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介绍了土工试验中含水量测定的3种方法:烘干法、酒精燃烧法和微波法。通过比较这3种方法的试验数据,认为用微波法在测定含水量的方法中较其他两种方法更经济和实用,准确度也较高。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对微波籽棉烘干的背景进行了陈述,提出对现有微波籽棉烘干机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的必要性,接着对在籽棉微波烘干中含水量试验数据和发芽率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各个因素与试验结果的关系,最终得出适合微波籽棉烘干的重要影响因素的值,并针对其中的不足,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3.
王春强 《天津科技》2013,40(4):24-25
对悬浮物(SS)的基本概念和重量法中滤纸法分析步骤、计算方法作了简单介绍,着重探讨了影响悬浮物测定的几类因素,试验了分析时最佳取样量、测定条件(烘干温度与时间、称量时间)等对悬浮物测定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砂浆作为砌筑工程的粘结料,是影响砌筑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如何利用工地现场条件有效快速地控制施工现场砂浆质量是该文研究的重点.该文结合界阜蚌高速公路砂浆施工质量控制实践,利用工地现场试验条件,遵照交通部部颁试验操作规程,探索一种采用筛洗法快速测定砂浆配合比的新方法,并研究使用该法预估施工砂浆强度,提出合格控制标准,从而达到快速有效控制现场砂浆施工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利用微波技术快速测定镁质硅酸镍矿的水分,并对不同含水量的镁质硅酸镍矿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对微波检测装置、特性及其操作方法做了说明。  相似文献   

6.
传统烘干失重法测量时间长,耗电量大,工效低。采用HG53型快速分析仪,研究抗生素发酵原料玉米浆水分测定中替代干燥法的可能性,用t检验法得出两种方法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且此方法的标准偏差为0.14%,同时用两种方法作了11组对比试验,结果非常接近。此方法用于玉米浆水分的测定,结果与干燥法测得一致。实验证明,快速测定法能降低成本、缩短分析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微波法测定含水量与烘箱法测定含水量的比较,确定了微波法测定含水量的操作规程和最佳时间。试验结果表明,微波法的测试精度高。与标准烘箱法相比,微波法具有测试周期短、操作便捷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微波处理和微环境对植物种子萌发的协同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微波预处理因素(包括种子含水量、微波功率、照射时间)与萌发微环境因素(包括温度、湿度、pH值、盐的质量浓度)对白菜种子萌发的协同影响,探讨利用微波预处理与萌发微环境控制技术提高植物种子活力及其抗盐碱性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盐的质量浓度和pH值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最小,而且无显著性;优选条件下,种子发芽率可达98%,而对照组仅为86%。因此,微波预处理能够显著影响植物种子的萌发特性及其抗盐碱性。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利用微波新技术 ,在密闭容器内 ,对样品进行微波加热—压力消解 ,快速测定环境水样中的总磷量。讨论了微波功率、微波时间、酸度等因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与标准方法相对照 ,经t—检验法及F—检验法检验 ,没有显著性差异 ,多次加标回收率在 97.5~ 10 1.9%之间 ,相对标准偏差≤ 1.3%,结果令人满意。该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省时、省力、经济、不污染环境、也不易被环境污染、宜于大批量样品的测定、便于推广普及等优点。为水样中总磷量的测定 ,提供了一个快速、准确、简便的分析方法 ,亦可借鉴于其它样品的分析测定。  相似文献   

10.
微波技术应用于银杏黄酮浸提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银杏叶为原料,研究了微波技术在银杏黄酮浸提中的应用.实验通过改变溶剂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等条件对产品提取得率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并比较了传统浸提法、微波法、微波结合浸提法三种方法的提取,结果表明微波法提取银杏黄酮是一种快速、高效、节能的新型提取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南阳膨胀土土水特征曲线,采用美国Soil moisture公司生产的陶土板进气值为15 bar的压力板仪对原状样和重塑样进行了研究;其中原状样进行了不同高度或面积系列下的研究,重塑样进行了不同干密度或含水率系列下的研究;并采用控制变量法来得出结论。研究结果表明:1面积增加对原状试样的持水特性没有影响,但是高度对土水特征曲线的影响很大,高度增加使得在相同吸力下土样含水率增加,脱水难度增大;2对于重塑样,在相同干密度条件下,低吸力条件土样含水率随初始含水率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吸力的增加,从某一吸力值开始,含水率随吸力的增加而降低,初始含水率越高,这个值越低;3在相同的初始含水率条件下,低吸力条件干密度越低含水率越高,随着吸力增加,干密度越低,土样的含水率下降的越快,各试样的含水率开始接近,最后低干密度试样的含水率趋于一致;4考虑体积变化的影响对土水特征曲线进行修正并进行模型拟合,最后表明VG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原状膨胀土的土水特征曲线。  相似文献   

