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羊河流域下游的民勤绿洲面临严重的生态危机,如何抢救和保护民勤绿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文章通过对民勤绿洲历史演变和开发过程的研究,分析了民勤绿洲水资源利用的现实状况和未来发展情景。结合计算初步认为:石羊河水资源开发利用过度,目前已经基本丧失其河流的生态功能,民勤绿洲的水资源已无法维持绿洲的生存和发展。针对当前情况,提出了治理石羊河、抢救民勤绿洲,争取适当恢复青土湖的三个步骤。  相似文献   

2.
花天崇 《甘肃科技》2007,23(10):4-5
在实践层面上,从10个方面比较生态问题和环境问题;基于这种认识,从区域、生态角度提出了民勤生态特区的构想。综合了民勤生态问题四大基本特征,从历史、现实和未来的视野,简述了设立民勤生态特区的必要性、重要性、紧迫性,初步设计了民勤生态特区的功能和目标,提出了近期急迫的工作,以期民勤摆脱发展的危机,走上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之路,同时为修复西北生态做出示范。  相似文献   

3.
对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药用兽类资源进行了实地调查,报道药用兽类共5目5科6种,其中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种:Ⅱ级1种;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动物1种。文章还介绍了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药用兽类的生态特点和药用价值,在此基础上对保护区药用兽类资源的特点进行评价,并提出了保护、管理和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4.
民勤绿洲在河西走廊乃至全国具有重要的生态地位.运用遥感解译的方式对民勤自20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土地荒漠化进行分析,探讨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结果表明:民勤绿洲的恢复速度赶不上沙漠的扩张速度,而且水体的减少和持续的大规模开发地下水使得绿洲的生存面临更大的威胁;民勤土地荒漠化发生发展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人口的急剧增加和人类活动的加剧是主要原因,而风的变化也起着主要作用,所以治沙首先要改变当地的种植结构,其次要治风;在民勤408 km的风沙线上有66个风沙口,如何解决此问题是解决民勤土地荒漠化的根本.  相似文献   

5.
民勤绿洲退耕地生态建设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民勤绿洲边缘由于大面积开荒,严重超采地下水资源,使绿洲防护带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危害绿洲的生态安全,民勤生态环境恢复主要采用退耕还林策略。通过分析国内外退耕还林状况,了解民勤土地利用、环境退化现状,探讨民勤退耕还林补偿措施机制和耕地还林(荒)的生态建设技术,加快民勤生态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6.
民勤荒漠绿洲植被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以"中国生态系统生态服务价值当量因子表"为基础,通过生物量等因子的校正,评价民勤荒漠绿洲植被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及其变化,并分析其变化原因.结果表明:1983,1993和2003年民勤绿洲植被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分别为2.22×109,3.02×109,5.22×109元/a.1983~2003年植被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增长1.35倍.民勤绿洲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主要由林地植被和草地植被生态提供,影响最大的是土壤形成与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维持功能.  相似文献   

7.
马述宏 《甘肃科技》2012,28(8):1-5,10
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民勤县境内的荒漠区域内,从北、西、南三面屏障着民勤绿洲,生态区位极为重要.保护区的建设与发展,以及与周边社区的关系,不仅关系民勤绿洲的生死存亡,而且关乎到临近的武威、金昌乃至整个河西走廊的生态安全,两者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保护区要发展离不开周边社区群众的参与,周边社区群众要发展经济同样离不开保护区发展的带动.从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的关系入手,分析了保护区与周边地区协调发展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虚拟水战略与民勤绿洲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虚拟水是近年来水资源管理领域中出现的新概念,虚拟水战略是缺水区域通过贸易的方式从富水区购进水资源密集型产品(尤指粮食)来获得本区水资源安全的一种构想.位于甘肃石羊河下游的民勤绿洲极度缺水,"三生"用水矛盾尖锐,生态经济系统难以为继.本文分析了民勤绿洲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约束条件;探讨了虚拟水战略实施的可行性及预期效益;构建了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保障框架体系.  相似文献   

9.
对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药用两栖类、爬行类动物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研究。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保护区药用两栖类、爬行类动物资源2纲3目4科7种,其中,药用两栖类动物1目1科2种;药用爬行类动物2目3科5种,均被列为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动物。此次调查进一步明确了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两栖类、爬行类动物资源的种类、生态特点和药用价值,并提出了今后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0.
由于“人口增长?资源紧缺?环境恶化”的恶性循环,民勤绿洲正在走向崩溃的边缘.以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系统探索了民勤绿洲边缘区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新途径.选取民勤东湖镇正新村为实证研究对象,建立以压沙育林为主的生态治理、以草畜产业为主的结构调整和以生态补偿为主的脱贫致富三位一体的模式,即“正新模式”.结果表明年用水总量减少2/3,地下水配置比例由近50%减少为7%,生态用水比例由0.8%增加至93%,生态效益明显;农民人均年纯收入由3700元增加至5200元,收入构成更加稳定合理.绿洲边缘区推广“正新模式”综合效益显著,切实可行,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生态治理的双赢,可为民勤绿洲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