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从1981年至1995年15年中使用2850只BALB/C裸鼠进行人体肿瘤移植研究,发现4例裸鼠自发性肿瘤,发病率为0.14%。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证实其中3例为B细胞淋巴瘤,病变主要累及全身淋巴结及脾脏,肝、肾、肺有灶性肿瘤细胞浸润;1例为肛管高分化鳞状细胞癌。4例所移植的人体肿瘤均未生长。本文讨论了裸鼠自发性肿瘤的发病率及病理类型、移植瘤与自发瘤的相互关系及裸鼠自发瘤的发生原因。  相似文献   

2.
将高转移人肺巨细胞癌和低转移人肺腺癌常位移植于裸鼠肺内,其移植成功率分别为74%和56%,肺内移植瘤仍保持人原发肿瘤的病理组织学形态,其肉眼类型可呈肺门肿块,周围结节和弥散浸润型,与人类原发肺癌亦相似,而与局限膨胀生长或较少浸润的裸鼠皮下移植瘤有明显区别。肺内常位移植瘤较广泛地浸润胸部脏器,特别应当指出的是低转移肺腺癌细胞肺内移植其淋巴结转移率可达56%,甚至高于该癌系在beige裸鼠体内的淋巴结转移率。说明常位移植有利于恶性肿瘤表达其浸润转移表型。常位移植之肿瘤生物学行为更接近人体内原发性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将成为研究人类肿瘤特性和实验治疗的更为适宜的实验模型。研究裸鼠皮下移植瘤和常位移植瘤基因表达的差异亦将为肿瘤浸润转移分子生物学基础的揭示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人小细胞肺癌NCI-H446细胞裸鼠异种移植瘤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成瘤稳定、潜伏期短的人小细胞肺癌NCI_H4 4 6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方法 初代移植后 ,通过皮下埋块法进行裸鼠体内连续传代移植 ,并对移植瘤的生长、组织形态和超微结构、染色体核型进行观察和检测。结果 通过连续传代移植建立了成瘤稳定、潜伏期短的人小细胞肺癌NCI_H4 4 6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移植瘤的组织形态和超微结构特点符合NCI_H4 4 6细胞特点 ,染色体核型属人类染色体  相似文献   

4.
<正> “全国第四届免疫缺陷动物实验学术交流会”订于1992年11月26—28日在广东省湛江市湛江医学院召开,会议将交流和讨论有关免疫缺陷动物实验室的建立、管理和裸鼠自发肿瘤的生物学特性;人肿瘤移植瘤模型的建立及有关研究;人癌裸鼠移植瘤的实验诊断及治疗;正常人胚组织裸鼠移植及诱癌研究;麻风杆菌裸鼠感染等问题。以进一步开拓研究领域,提高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5.
<正> 一个高转移的人肺巨细胞癌移植瘤PG已在无胸腺裸鼠体内建立。在各种遗传背景的裸鼠体内,包括BALB/cA、NIH、C57BL/6J、615/PBI等,PG肿瘤细胞皮下接种后,均可发生自发转移,局部淋巴结转移率为94%(110/117),肺转移率为83%(97/117)。这种高转移特性在五年多时间内连续100多代移植过程中仍保持不变。为了研究肿瘤转移的遗传机制,我们从PG瘤细胞中提取高分子量DNA片段,用磷酸钙共沉淀的方法转染NIH/3T3小鼠纤维母细胞。经过连续两轮转染,获得的转化细胞能在裸鼠体内成瘤。其中一个转化克隆TF87-2-10皮下接种裸鼠后,能自发转移至肺。DNA分子杂交显示该细胞基因组中整合有人DNA序列。说明该转化细胞转移表型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125I例子组织间植入对人前列腺癌裸鼠皮下移植瘤(DU145)的抑制作用。方法::雄性裸鼠50只,建立DU145前列腺癌细胞裸鼠移植瘤动物模型,分成5组(每组10只),5只分别植入125I粒子,给予不同时间,不同剂量的照射、5只植入假源。每天观察肿瘤横径,垂直径,记录移植瘤体积变化。处死动物后,对取下的瘤体做免疫组化及病理学分析。结果:各粒子植入植入组与假源组比较,肿瘤体积有不同程度的改变(植入组<对照组),证明125I粒子植入对前列腺癌细胞DU145移植瘤有抑制作用,但144h组、216h组之间瘤重抑制率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粒子植入组Bax、Caspase-3、Caspase-9蛋白表达的相对含量较假源组增多(P<0.05);组织病理学研究显示不同剂量,不同照射时间,肿瘤细胞凋亡程度不同。结论:125I粒子持续低剂量率照射可以抑制前列腺癌裸鼠皮下移植瘤(DU145)的生长,照射时间,照射剂量不同,抑制的效果不同。  相似文献   

