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有机/无机复合非线性光学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合成了一种含偶氮苯基团的功能化有机硅氧烷, 并与正硅酸乙酯进行水解缩合, 形成的溶胶进行旋转涂膜和干燥处理得到凝胶膜, 经电晕场极化交联后获得有机/ 无机复合二阶非线性光学材料. SHG 测量表明, 这种有机/ 无机复合材料的二阶非线性光学系数(d33) 较高, 达到579 ×10- 7 esu ; 非线性光学的热稳定性较好, 室温下1 440 h 后d33 维持初值的96% , 100 ℃下5 h 后d33 维持为初值的60 % .  相似文献   

2.
互穿聚合物网络的高分辨裂解色谱—质谱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用高分辨裂解色谱-质谱法(HRPyGC—MS)研究了聚醚型聚氨酯/聚(苯乙烯-共-二乙烯苯)互穿聚合物网络[PU/P—co—DVB)—IPN]热分解过程的特征、裂解产物的组成和分布;IPN与其组分聚合物的裂解谱图比较表明,PU/P(St—co—DVB)是一种两网络间不存在化学结合的典型的互穿聚合物网络。由热失重曲线发现IPN材料有两个热分解阶段;从裂解产物的温度依赖性和分步裂解色谱分析并结合动态热重法结果讨论了其热分解机理。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聚乙二醇(PEG)和环氧树脂/三乙烯四胺凝胶组成互穿聚合物网络(IPN),制备了IPN——ZnCl2高分子固体电解质膜,讨论了IPN的成因和电解质膜的电导率随组成、温度的变化及其膜稳定性和吸水性。  相似文献   

4.
报道了两种4-N,N-二甲氨基偶氮苯-4′-磺酸酯衍生物的合成,获得了其主客及侧链极化聚合物薄膜的d33值(4pm/V,9pm/V);它们分别高于目前研究较多的DR-1/PMMA(主客,2.5pm/V)、CEM-MMA(侧链,5.63pm/V)的对应值,并探讨了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一种含生色团的环氧单体,将它与酚醛缩水甘油醚和双环氧丙烯酸酯及光引发剂溶解在一起后涂膜,用UV光照固化,同时在高压电场下极化,得到了一种极化互穿聚合物网络.该体系二阶非线性光学系数d33值为9.4×10-8esu,d33热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6.
聚丙烯/聚丙烯酸正丁酯填充IPN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填充方法合成的第一聚合物网络为非交联的聚丙烯(PP)多孔网状结构,第二网络为交联的聚丙烯酸正丁酯(PnBA)的结晶/非晶共混体系的应力-应变力学性能和网络II弹性体组分PnBA对网络IPP组分的增韧作用,探讨了弹性体PnBA的交联剂用量、基质PP取向等因素对填充IPN共混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导了一种含丙烯酰基团的功能化环氧聚合物,对其极化交联后的二阶非线性光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其二次谐波产生(SHG)的过程是纯粹的,没有荧光上转换的参与,SHG谱线呈高斯分布。极化热交联后E44-PNB-A的SHG稳定性较高,经160d后还维持在其初值的80%左右。  相似文献   

8.
本文讨论了聚氨酯(PU)/聚丙烯酸酯(PAA)类胶乳互穿聚合物网络(LIPN)粒径与原料配比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影响PU/PAALIPN的粒径的关键因素是亲水基团(COOH)的含量以及成盐率  相似文献   

9.
共轭三组分互穿聚合物网络的力学性能和形态:聚氨 …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共轭三组分互穿聚合物网络和界面共轭互穿这两个新概念,通过互穿聚合物网络技术成功地制备了聚氧化丙烯二元醇聚氨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共-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废胶粉CTC-IPN(PU/P(MMA-co-TAIC)/SRP-CTC-IPN),研究了这种材料以及PU/SRP共混笺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PU/P(MMA-co-TAIC)/SRP-CTC-IPN由于含公共网络P(MMA-co-TAIC  相似文献   

