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大苇莺卵壳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大苇莺卵壳主要由壳膜层、乳锥层、柱状层和表层等超微结构构成。不同形态的壳膜纤维交错成网状,呈多层排列,其上有球状、茬状、火柴状芽突和纤维孔;有的纤维伸入壳内,可能参与气孔膜状内壁的形成。乳锥层由多角形锥体、锥突、锥核及锚连纤维构成,气孔开口于锥体间或锥突上,柱状层最厚,为壳功能的主体,含有大量气孔,气孔内有隔膜和球状塞,有助于控制气流和通气状况,保证胚胎发育过程气体交换的需要,开口于表层的气孔外口由钙结晶微球和护膜封闭,可保护胚胎免受细菌的侵袭,防止水分的丧失。  相似文献   

2.
2014年4月~2015年4月在齐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采用红外相机技术研究了白鹇的行为时间分配、日活动节律、集群模式以及季节变迁对其活动节律的影响.共获得216个有效样本,共观察到白鹇216群次,计271只次.结果表明:白鹇的主要行为类型有警戒、觅食、梳理、育幼和移动.其中警戒和移动是白鹇的主要行为,分别占其总行为的46.18%和40.63%,依次是觅食占10.82%、育幼占1.58%、梳理占0.79%.白鹇的行为具有明显的节律,觅食和梳理行为有2个高峰期,育幼只有1个高峰,警戒和移动行为没有显著的时间波动.在不同的季节,白鹇的5种行为中只有警戒行为具有显著的节律性.白鹇的集群大小为1~6只,平均1.37±0.74只,其集群类型包括单雄、单雌、雄-雄、雌-雌、雄-雌和母-子6种类型,以单雄群为主(占52.2%),单雌群次之(占35.2%),然后依次是雄-雌群(占6.0%)、雌-雌群(占3.9%)、母-子群(占2.3%)和雄-雄群(占0.4%).白鹇多以单只型为主.在春季期间开始出现了母-子群,冬季期间单雄集群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和分析常州市金坛生态红线区域内鸟类多样性组成及生态保护现状,为该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样点样线法对常州市金坛生态红线区春、夏、秋季鸟类多样性进行调查,统计不同生境和季节下鸟类种群数量特征,并通过计算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以及群落相似系数分析鸟类在生境和季节上的分布差异。【结果】常州市金坛生态红线区观测到鸟类共13目38科89种,其中雀形目最多(占比50.56%);发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4种,江苏省级保护动物36种。鸟类居留型以留鸟为主(占比37.08%),旅鸟最少(占比6.74%)。各生境物种丰富度指数存在显著差异,从高到低依次为湖泊湿地、农田、林地和城市绿地;香农多样性指数和辛普森指数从高到低依次为农田、湖泊湿地、城市绿地和林地;均匀度指数从高到低依次为城市绿地、农田、湖泊湿地和林地,但差异不显著。春、夏、秋季中,夏季鸟类物种和个体数最为丰富,但春季物种丰富度指数较高,其他多样性指数各季节差异不显著。群落相似性方面,林地和农田相似性最高,湖泊湿地与农田差异最大;夏季与秋季...  相似文献   

