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近代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曹成功的运用教育这件武器,为他们的革命服务,本就此作专门论述。主要阐速本世纪初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把费产阶级革命纲领、内容作为“革命教育”的总方针。以宣传“民族革命”和“政治革命”为要旨。运用教育这种形式来唤起民众,使他们明白革命道理,增进政治觉悟,以图革命大业。  相似文献   

2.
贾滕 《长春大学学报》2012,(3):333-335,357
建国前30年,党和国家推行以革命为主题的教育,主要是出于在夺取政权的基础上为巩固政权服务的目的;改革开放30余年,教育领域的改革与革命,体现出教育为经济发展服务、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的要求。教育从“革命”到“革命”的演变伴随着中华民族从寻求民族生存到追求大国崛起的历程。反映了民族与国家最大利益至上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对邹容革命教育思想的产生、形成过程,教育思想内容以及教育思想特点等方面进行了剖析,指出邹容的革命教育思想的核心是通过教育达到推翻清政府的封建统治,建立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相似文献   

4.
实施新时代的学生革命传统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革命纪念馆的校外教育,使他们了解到我们的红色江山是千百万烈士的鲜血换来的,使他们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树立远大的理想,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发奋学习,开拓创新,努力进取,做新世纪建设的"四有"人才。本文结合我馆工作实践,在新时期如何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在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旋律下,有些人认为红色教育课文所颂扬的革命精神已逐渐被下一代淡化和遗忘,强化和灌输革命观念显得不合时宜。这种看法究竟正确与否,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是什么促使中国共产党取得最终胜利?毫无疑问是“革命精神”。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的象征,是激发中国共产党人对理想和信念执着追求的力量源泉,也是中国共产党得到人民拥护的根本原因。作为开展革命精神教育的重要场所,革命纪念馆正在发挥着其他部门所无法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是以“资产阶级利益的真正的宗教外衣”—加尔文教为旗帜的反抗西班牙和天主教会封建统治的民族解放战争,在革命期间,以奥兰治·威廉为首的革命派结合尼德兰的国情,否定了保守派要求严格遵循加尔文教传统教义,执行坚决取缔天主教的宗教政策,在尼德兰确立加尔文教神权专制的主张,从而打破了加尔文教的陈规。笔者试图从革  相似文献   

7.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民主革命运动。武昌的革命义旗一举,革命就迅速地走向全国高潮,在革命潮流的冲击下,清王朝的统治很快就崩溃了,革命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但是后来革命却没有得到发展,胜利也没有能够巩固,革命果实很快就被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地主买办阶级的新集团篡夺了,使革命从胜利转向失败。辛亥革命为什么走向失败?多年来,我们一直认为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国内外压力下向地主买办新代表袁世凯妥协的结果,资产阶级软弱性是这次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8.
1900年自立军起义失败后,以维新变法为内容的改良思潮经过短暂的复兴迅速走向衰落,被以民主思想为内容的革命思潮所替代,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向西方学习和同清政府斗争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为主要内容的一整套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主思想,又经历了一个由民本到民权最后到民主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9.
十月革命初期曾有革命和平发展的历史进程。二月革命后,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联合俄国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列宁根据俄国实际提出革命和平发展的策略方针,布尔什维克党也为此付出了大量的努力工作。但这并不意味着放弃武装夺取政权,“七月流血事件”标志着俄国的政治形势也发生了根本变化,俄国也经历了由革命和平发展向武装起义转变的政治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0.
变教育革命为学习革命,指示了人们对教育改革的新认识,即学习观的变革。以往学校的教学只管完成好“教”的任务,面忽视在“学”上下功夫。时代的发展要求教育必须招二兼顾起来。同时,更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使他们在“学会”的基础上达到“会学”。  相似文献   

11.
在辛亥革命运动中,会党非常活跃。它是追随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重要力量。本文拟就资产阶级革命派同会党的关系,谈几点粗浅的意见。一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一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就很重视联络会党的工作,并同会党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本文所谓的“会党”,即出现于明末清初的反清秘密结社天地会系统的组织)清朝末年,天地会系统的秘密结社,名目纷繁,兹不缕述,但皆以反清为主旨。主要群众则为破产农民、手工业者和无业游民。近代会党的  相似文献   

