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语复合词的比喻义不可能凭空而生,没有根基地构造出一个全新的概念来,它与人们的隐喻思维密切相关。从认知语言学、隐喻学和发生学的角度探讨英语复合词产生比喻义的趋向及依据,追寻英语复合词本义与比喻义之间的相似性与差异性的关系及其递差。揭示英语复合词比喻义构建的认知规律和认知动因。  相似文献   

2.
刘芳芬 《科技信息》2010,(16):125-125
复合词是英语词汇中很独特的一种现象,但其教学往往被当今国内大学英语课堂所忽视,学生对复合词感到难以理解和记忆。本文从多方面探讨了复合词的特性,教学难点以及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3.
以Evans的认知组构语义学为理论框架,探讨了英汉N+N复合词的意义构建,尤其是在特定语境中的在线意义构建.一般的N+N复合词的意义构建是通过选择和整合基本认知模式侧重实现的;经过隐喻和/或转喻作用的N+N复合词意义构建的差别在于隐喻可及次认知模式的路径是以溶合过程为媒介的,而转喻可及次认知模式的路径是以选择过程的互选择过程为媒介的.  相似文献   

4.
双音节定中式复合词主要是名词、形容词,它们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不一样。双音节定中式复合词的语法化使得其构词方式发生变化;其它非词成分向复合词的转化(即词汇化)是定中式复合词产生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5.
文章对靖西壮语中的复合式合成词进行了分析,进行了内部分类。对部分复合词的来历及演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英语复合词内部语义角色难以概括的事实已形成共识。文章以框架语义学理论为视角,通过对英语复合词内部语义角色的适度概括,以及对影响语义角色突显的事件框架与框架元素的考察发现,复合词语义框架内语义角色的突显通常取决于复合词语义框架中的核心框架元素与非核心框架元素,以及二者之间发生联系的方式,而其认知动因则在于二者能否进入透视域,以何种方式进入透视域。  相似文献   

7.
复合词是句法语义的切口,也是语言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但有关复合词动态性的研究却不多。分布形态学是句法学中新兴的一个语言学分支,可以很好地解释复合词在结构方面的动态性,它在语义方面也同样有着动态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在汉语复合词当中,有相当一部分词具有非常强的形象色彩,体现出明显的具象性,例如"席卷、瓜分、狗尾巴草"等,我们称之为具象性复合词。本文一方面分析了这类词的内部构造方式、外部表现功能;另一方面,还从认知角度出发,指出具象式复合词的隐喻实质及其折射出的人类认知规律。  相似文献   

9.
在汉语复合词当中,有相当一部分词具有非常强的形象色彩,体现出明显的具象性,例如“席卷、瓜分、狗尾巴草”等,我们称之为具象性复合词。本文一方面分析了这类词的内部构造方式、外部表现功能;另一方面,还从认知角度出发,指出具象式复合词的隐喻实质及其折射出的人类认知规律。  相似文献   

10.
从句法结构、逻辑律和音韵律三个方面对比分析了汉英语复合词的成词条件,探讨了汉英语成词的异同点,认为汉英复合词本质上是概念整合的结果,而概念整合需要一定的语法结构来体现,这是相同点;不同点是,两种语言之间并不存在概念完全对应的关系,因而句法关系也不具有对应关系,造成句法凝固方式也不同;此外,汉语复合词还受逻辑律和音韵律协调作用的制约。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词内微型语境的功用、冗余信息的剔除和概念系统的结构等方面深入探讨了科技德语复合词的语义网络特征,从而在横向组合和纵向聚合两个方面论证了复合词扩展规律及其在构造科技新词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2.
随文释义的注疏是与经典正文相对应的一个语言场面,它具备时代性和口语性的特点,因而也最能反映当时语言的真实面貌.《左传》的单音词,晋代杜预常常用复合词来注释.把《左传》的单音词与杜注相对应的联合武复合词加以对照,以探索由上古单音词到中古复合词发展的轨迹,拟考察中古早期联合式复合词的构成特点和发展状况,为汉语构词法发展史积累一点资料.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现代汉语大詞典》(第5版)C字母下的双音节复合词结构关系的考察,阐述了现代汉语平面下复合词的结构划分的大致面貌和划分的原则,并且指出目前的五种结构关系并不能完全涵盖所有词的结构。  相似文献   

14.
石相玉 《科技信息》2009,(12):91-92
关于现代汉语形容词重叠,大家讨论得很多,本文仅对双音节形容词AABB式及ABAB式作一简单的对比探讨,并尝试将其运用于对外汉语教学中。本文认为少数双音节词既可重叠作AABB式又可重叠作ABAB式主要是因为其基本式AB既可看作是偏正式复合词,又可看作是并列式复合词。  相似文献   

15.
朴丽莉  南成玉 《科技资讯》2012,(11):223-223
在英、汉两种语言中也随处可见由颜色词参与构成的合成词(派生词和复合词)。复合词(两个或两个以上语素合成一个词)越来越多的出现在英语和汉语的词汇中。因此本文把英语颜色词"red"和汉语颜色词"红"构词的复合词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分析"red"和"红"构成的复合词外部结构形式,试图发现英语"red"和汉语"红"作为基本颜色词在与其他构词成分复合过程中表现出的一些规律,尝试作出解释。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friendly"复合词的数量越来越大,词内结构越来越复杂,"-friendly"词义延伸也越来越广。在大量语料的基础上,对"-friendly"复合词的构词结构、语义特征以及翻译策略进行讨论,概括出目前此类复合词的四类结构和四个语义特征,并总结出四种翻译策略。最后,对其发展前景做出预测。  相似文献   

17.
同义并列式复合词是由两个单音同义词临时组合,后来逐渐凝固形成的。这些复合词与汉以前文献中的单音同义词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我国第一部释字本义的字典《说文解字》揭示了释词与被释词之间存在的多种语义关系,而同义训释是其中基本的一种。释词与被释词通过多种途径最终形成现代的并列复合词并非是一个简单的渐变的过程,而是有着多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汉语中的偏义复合词是词汇中极具特色的一部分。本文针对其特殊性,以现代汉语中的偏义复合词为研究对象,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整合理论和构式语法理论来揭示偏义复合词这一机制的产生,从中探索其内在规律,证明其存在的合理性,并深入挖掘其存在的价值,从而为词汇的研究提供新视角、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动补式复合词是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中一种独特的复合词结构类型。它在形式上表现为一个简单的双音节词,但所表达的语义内容却是一个复杂的致使事件,两个构词语素之间大都具有一种或隐或显的致使性语义关系。根据词内语素自身语义类型的不同,可以将动补式复合词分为致使移动、致使变化以及致使评价等类型。动补式复合词是一种构式,作为其构词成分的"动"和"补"本身都不具有致使性,只有二者结合在一起形成"动+FS"的结构式以后这种致使性意义才得以产生。  相似文献   

20.
汉语动补复合词的歧义和倒致使等句法-语义错位现象引起了语言学界的深入研究。题元结构和使役角色的指派来解释是词汇学派的一个基本观点。Li[1-3]和Her[4]对汉语动补复合词句法语义错位的解释在理论和经验上值得进一步商榷。题元识别和题元抑制未必能如愿维持题元准则,把题元关系作为使役角色指派的必要条件得不到语言事实的支持。这意味着汉语动补复合词的致使可能不是词汇属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