4.
江西省九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九岭山脉与幕阜山脉的腹地,具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为了进一步掌握江西省九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现状,于2017年2月—2019年7月在保护区运用公里网格法共布设了60台红外相机.红外相机累计观测到25 428个有效相机工作日,共获得独立有效照片9 802张,记录到兽类5目9科12种,鸟类6目14科48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2种,国家II级重点保护动物12种.在兽类中相对多度指数排列前5的物种依次为小麂(Muntiacus reevesi,RAI=10.12)、野猪(Sus scrofa,RAI=2.28)、鼬獾(Melogale moschata,RAI=0.92)、猕猴(Macaca mulatta,RAI=0.91)和食蟹獴(Herpestes urva,RAI=0.84); 在鸟类中相对多度指数排列前5的物种依次为白鹇(Lophura nycthemera,RAI=18.57)、紫啸鸫(Myophonus caeruleus,RAI=0.55)、虎斑地鸫(Zoothera dauma,RAI=0.42)、灰背鸫(Turdus hortulorum,RAI=0.26)和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RAI=0.17).此次调查新增保护区鸟类记录12种.利用红外相机监测技术对九岭山自然保护区内大中型地栖野生兽类和鸟类本底资源现状的进一步调查,为该保护区更新本底、物种编目和管理策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紫荆种子成熟过程中种皮和胚乳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紫荆种子成熟过程中种皮结构和胚乳细胞内含物的变化,对不同成熟期紫荆种子的种皮和胚乳分别进行了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观察。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在紫荆种子发育初期,种皮表面出现孔状结构; 随着种子的逐渐成熟,种皮表面气孔消失,蜡质开始形成并逐渐加厚,种孔和种脐也逐渐开裂。从种皮的纵切面可以看出,种脐部位栅栏层形成较早,为单层细胞结构。花后105 d可观察到由种脐沿种子表面延伸的输水管道,花后135 d时,输水管道内出现由种脐沿种皮延伸至种子另一端的管胞群。种子发育成熟时,种子中间部位的种皮由外到内依次为角质层、栅栏层和薄壁细胞层,角质层主要由蜡质及其他覆盖物组成,栅栏层则由单层紧密排列的长柱状厚壁的大石细胞构成。角质层和栅栏层的这种结构可能是影响紫荆种子种皮透性进而引起休眠的原因之一。透射电镜观察发现:紫荆种子发育初期,胚乳细胞内存在大液泡,但脂滴与高电子致密物质数量较少。随着种子的不断成熟,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逐渐形成,胚乳中营养物质的代谢速度较快,之后这些细胞器又逐渐降解消融,脂滴和高电子致密物质则不断增加,说明随着种子的发育,胚乳内大分子贮藏物质不断积累,物质代谢活动降低,种子逐渐进入休眠期。  相似文献   

6.
乌桕种子成熟过程中种皮和胚乳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乌桕种子成熟过程中种皮结构和胚乳内部营养物质的变化,进一步了解该种子休眠形成的机制,以不同采收期的乌桕种子为材料,分别对种皮和胚乳进行了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观察。结果表明:随着种子的不断成熟,种皮的厚度不断增加; 同一种子不同部位种皮的厚度不相同,胚根处、子叶端的种皮较其他部位厚,这可能是种子萌发时胚根难以突破种皮的主要原因。乌桕种皮坚硬革质化,由外到内依次为角质层、栅栏层、骨状石细胞层及薄壁组织层,栅栏层细胞排列紧密,这不仅增加了种皮的坚硬度,还可对种子与外界水、气交换造成影响; 乌桕种皮表面和内部均含有蜡质,其含量随着种子的成熟而增多,提高了种子对外界不良环境的抵御能力。透射电镜观察发现,在种子成熟前期,胚乳细胞中存在较多大液泡,各种细胞器结构完整,细胞中散布着一些较小的高电子致密物质。种子成熟过程中,水分含量不断降低,部分细胞器消融,细胞核因失水而缩小变形,脂滴逐渐消融,变成透明状,高电子致密物质大量累积、聚集,脂蛋白含量增加,同时淀粉转化成糖类物质,表明乌桕种子已完全成熟,进入休眠期。  相似文献   

7.
神经网络在提升机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领域专家的经验知识,根据提升机制动系统故障树,完成了故障样本的收集与设计,然后用自组织特征映射(SOM)网络对制动系统的7种故障自动进行了分类,成功实现了第一层次的诊断;总结了制动系统子系统-液压站故障树,进行故障样本的收集与设计,然后用BP网络、BP网络状态分类器和Elman网络对液压站故障进行了第二层次的诊断,确定了故障原因和程度.对液压站故障的测试结果表明,这3种网络最后的结构和智能算法trainlm、输入、输出均能满足故障诊断与预测的要求;Elman网络的诊断性能较稳定,其隐含层神经元数对诊断性能的影响较小;故障测试精度由高到低依次是BP网络状态分类器、BP网络、Elman网络.  相似文献   

