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就在我们这一代,人们看到人类进入了原子时代。但是人们并不认为原子时代始于1945年8月,当向日本投下了第一批原子弹的时候,而是认为始于1954年6月27日,当第一座原子发电站在苏联开始运转的时候。从第一座原子发电站到原子动力技术第一座原子发电站是怎样的呢?原子发电站的心脏是一个反应堆。这是一个特别的反应堆,在这个反应堆中进行着铀核里面的能量变成可以利用的热能的转化。热能就被用来推动产生电力的涡轮发电机。原子发电站的“燃料”是浓缩铀,它合有5%的铀—235。反应堆里全部约贮置五百五十公斤的铀。发电能力为五千瓩的原子发电站一昼夜只  相似文献   

2.
郭德才 《科技潮》2001,(5):55-57
人类的智慧可以将科学推向前进。但是,科学是否真正能为人类服务?这一点单靠智慧是不够的,还必须靠理智。——中国科学院院士洪国藩自从1796年瓦特发明了第一台单冲程蒸汽机带动了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历史前进的步伐大大加快了。而在20世纪的100年里。人类发明创造所积累的财富更是胜过了工业革命前的总和。在这个梦想成真的世纪里,人类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很快就完成了从电子时代到原子时代、从太空时代到信息时代的飞跃。  相似文献   

3.
新闻观察(7)     
“芝麻开门”——这句传说中的咒语,打开了一座充满宝藏的神秘山洞。3月3日晨曦微露的时候,一辆起重机在金字塔旁缓缓伸出了它的长臂——埃及考古学家在吉萨高地打开了两座金字塔的大门。世界各地的人们通过电视直播目击了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目击了人类探索自身历史奥秘的又一步骤。在科索沃,在阿富汗,在罗马和梵蒂冈,在朝鲜半岛,那些因战火和对抗而形成的一扇扇大门,是否也能在对话中打开?  相似文献   

4.
雨衣的发明     
下雨是一种自然现象。聪明的人类是如何发明雨衣来对付这雨的呢?19世纪初,苏格兰有个叫麦金杜斯的橡胶工人。1823年的一天,麦金杜斯在工作时不小心将一些橡胶液滴到了衣服上,他急忙用手去擦,可是怎么也擦不掉,橡胶液很快  相似文献   

5.
<正>如果将地球自诞生至今的历史化为一天,则直到年夜前一分多钟,我们人类才出现。那么;我们是如何得知以前的历史、了解地球的诞生呢?地球不会说话,无法亲口告诉我们它的年龄,所以我们必须借助一种能够"铭刻时间"的奇特矿物——锆石。测量地球的年龄,为什么要靠这连名字都那么拗口的石头呢?难道不能在地球上那些没有人类或其他生物干扰的地方随机提取一些岩石矿物的样本来测量吗?这当然是不行的!因为通过火山活动、板块运动等方式回收老旧的岩石,并将新生的岩石带到地表,地球不断地更新着自己的外貌,同时也掩盖了自己的真实年龄。所  相似文献   

6.
如果人类突然从地球上消失了,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呢?美国科学记者艾伦·韦斯曼在他的新书《没有我们的世界》中给出了如下的描述:1、几天之后,虱子也消失了这对于已经消失的人类来讲,也许算得上是一个小小的安慰。  相似文献   

7.
郭剑峰 《科技潮》2012,(6):64-67
相信大家都对"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这句话并不陌生,这可不是到了现代才出现的,早在几千年前,孔子就曾在《生灵之道》一文中,写下"万物生灵乃人类之益友"这样的句子。那么,您对我们的朋友到底了解多少呢?它们又经历了怎样的演化过程呢?本期"神奇动物游",我们将带您畅游中国古动物馆、北京富国海底  相似文献   

8.
随着高科技产品的不断涌现,我们为什么对新奇的产品特别感兴趣,因为人类的想像力是无限的,如果设计师们的创意与您的想法不谋而合,您是不是会觉得自己也很有这方面的天赋呢?一个新奇的创意如果能够最终成为备受欢迎的产品,就证明它是成功的,否则它们也仅能停留在概念二字上。本期我们为您奉上十款新奇科技产品,这其中是否有你所喜欢的呢?  相似文献   

9.
20世纪物理学上的几次重大变革,为人类社会进步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21世纪物理学是否还会出现新的物理学革命?发展趋势如何?俄罗斯科学院副院长若列斯·阿尔费罗夫在《消息报》撰文,预言21世纪物理学发展趋势。 阿尔费罗夫认为,量子物理学、固体物理学是物理学发展的基石,21世纪将是在量子物理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原子时代”,将原子一个接一个地排列起来,改变原子的数据、化学成分,把原子放置到人们希望的位置来改变材料的性质,就能获得只有几十个或上百个原子组成的具有独特性能的新型材料,这类新材料被称为量子点材料或人工原子材料。  相似文献   