12.
改良膨胀土筑堤压实度控制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宁淮高速公路石灰改良膨胀土路堤填筑过程中用干土法标准击实试验结果作为标准压实度难以达到要求的问题,进行了干土法和湿土法室内标准击实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干土法标准击实所得的最大干密度要大于湿土法标准击实所得的最大干密度,且有较大差别.根据宁淮高速公路实际施工状况,采用湿土法标准击实试验结果作为压实度控制标准是符合现场实际的.试验段碾压后现场CBR试验结果表明,改良土的CBR值满足规范要求,说明用湿土法标准击实试验结果作为宁淮高速公路路堤填筑控制标准能够满足工程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3.
采用烘干称重法对海晏县城和西海镇附近沙柳林地土壤水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位于河漫滩上的海晏城附近的沙柳林土壤含水量高,平均含水量为25.1%,土壤水分能够满足沙柳林的正常生长;位于一级阶地上的西海镇沙柳林土壤上部1m范围内含水量较高,平均含水量为19.3%,1m以下含水量很低,有土壤干层发育.这表明,在该区自然降水条件下,除地形低洼、地下水很浅的河漫滩地区之外,土壤水分不能满足人工林正常生长需要.该区沙柳林土壤水分收入小于支出,具有负平衡的特点.该区土壤上部1.0m深度范围内以粉砂为主,孔隙度较高,土质优良,但1.0m以下以粗砂和细砾石为主,土质较差.  相似文献   

14.
利用双电极电阻率测量装置,通过室内无荷和有荷膨胀土的电阻率试验,对膨胀土的电阻率与含水率及上覆压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无荷作用时,电阻率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而减少,电阻率在含水率为15%时呈现跳跃性变化,电阻率与含水率呈负指数变化;在有荷载作用时,膨胀土的电阻率明显减小,电阻率仍然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而减少,电阻率在含水率为10%时呈现跳跃性变化。膨胀土电阻率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含水率,而上覆荷载对电阻率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5.
为了估计具有垂向空间异质性的田间尺度土壤水分运动参数,提出利用原位多点土壤含水率观测数据反演多层土壤持水和导水特征参数的Bayes方法。该方法基于Hydrus-1D模拟模型建立Bayes推断模型,采用Markov Chain Monte Carlo(MCMC)方法求解Bayes联合概率分布,得到参数的后验边缘分布。将该方法应用于华北平原一典型农田土壤剖面,参数反演结果反映了空间变异性,与室内试验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相应的土壤水分运动模拟具有较高精度,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目前造纸干燥部能耗较大的问题,对纸张超声波干燥过程中振板厚度、初始含水率、超声波功率的影响进行试验研究。采用自制纸张超声波干燥装置,利用超声波的机械效应和空化效应,通过含水率测量仪、电子天平等测量过程中纸张含水率的变化,通过计算得出干燥速率。试验发现当功率固定为200 W时,振板厚度为2 mm,最佳超声波频率为22.6 kHz时,干燥效率达到最高;超声波干燥速率在1 s内达到最大,随着含水率的下降,干燥速率也迅速减小,并基本稳定;干燥速率随着功率的增大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且两者保持非线性变化关系,当超声波功率为540 W时,超声波干燥速率最佳。结果表明,超声波干燥可作为高效率阶段性干燥,在压榨部与烘干部之间进行辅助干燥,从而减小烘干部长度。  相似文献   

17.
大气的蒸发效应引起土体内部含水量及温度的重新分布,本文旨在研究蒸发条件下非饱和土中水分及热量的迁移规律.对于土体在蒸发条件下总吸力和温度的变化特征,采用非饱和土水-热迁移模型加以描述,该模型中液态水和气态水的迁移分别是基于Darcy定律和Fick定律而建立的.探究了利用土体基本物性指标和气象因素预测模型计算中相关参数及边界条件的方法,利用上述模型及预测方法只需获取土体基本物理性质便可获取任意时刻非饱和土中含水量及温度的分布情况.该理论被用来模拟Wilson土柱蒸发试验实测结果,其理论结果和试验实测结果是较一致的.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究石油污染土壤微波修复最适宜的工艺参数,选取石油污染土壤中典型的半挥发性有机物萘(naphthalene,NAP)为目标污染物,以模拟萘污染的土壤为供试土壤,采用微波(f=2.45 GHz)对其进行修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Box-Behnken实验设计,以NAP去除率为响应值,建立了以微波功率、辐照时间、土层厚度和土壤含水率为影响因子的二次多元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模型经方差分析(ANOVA)结果达到极显著水平,其中微波功率的影响最为显著;得到最佳的工艺参数为微波功率768 W、辐照时间19 min、土层厚度3.2 cm、含水率16%,此条件下NAP去除率为97.3%;验证实验结果NAP去除率为97.0%,与模型预测结果仅偏差0.31%。利用响应面法优化的微波修复NAP污染土壤的工艺参数合理可行,研究结果可为微波土壤修复技术的工业化应用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9.
利用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卫星可对土壤湿度实现大面积、时间连续的反演.针对此过程中难以消除植被遮挡的问题,提出融合SAR微波数据和光学数据,利用修正水云模型消除植被影响,求解纯粹地表后向散射系数,代入裸土区土壤湿度反演算法进行土壤湿度反演,并在武汉豹澥区域设置实测站点记录实测数据进行比对.结果分析表明,经过植被消除后,实测站点垂直极化后向散射系数平均衰减量与植被覆盖度之间时间序列上相关系数达到0.83;土壤湿度反演值与实测值趋势相关性平均提升0.08,且提升程度与植被覆盖度相关系数也达到0.8以上,表明本算法针对植被覆盖度越大区域反演效果越好.该方法通过SAR影像和光学影像融合反演长时间序列土壤湿度具有良好可信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