10.
聚氨酯/环氧树脂共混物的形态结构与形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分析了热塑性聚氨酯(TPU)/环氧树酯(EP)共混物之间的反应及其形态结构特征,发现两相间形成了互穿聚合物网络(IPN),并存在化学交联;两相的质量份数是影响IPN形态结构和形变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合成了以超支化聚缩水甘油为核、氟碳链为臂的超支化聚合物,并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元素分析、凝胶渗透色谱、差热分析等手段对其进行了初步表征.作为核的超支化聚缩水甘油是以丙三醇为起始剂、缩水甘油为单体,在三氟化硼乙醚引发下阳离子开环聚合得到的.全氟辛酸酰氯由全氟辛酸与亚硫酰氯在DMF的催化下反应得到.利用聚缩水甘油的大量端羟基,将氟碳链接入聚缩水甘油中,得到了全氟端基超支化聚合物.这种全氟端基超支化聚合物其合成方法简单,结构独特:内核为亲水性,外臂疏水疏油,而且具有良好的成膜性能,有利于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聚驱后剩余油潜力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油田经过聚驱开发,地层中仍存在大量剩余油。研究地质与开发因素对剩余油潜力和分布的影响,对于开展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技术有重要意义。通过开展室内物理模型实验,研究了渗透率变异系数、聚合物溶液注入孔隙体积倍数、聚合物分子量和聚合物溶液浓度对聚合物驱后剩余油潜力及分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岩心渗透率变异系数增大,方案总采收率变小,但相差不多;随着聚合物分子量、溶液浓度、注入聚合物溶液段塞尺寸的增大,聚合物驱效果变好,聚合物驱阶段采收率和方案总采收率均增大。阐述的技术与方法对矿场开展聚合物驱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针对作用在聚合物刷上的键拉力研究表明作用在接枝基面上的力随着聚合物刷接枝密度的增大反而减小,然而尾端单体上的拉伸张力并没有消失.高分子的构象和动力学转变决定了其物性和多种多样的应用,而生物大分子蛋白质作为由二十种不同属性的氨基酸构成的序列,更是具有由其序列所决定的特别的三维自然结构.本文就聚合物刷、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聚合物网络等几种高分子体系的构象与动力学过程,及蛋白质构象和其折叠与去折叠的动力学过程做了介绍.特别是蛋白质的折叠与去折叠速率在单分子操纵实验中受到拉力的调控,通过测量这种拉力依赖的动力学过程、蛋白质的自由能曲面和折叠去折叠路径可以得到系统全面的研究.本文以肌肉蛋白titin的免疫球蛋白结构域I27为例对蛋白质折叠研究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1 Results A new network polymer electrolyte matrix with polyether in the side chains and main chains was synthesized by the azo-macroinitiator method and urethane reaction.The macroinitiator,polymer and network polymer were confirmed by Fourier-transform infrared (FT-IR) spectroscopy and 1H NMR.FT-IR was also used to study the environment of lithium ions doped in these network polymer electrolytes.Three important groups are considered: N-H,carbonyl,and ether groups.The thermal properties of the polymer ...  相似文献   

15.
采用一种新颖简单的方式处理负极片,并在其表面形成一层厚度均匀、孔隙丰富的聚合物膜。以此聚合物膜作为锂离子电池的隔膜组装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并测试电池的电化学性能。性能测试显示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性能优越,表明该方法可用于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6.
漆酚缩甲醛钼高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漆酚缩甲醛聚合物(PUF)与四氯氧化钼合成了漆酚缩甲醛钼高聚物(PUFM),并对其进行了表征,料验结果表明:四氯氧化钼用量对PUFM的吸光主工,涂膜物理性能以及贮存期都有直接的影响,PUFM的分子量及其分子量分布宽度均较漆酚缩甲醛合物的大,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等测试结果都证明漆酚缩甲醛聚合物与四氯氧化钼发生了配位和交联反应,PUFM具有很高的热稳定性,PUFM膜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和耐化学腐蚀性能,若将PUFM制成漆酚缩甲醛钼黑推光漆,可克服黑推光漆粘度大,干燥慢且需荫房等缺点。  相似文献   

17.
带侧链液晶基团的聚对苯导电高分子的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FeCl2存在下,通过铡链羧基的高分子反应,合成了聚。用红外和紫外光谱法,对PE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并得出PE在30℃时的特征粘度为0.81dL/g。  相似文献   

18.
采用一种新颖简单的方式处理负极片,并在其表面形成一层厚度均匀、孔隙丰富的聚合物膜。以此聚合物膜作为锂离子电池的隔膜组装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并测试电池的电化学性能。性能测试显示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性能优越,表明该方法可用于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9.
Since marketing in 1999, lithium-ion polymer batteryhas attracted great attention with its various merits such aslight weight, high energy density and good safety. Poly-mer electrolyte membrane, the key material for lith-ium-ion polymer battery, greatly influences the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s, and it is always among the fo-cuses of the lithium-ion polymer battery research field toprepare polymer gel electrolyte membranes of high ionicconductivity and good electrochemical stability[1]. …  相似文献   

20.
用于测定聚合物溶液性能的多级剪切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合物溶液注入地层的过程中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剪切降解而导致聚合物溶液性能下降,进而导致聚驱效果变差,而现场试验测试费时费力且费用较高,所得结果对比分析比较困难;而室内模拟研究的剪切与地层多孔介质的剪切有着本质的区别,不能反映聚合物溶液从地面进入地层的整个剪切过程。现在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用于测定聚合物溶液性能的多级剪切方法,结果表明利用这种多级剪切方法测得的聚合物溶液性能与现场矿场试验得到的结果更为接近,可为聚合物溶液的选择和驱油方案的判定提供判断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