7.
利用已建成的人肠粘液腺癌裸鼠移植瘤标本,制备成癌细胞悬液,进行裸鼠腹腔接种,建立了人肠粘液腺癌裸鼠腹腔移植瘤模型,至今巳传14代,接种方法简单,生长稳定,移植成功率达98.8%。病理组织学和超微结构形态证实腹腔移植瘤保持了人肠粘液腺癌的结构和特点,染色体分析显示人类恶性肿瘤染色体特征。血清癌胚抗原(CEA)含量测定表明,该移植瘤具有高分泌CEA的能力,平均63.4ng/ml,最高达111ng/ml。该腹腔移植瘤的建立,为人体肿瘤的基础研究、抗肿瘤药物的筛选和肿瘤的腹腔内化疗提供了较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8.
厦门市同安地区已成为中国第二肝癌死亡率高发区。我们对从该地区建立的人肝癌裸鼠移植瘤株,(HHC_4、HHC_(15))细胞DNA进行分子生物学研究。应用PCR方法,我们证明了HHC_4、HHC_(15)癌细胞DNA都有HBVDNA整合。通过DNA测序,我们证明了HHC_4DNA有p53基因第250密码子的突变;HHC_(15)有p53基因第249密码子的突变。这为本地区肝癌死亡率与高HBV高感率和/或黄曲霉素B_1在食品中高污染率的关系提供有力的分子病理学证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胰腺癌临床标本异种移植(PDX)模型成模率的影响因素,提高临床样本的利用率。方法采用裸鼠皮下移植的方法,建立稳定传代的胰腺癌PDX模型;综合分析62例胰腺癌患者的临床信息和肿瘤病理学特征对成模率的影响;通过STR基因分型检测、组织病理学特征及免疫组化检测P1代至P5代移植瘤和原发瘤的一致性。结果成功建立29例胰腺癌PDX模型,并稳定传代至P5代,模型总体成功率为47%;患者年龄、性别、患病史等临床信息与模型成功率无显著相关性(P0.05);肿瘤的大小与模型成功率显著相关(P0.05),淋巴浸润情况与成模率相关性极其显著(P0.01),而肿瘤分化程度等其他病理学特征与成模率无相关性(P0.05);P1代至P5代移植瘤在STR分型检测、组织病理学和特异性抗原CA19-9表达方面与原发瘤保持了较好的一致性。结论成功建立了29例胰腺癌PDX模型,与原发瘤保持了较好的相关性;移植瘤的大小及淋巴浸润情况是影响胰腺癌PDX模型成模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为建立人脑膜瘤的动物模型,我们从临床上中获得的5例脑膜瘤手术标本移植于裸鼠肾包膜下和皮下,结果肾包膜下移植的12只裸鼠有11只获得肿瘤生长,成功率91.7%。肿瘤的体积在4-10周可达原体积的2-3倍。血管形成很明显,并随肿瘤体积不断增大而数目增多,管径增粗。病理切片示移植于裸鼠的肿瘤与原外科手术切除的标本在形态学上一致,保持了人类脑膜瘤的形态特点。  相似文献   