8.
游憩活动对王朗自然保护区土壤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是自然环境的重要构成要素,是游憩活动冲击的主要对象.选择王朗自然保护区内5个具有代表性的区域进行了土壤调查,测定了土壤含水量、容重、p H值、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有效磷、全钾、速效钾.在实验室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土壤环境单因子变化率(SCR)和土壤影响综合指数法(SII),分析了游憩活动对王朗自然保护区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游憩活动增加了土壤容重、p H值及全钾含量,降低了土壤含水量、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相关性分析表明,游憩活动与土壤含水量、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P0.05),与土壤容重和p H值显著负相关(P0.05),但与全钾无显著相关性(P0.05).游憩活动对土壤的显著影响范围至少达到了游道外2 m区域,且越靠近游道,土壤所受的影响越大.游憩活动后,0~20 cm、20~40 cm及40~60 cm层的土壤理化性质均有所变化,其中0~20 cm层土壤变化最为明显.土壤影响综合指数(SII)由高到低依次是景区大门(4.06)、牧羊场(2.93)、甘海子(3.20)、涅磐石(2.25)、白沙沟原始森林(1.74).总的来说,目前游憩活动已经对王朗自然保护区土壤环境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生态补水对盐沼湿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以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人工围坝、实施“引淡压咸”淡水补给工程的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以潮汐区天然盐沼湿地土壤为参照,使用磷脂脂肪酸(PLFA)法对比研究0~30 cm土层中4种土壤微生物群落(细菌、真菌、放线菌和丛枝菌根真菌等)在2类湿地中的分布特征,同时区别不同植被条件下(芦苇群落、盐地碱蓬群落和裸滩)的差异。结果表明:供试土壤的PLFA总量在4.25~32.71nmol.g-1之间,微生物群落组成均以细菌为主,表征4种微生物类群的PLFA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细菌((8.47±4.66) nmol.g-1)、真菌((1.28±2.21 )nmol.g-1)、放线菌((0.98±0.68) nmol.g-1)、丛枝菌根真菌((0.29±0.27) nmol.g-1)。表征4种微生物类群的PLFA的含量均表现为生态补水区高于天然盐沼区,其中细菌平均高出39.63% ,真菌平均高出63.56% ,放线菌平均高出65.14% ,丛枝菌根真菌平均高出69.22% ,这可能是由补水引起的土壤pH减小、有机碳含量增加而导致的;从3种植被条件的对比来看,土壤PLFA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芦苇群落(7.43~32.71 nmol.g-1)、盐地碱蓬群落(4.87~16.58 nmol.g-1)、裸滩(4.25~7.54 nmol.g-1)。6种样地土壤PLFA总量排序为:补水区芦苇群落(17.70~32.71 nmol.g-1)、补水区盐地碱蓬群落(10.71~15.44 nmol.g-1)、潮汐区芦苇群落(7.43~12.23 nmol.g-1)、补水区裸滩(5.93~7.54 nmol.g-1)、潮汐区盐地碱蓬群落(4.87~6.50 nmol.g-1)、潮汐区裸滩(4.25~5.02 nmol.g-1)。补水区芦苇湿地土壤PLFA总量和真菌PLFA相对含量的增幅较大,这与补水区土壤适宜芦苇生长,而芦苇生物量的大量增加又导致土壤有机质的大幅增多和pH的下降密切相关;真菌与其他3类微生物相比,对补水和植被的响应幅度最大,尤其在恢复区芦苇群落土壤中,这进一步证实了土壤真菌在植物枯落物分解、植物碳转化为土壤碳方面的重要作用。从当前PLFA含量增加的角度来看,补水显著提升了芦苇群落土壤中微生物的生物量,然而盐沼湿地土壤微生物生物多样性及盐沼湿地生态过程、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在补水后的变化有待进一步系统综合地研究和评估。   相似文献   

10.
高山雪鸡卵壳及壳膜超微结构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扫描电镜观察了高山雪鸡(Tetraogallushimalayensis)卵壳和壳膜的超微结构。其卵壳由5层构成,由内向外分别是基帽层,乳突层,栅栏层,结晶层和护膜层。气道外孔有益层。栅栏层有少量气泡(Vesicles).壳膜由3层膜构成,外层和中层为纤维膜,内层为非纤维结构的平滑的薄膜。本项观察发现了引导栅栏层形成的钙化桥。  相似文献   