10.
为了可以像鸟儿那样在天空自由翱翔,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为了探索神秘、广袤的宇宙,1961年人类第一艘载人飞船正式升空。然而,太空对于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来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在太空旅行时,宇航员的身体会出现哪些不适呢?如果宇航员病了,又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1.
摘柿子     
正这是一幅秋天的画。画上的我举着一根长长的竹竿,伸着脖子。这是在干什么呢?原来是我在摘柿子。那是国庆节,妈妈带我去长塘摘柿子。一路上,我好奇地想:柿子树是什么样的?高高的还是矮矮的?柿子又是怎么长的呢?到了长塘,我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好高的柿子树呀!瞧,这棵柿树比两层楼还要高呢。仰望柿子树,枝桠上挂满了柿子,有  相似文献   

12.
火星无人机     
火星一直是太阳系里一颗红得发紫的星球,这两 年人类更是对它青睐有加,其他行星都要眼红死了。 去年的五船奔火星还被人们津津乐道呢,NASA又要发 射无人机光顾这颗火红色星球了! 无人机?有没有搞错!这玩意能飞到火星?当然, 它没有这个本领,去火星出差,大家唯一的交通工具  相似文献   

13.
《科技潮》1998,(1)
世纪末的今天,全球气温正在变暖。占地球表面积71%的大海——这生命的摇篮,是否仍会一如既往,将人类的希望满载?面对海平面"得寸进尺"式的进逼。人们会不由自主地问:我们将何处为家?诺亚方舟:不再是神话未来的某一天,人类漂泊在大海上,寻找着大陆和家园,一点点土壤竟然价值连城,一棵矮小的番茄树也珍贵无比……大陆在哪里呢?在男主人公的带领下,才发  相似文献   

14.
《奇闻怪事》2012,(5):54-55
叶绿体收集太阳光能,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葡萄糖等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这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光合作用。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获取能量,那么人呢?人类是否也能像植物那样,用清洁、简便、高效的办法从自然界获取能量呢?光合作用——植物隐藏着哪些奥秘从太阳系诞生的那天算起,经过亿万年的进化演变,地球上  相似文献   

15.
1949年,苏联制成了原子弹,打破了美国一直炫耀的原子垄断的优势。1953年,苏联又赶上美国,进行了第一次氢弹爆炸。从此以后,苏联领先了,无论在国防技术或者和平建设方面,惊人的成就层出不穷: 1954年6月27日,苏朕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原子能发电站。现在正在建设一个巨型的原子能发电站,它将采用自动化和遥空技术进行操纵。 1956年3月23日,苏朕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批喷气式客机。去年底新制成的“图—114”涡轮螺旋桨式客机可以载120—220个旅客,在10—12小时里连续飞行,从莫斯科不着陆地直飞到纽约或北京。 1957年8月26日,苏联  相似文献   

16.
中午,放学回家,我看了一篇《太阳会熄灭吗?》的文章,上面写着:太阳还能照亮地球50亿万年,到那时,太阳就会熄灭。我想,太阳熄灭太可怕了,到那时候,地球将会一片黑暗,人类将怎么生活呢?如果太阳变成了黑洞,把人类都吸到里面去了,那么,人类从此不就在宇宙中消失了吗?后来,我又想,人类科技的发展总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到那时,有可能我们人类已经离开地球,到宇宙空间或其它星球上自由自在地生活。人们可以跟星星一起玩耍,累了可以到月亮上休息,同学们可以在白云上听老师讲课……也有可能我们人类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建造了一个人工太阳挂在空中,让它…  相似文献   

17.
登陆彗星!     
<正>2014年11月12日,欧洲空间局的罗塞塔号飞船释放出的菲莱登陆器在彗星67P/C-G上成功着陆,创造了人类航天器首次在彗星上软着陆的历史。我们为什么要探测彗星?这一壮举是如何实现的?罗塞塔和菲莱在彗星上看到了什么?  相似文献   

18.
移民海洋     
地球上可供居住的陆地空间越来越有限,人还能住到哪里去呢?科学家为人类开出了一剂“良方”——移民海洋。 生命起源于海洋,人类繁衍于陆地。21世纪中后期,世界总人口将突破200亿。有限的陆地空间如何满足人类正常生活的需求?小小的地球能否承载人口大爆炸的压力?如果人类需要向陆地以外迁居,家在何方?是月球?还是火星?有关专家、学者提出——让我们回到大海吧!生命从那里起源,它也将在那里获得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05年特别日子的到来,使刘琼感觉到了快乐和幸福,因为她敲开了玫琳凯这扇粉红色的大门,成为一名优秀的经销商。回忆过去三年的点点滴滴,刘琼一直在思考:什么对于自己是最重要的?我的现在和未来到底要得到一些什么?  相似文献   

20.
和平鸽和橄榄枝的由来诺亚两次让鸽子去打探洪水的消息,最终鸽子衔着一根青绿色的橄榄枝叶飞回,带来了洪水退去、和平日子来临的好消息,世界生命在这一刻开始了新的转机。因为这个传说,人类便把橄榄枝作为和平的象征,鸽子也被誉为“和平鸽”了。快看!那座山上停着一艘大船!嗯?真的是艘大船!这就奇怪了,几千米的山上,怎么会有船呢?是谁把船停靠在这了?在《圣经》里,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说是在很久很久以前,人类不像现在这样热爱和平,而是互相残杀。上帝看到人类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