上写:“本人患肺结核,请消毒后再用。”另一患乙肝的医生不得已接受一位好友吃请。当问及吃什么时,医生对朋友坚持说:“我只喜欢吃饺子,别的啥菜也不要。”在服务小姐刚要离开时,这位医生又特意叮嘱:“一定要分装两盘,每盘半斤。”后来,这位医生因严重乙肝转化成肝癌去世了。这位好  相似文献   

10.
哮喘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表现为突然发作的气促,严重者可因呼吸困难而危及生命.引起哮喘的原因很多,有感染、花粉、异体蛋白等.近年来通过医学专家的多项研究表明,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ERD)是引起哮喘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观察告诉人们,当病人有哮喘症状而用一两种抗哮喘药物治疗无效时,就应疑有胃食管反流性疾病.某些病人在接受抗酸反流治疗后,可减轻或消除哮喘症状,同时可减少抗哮喘药物的应用.大量的临床资料表明,胃食管反流性疾病和哮喘共存,有80%左右的哮喘患者有食管下段括约肌松驰、收缩乏力等异常.判断胃食管反流引起哮喘的线索有:哮喘发生于成年人;在餐后、躺下或运动时哮喘发作和加重;夜间或平卧时哮喘发作和加重.胃食管反流引起哮喘的作用机制,第一是微量或大量吸入胃内容物,引起化学性肺炎.因为仰卧睡眠易发生酸性物质吸入呼吸道,所以与胃食管反流相关的哮喘最常见于夜间发作.第二是食管粘膜受体兴奋引起迷走神经介导的支气管痉挛,反流清除时间延长常导致食管  相似文献   

11.
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多年,通过临床实践,我深刻体会到,中医药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包括药材生产、中成药炮制、汤药煎制等)。但临床上经常出现的一个问题是:医生查房、根据病人的证候开具了药方、患者要到第2天甚至第3天才能服药,而这时,病人的证候已发生改变。更有甚者,由于药材的问题,药效失去了,从而导致医生精心细致的"辨证论治"负之东流。"中西医并重"是大政方针,这决不是西医主宰中医,但现在临床中医院里真正掌握了中医理论精华及辨证论治精髓的中医医生太少了,常常是用西医的理论简单解释中医证候。一个到中医院看病的患者要经过一周的西医化验检查、所吃的药也是根据西医的理论来解释说明,这样一来中  相似文献   

12.
胆石症病人发生胆道梗阻时,往往由于进食高脂肪、高蛋白食物而使腹痛加重。所以,在相当长一段时期以来,凡系胆道疾病患者就诊肘,无论中、西医均警告病人不能吃蛋、不能吃肉,更要忌食油脂等。于是,众多的胆石症病人在医生、亲属或朋友的劝告下,不管病情如何,一律长期忌食油荤食物。但是,忌食油脂、忌食高蛋白究意是利还是弊呢?  相似文献   

13.
为了满足现阶段支气管病人的治疗需要,进行临床护理体系的健全是必要的,这需要实现其内部各个环节的协调,比如针对哮喘这种常见病进行分析,控制其患病率,从而实现人体健康的保证。这就需要进行全球性哮喘防治措施的应用,保证哮喘防治措施的优化,进行支气管病人的具体临床护理方法的更新及其应用,以满足实际工作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专家门诊丛书支气管哮喘门诊 唐佩文 编著 开本:32 印张:5.625 字数:87千 页码:164 定价:8.00元 ISBN 7-5341-0867-5/R·136 支气管哮喘是小儿时期常见的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书中对病儿家长咨询的有关问题以问答形式进行了分类介绍,包括支气管哮喘的成因、诱发因素、临床表现及治疗,支气管哮喘的预防、化验与诊断,中医对哮喘的诊治等内容。  相似文献   

15.
健康资讯台     
夏季宜吃黄花鱼别吃醉虾醉蟹商场速冻产品的柜台里,各种各样的鱼一年四季一应俱全,人们在挑选的时候大多从口味和自己的爱好考虑,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却被忽视了:吃鱼有季节性。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鱼类专家王存信教授说,临近产卵期的鱼最好吃。目前正是大黄花鱼、小黄花鱼、鲐鱼、鲅鱼以及三文鱼和多宝鱼的产卵期,因此夏天最适宜吃这几种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对46例支气管哮喘住院患儿选用西药抗感染平喘、雾化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服用专方(麻黄、五味子、半夏、桔梗、牛膝、桃仁等)治疗.结果:经治疗显效42例,总有效率91.3%.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标本兼治,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哮喘是儿童慢性病中较常见的一种病,这种病容易受毛绒玩具等物质诱发病情.当哮喘发作时,病人的支气管收缩和产生分泌,引致呼吸困难及喘鸣,严重时会导致死亡.哮喘可分敏感性及内发性两种,敏感性哮喘常见于儿童,部分有遗传性,病人及家属成员多有其他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湿疹等.内发性哮喘常见于成年人,一般与遗传及过敏无关.  相似文献   

18.
一日三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活动。吃,是维持健康和生命的基本事情。吃东西,以“吃饱”为度。作为医生,我在这里要强调的一点是:吃饱,吃个8、9分饱,是最合乎养生原  相似文献   

19.
<正>◎肝吸虫:生鱼中最多鱼类最易被感染。肝吸虫5-10毫米,不及时排虫,肝脏会挤满肝吸虫。死亡虫子通过胆汁倒流到胆囊,阻塞胆管,导致胆囊炎等病变。留在肝脏内侧造成肝不适、腹胀,严重会肝硬化。建议:少吃淡水鱼的生鱼片。尽量选切鱼时"一个鱼一个砧板"的饭店,避免虫卵"人工移植"到海鱼上。◎肺吸虫:随醉蟹入口,能全身游走大部分肺吸虫病是由吃醉蟹、醉虾导致。确诊后,吃杀虫药两三天就好,但其症状与结核病、肺炎等相  相似文献   

20.
把医生诊病心理状态归纳为:健康性和非健康性诊病心态两大类型。从医生的人格、职业道德、环境和病人的特殊关系,以及治疗不同类型、不同心理变化的病人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心神至通、紧张应激、不以为然、小题大做4种突出的医生临诊心态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