11.
池鹭卵壳成分和超微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池鹭卵壳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及TN5500能谱仪元素分析.壳膜内有特殊球形胶原蛋白结晶体,并合一定量的硅和硫.乳锥体层里峰石状,壳内面观有发达菊花状乳锥和不发达的块状乳锥,前者有较多纤维锚连其上,乳锥体层似垒石样排列,海绵层气孔发达,并贯穿开口于克的内外表面,表层除不同形状的开口外,还有球形、凸形多种突起,这些与鸟美的遗传性、生殖系统的生理功能有关,也反映了一定的种属特异性.  相似文献   

12.
加筋双层壳流固耦联振动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用有限元分析了双层加筋壳体的流固耦联振动特性.利用达朗贝尔原理和哈密顿变分原理推导出系统运动方程;对双层加筋壳体的动力特性进行了系列计算,并与实测值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3.
用硅酸酯水解法制备了孔径为3 nm的MCM-41作为烯效唑载体,采用负压浸渍法载药.用XRD、BET、TEM、SEM、TG等仪器对包覆体系进行了表征分析.用低平均分子量γ-PGA(M.W.≈9180 Da)包覆负载药物的纳米粒子,形成控释体系.在不同乙醇-PBSaq溶液中,对不同控释体系的控释效应进行了探究.通过零级释放、一级释放、Higuchi和Rigter-Peppas释放动力学模型的拟合探究控释体系的药物控释机理.分析结果表明:烯效唑在MCM-41外表面及孔道内均有吸附,负压浸渍法能有效促使烯效唑分子进入3 nm孔道内部,以单分子层的吸附为主;在聚乙烯亚胺作用下,制得包覆壳层厚度均一、分散性较好的MCM-41@γ-PGA纳米控释体系;未包覆的载药体系的药物释放不满足零级释放、一级释放和Higuchi模型,但满足Rigter-Peppas释放动力学模型,遵循Fick扩散机理.  相似文献   

14.
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夏季鸟类群落的生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夏季在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遇见鸟类66种,隶属于11目25科。其中,东洋界鸟类占82%,古北界鸟类占12%,广布种类占6%。留鸟占86%,夏侯鸟占14%。黄腹角雉(Trapopan caboti)、白鹇(Lophura nycthemera)、褐翅鸦鹃(Centropus sinensis)等珍稀鸟类主要生活于远离人居的常绿阔叶林中,因此,减少人为干扰和保护常绿阔叶林植被对珍稀鸟类的生存尤为重要。文章还讨论了不同海拔对鸟类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乌龟卵壳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乌龟卵壳在扫描电镜下的微观结构进行了研究.乌龟卵壳主要由钙质层与壳膜组成.钙质层由霰石状态的碳酸钙晶体组成,可分为许多个壳单位,每个壳单位由同一中心辐射出来的针状晶体构成.卵壳的外表面具有一定的饰纹,有些部位还分布有纵横交错的有机纤维和块状的有机物质.壳膜由多层网状纤维组成,没有内、外壳膜之分.龟卵在孵化过程中不形成气室.同时对孵化前后龟卵壳的结构进行了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为了更好地理解PSP(plastic pipes reinforced by cross helically wound steel wires)在外压作用下的长时力学性能,提出一个PSP临界蠕变失稳压力的分析模型.将PSP简化为内高密度聚乙烯HDPE(highdensity polyethylene)层、内钢丝-粘结...  相似文献   

17.
管形径向复合压电陶瓷超声换能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一种圆管形径向复合压电陶瓷超声换能器径向振动特性进行研究.该换能器由径向极化薄壁压电陶瓷短圆管与薄壁金属短圆管径向复合而成.基于弹性力学理论和机电类比原理,建立了换能器径向振动机电类比等效电路,并推导出其径向共振频率、反共振频率方程及有效机电耦合系数的解析式.实验加工了一些径向复合换能器样品,并对其径向共振频率及有效机电耦合系数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理论与实验测试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18.
以非线性弹性力学的有限变形理论为基础,建立了一类可压缩橡胶材料组成的层合柱壳受内外径向压力时的对称径向有限变形问题数学模型,得到了柱壳的径向变形方程组,并由此得到了模型的参数型解析解,最后给出了确定参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