11.
人胃癌裸小鼠体内原位移植浸润转移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观察人胃癌原位移植至裸小鼠体内后的浸润转移特征,并探讨其发生机制,BALB/C-nu/nu裸小鼠12只,以SGC-7901人胃癌细胞株裸鼠皮下移植瘤为材料,通过手术将瘤组织块移植到裸小鼠胃壁,待动物濒临死亡时进行系统解剖,观察其浸润转移的部位及特征,原位移植瘤全部成功,且所有动物均出现局部浸润及淋巴结转移,肝脏转移率为66.7%,癌性腹水的发生率为50%,移植肿瘤晚期还可向脾脏,胰腺及肾脏等处浸润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从人小肠癌腹水中分离培养的细胞系HIC,目前已传300余代,存活42个月,并冻存3a余,单层培养细胞最短倍增时间14h,细胞具有未分化癌细胞特征,在裸鼠体内成瘤并具有非定点转移能力,该细胞系的染色体组型为亚三倍体,众数53条。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利用人卵巢癌、胃癌、结肠癌裸鼠移植瘤动物模型观察比较肝脾转移情况。方法分别将人卵巢癌、 胃癌、结肠癌实体瘤移植到裸鼠皮下,在建立人卵巢癌、胃癌、结肠癌裸鼠实体瘤模型的基础上,观察裸鼠实体瘤生 长速度、存活时间及肝脾转移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人卵巢癌、胃癌、结肠癌实体瘤移植到裸鼠皮下,移植成瘤 率、肝转移率皆为100% ; 卵巢癌脾转移100% ; 胃癌脾转移62. 5% ; 结肠癌脾转移75% 。人卵巢癌裸鼠实体瘤生 长速度高于胃癌、结肠癌裸鼠实体瘤,且肝脾转移快,存活时间短; 三种癌裸鼠移植瘤肝脾转移病理形态均有差异。 结论建立的人卵巢癌、胃癌、结肠癌裸鼠移植瘤肝脾转移完整地再现了人卵巢癌、胃癌、结肠癌患者肝脾转移的 临床过程,为探讨人卵巢癌、胃癌、结肠癌肝脾转移生物学机制和抗转移提供参考,三种癌裸鼠移植瘤肝脾转移癌 均有差异。  相似文献   

14.
人卵巢癌高转移细胞株裸鼠原位移植瘤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卵巢癌仍是病死率最高的妇科恶性肿瘤。理想的动物模型对于卵巢癌生物学行为及治疗方法的探索等方面均有重要作用。肿瘤原位模型因具有相对较高的仿真性而成为动物实验研究的首选。本研究选用人卵巢癌高转移细胞株HO-8910PM作为成瘤细胞,拟建立裸鼠卵巢癌原位移植瘤模型,并对相关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首先,将HO-8910PM细胞(细胞数约2×106)注射到雌性裸鼠皮下。待皮下成瘤后再通过显微外科手术将瘤体小块转移到其他裸鼠卵巢内,追踪观察原位肿瘤的生长和体内的转移情况,在荷瘤鼠处于濒死状态时将其处死,取原位和转移病灶处的肿瘤组织做光镜及电镜的病理检查。共14只裸鼠接受了原位移植手术,经追踪观察,有8只原位成瘤,成功率为57.14%。通过尸检发现有5只荷瘤鼠出现了远处器官的转移(转移率为83.33%),转移器官为肺、肝脏、膈肌、胃表面、肠管表面、胰脏、后腹膜、对侧卵巢、髂窝淋巴结等处,以膈肌和肝脏较为普遍。本研究成功地建立了裸鼠原位移植瘤模型,其生物学特性在某种程度上与人类卵巢癌更为相似,为卵巢肿瘤的研究提供了一种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5.
用人食管癌组织直接接种于裸鼠,建立两株裸鼠移植瘤株,分别命名为人食管鳞状细胞癌裸鼠移植瘤(HEC_2)和人食管腺鳞癌裸鼠移植瘤(HEC_6),两瘤株的鼠间传代达40余代,历时3年,生长稳定,潜伏期短,移值成功率达100%。并应用于抗癌药物和放射增敏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平阳霉素对HEC_6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重复两次,抑制率分别为56.5%和8.87%;血卟啉衍生物(HPD)对HEC_2 X线分次照射有明显增敏作用。  相似文献   

16.
将人表皮癌细胞KB-3-1及其阿霉素抗性细胞KB-A-1接种于裸小鼠BALB/c-nu前肢左腋下,经8~9d的潜伏期,在小鼠左前肢长出肿瘤,建立了裸小鼠人表皮癌模型。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高能要素膳对裸鼠肿瘤生长的作用和给予抗癌药物后的营养支持.方法将40只BALB/C裸鼠右腋下荷人乳腺癌MCF-7细胞,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要素膳组(ED),化疗组(Cye)和要素膳加化疗组.给药15 d后处死.结果 ED组动物的体质量明显高于其余各组,Cye组的体质量最低.与对照组相比,ED组的抑瘤率22.90%,Cye组为52.34%,ED加Cye组为40.65%.对照组的瘤体比为5.77,ED组仅为4.19,两组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要素膳还具有升高荷瘤小鼠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的作用.结论要素膳可改善荷瘤小鼠的一般营养状况,可减轻抗癌药物对机体的毒副作用,并可能有一定的抑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