12.
从时代价值、前提条件和基本策略三个层面论述革命传统资源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的运用,着重从操作层面对革命传统资源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的运用进行探讨,以期充分发掘革命传统资源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3.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自然很多,史学界也已深究了不少。笔者以为,从资产阶级革命派与会党的关系中可以看到辛亥革命最终失败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4.
辛亥革命前孙中山领导的十次武装起义,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所从事的战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广东地区的反清武装起义有八次,次数最多,时间最长,规模最大,所占的地位也最重要。它反映了资产阶级革命派武装斗争的主要特点。 这八次武装起义分别概述如下。 (一)1895年10月的广州起义,也称乙末广州之役,主要指挥者孙中山。 1894年10月,孙中山由上海再次到檀香山,向当地华侨积极宣传反清的革命主张。11月  相似文献   

15.
论于右任办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右任是中国近现代名的革命报刊活动家。从他的办报经历、办革命报刊的原因、办革命报刊的主要内容、所办革命报刊的作用看,他的办报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维护资产阶级共和整体储备了部分力量,在报刊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16.
本文据翔实资料;先将胡苏明从教四十六年划分为奋力求索、矢志磨砺、热诚服务三个阶段,论证其全部历程贯串一条革命轨迹,其教育思想实质是“爱国—革命”,再以胡苏明三四十年代在国统区坚持开明、进步、革新、民主、严明、敬业的办学方向和方法,阐发其教育思想的成熟化、生命力;最后,在把握胡苏明鲜明个性的基础上,深究其教育思想的形成底蕴、独特风格,兼及历史价值、社会功能等。由此得出:胡苏明教育思想体现了爱国和革命的有机结合,胡苏明身上体现了革命家和教育家的较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7.
伟大领袖毛主席最近指出:“搞社会主义革命,不知道资产阶级在哪里,就在共产党内,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走资派还在走。”党内那个不肯改悔的走资派,就是资产阶级的总代表。他提出“三项指示为纲”的修正主义纲领以后,教育界、科技界的右倾翻案风就刮起来了。我们要以毛主席重要指示为强大思想武器,用深入开展教育革命,坚持开门办科研的成果,批判党内那个不肯改悔的走资派,反击右倾翻案风。我校在教育革命中,深入批判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党的基本  相似文献   

18.
张百麟,字石麒。辛亥革命时期,混进贵州资产阶级革命团体自治学社,拚凑小宗派,进行阴谋活动,给贵州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反帝反封建革命事业,造成不可弥补的危害。剥掉他的画皮,戳穿他的险恶用心,总结历史经验,对于声讨“四人帮”的反党罪行,批判他们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贵州自治学社从成立的第一天起,张百麟等一小撮人就结成反动小宗派,修正它的革命路线,进行阴谋活动。二十世纪初年,贵州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始活跃起来。一九○七年,各种反清力量,  相似文献   

19.
从“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共产党宣言》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个历史阶段。这一时期革命的中心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使在水深火热中的中国人民翻过身来,夺得政权。用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的思想,就是要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成为无产阶级革命的“直  相似文献   

20.
在近代报刊发展初期,自由主义是使“喉舌”获得自由的主义,“喉舌论”是使言论自由成为现实的理论。戊戌变法前后,维新变法人士的报刊“喉舌论”,首先是要求封建专制统治者还民众以话语权,给民众以监督官吏、监督政治、监督社会、变法图强的政治权力;其次,他们还十分强调报刊“去塞求通”的“喉舌”功能,这是他们对启蒙民众,宣讲民主、科学的真理,沟通社会上下和国家内外信息以变革社会的话语制权的强调。辛亥革命前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的报刊“喉舌论”,则是要求其报刊成为宣传革命思想、推翻帝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喉舌”,掌控革命舆论的话语制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