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陈应松主要从基层政权组织的涣散、干群关系的尖锐对立等方面审视乡村政治生态,同时却又对乡村干部无奈与尴尬的处境深表同情。这种创作姿态的矛盾与审美情感的芜杂成为他小说底层关怀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文学对“乡下人进城”问题的探索,从上世纪20年代王任叔所作的《疲惫者》,到本世纪陈应松2000年创作的《夜深沉》一直持续不断,通过对这两个文本解读看到,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百年的历程中关于“乡下人进城”这一主题书写的某种呼应关系,即关于乡下人进城后命运的不断探索,以及一以贯之的人文关怀的体现。  相似文献   

3.
金庸和古龙是现代武侠小说创作中的领军人物,二者的创作风格虽然差别很大,但均对现代武侠小说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对他们在题材背景、语言表述,以及作品所寄寓的情怀等不同创作风格的时比研究,可以从更深层次理解他们对人性的阐释和理解。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白族诗人杜乙简的诗歌创作进行了评析 ,指出他创作中追求古为今用、语言平易简练以及古朴清新、醇厚严谨的诗歌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5.
歌曲《鼓浪矶》,它的旋律进行、和声语言以及织体结构上都体现了谭小麟独特的创作风格,即把带有五声性的旋律与现代的和声语言合而为一。  相似文献   

6.
试论肖邦夜曲的旋律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肖邦夜曲的旋律特性陈声钢夜曲是肖邦钢琴创作中最具独特风格的一种体栽。在西欧音乐史上奠定夜曲体裁、风格的是英国作曲家约翰·费尔德。肖邦青年时代对他评价很高,其早期的夜曲创作确也受到费尔德的深刻影响。但肖邦的夜曲并没有模仿费尔德的手法风格,而是以一种...  相似文献   

7.
陈应松的小说《夜深沉》依然关注农民的生存,不过视角稍微游移,即关注城市务工农民的回乡之旅。城市务工农民有回乡建房愿望。从隗三户的一系列遭遇,以及最后他的惨死,我们可以发现一些与人的生存状态相关的社会问题。这篇小说也显示了作家的社会责任感和批判态度。  相似文献   

8.
微博小说语言风格是微博使用者在创作微博小说中在主客观环境影响制约下运用汉语表达手段而形成的格调和特点,其语言风格具有短小精悍、幽默风趣、平实质朴、含蓄委婉和生动曲折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游渊 《开封大学学报》2011,25(2):37-39,42
古诗的风格是诗人审美观、价值观和创作个性的表现,翻译古诗必然要释译古诗的风格。在古诗翻译中,要将译者的风格与诗人的风格统一起来,以诗人风格为重;要真实地描写诗人所写事物,认真分析诗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审美观,抓住诗人的创作个性来揭示其艺术面貌,妥善处理诗人特有的语言表现方法。总之,要努力保持古诗的风格,创造出原汁原味的译品奉献给读者。  相似文献   

10.
陈应松神农架系列小说在当前的底层叙事中独树一帜,他以民间化的立场来审视和评判现实社会,他对底层经验的表述,不是居高临下的怜悯与同情,而是充分介入到对象内部经验世界与情感世界之中,用切近底层的话语表述还原了底层生命个体的无望的真实。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结合创作实践,讨论了在工笔画创作中遇到的传统、继承、风格、语言、宗派、创新等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吴江沈宜修母女作为晚明词坛极富代表性的女性创作群体,其词作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李清照的影响。她们仿效了李清照的语言风格,在词作中大量引用、化用其词语和句式、沿袭了易安体“酒入愁肠”的创作经验和“林下风致”的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13.
歌词的音乐性,是歌词区别于其他文学形式的一个重要特征。歌词对音乐的创作具有重要的影响。影响作曲家创作的情感、曲式的构思以及节奏与曲调,这就是歌词对于音乐的召示力,它是由歌词创作的主要目的和过程所决定的。它既包括内在的音乐性也就是走向和通向音乐的真挚强烈的情感,又包括外在的音乐性即歌词的语言风格、节奏、韵律以及结构。  相似文献   

14.
诗人江总一生历经梁、陈、隋三朝,他身居高位却不理朝政,其人其诗都颇受争议.江总擅长五言、七言诗的创作,在其现存的百余首诗中,呈现出一种侧艳与悲凉相互交织的风格.梁、陈以来动荡的形势、末世的情结在文人心中投下的阴影是形成江总诗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彭卉 《当代地方科技》2010,(23):149-150
弗吉尼亚.伍尔芙以其独特的意识流创造风格著称,在众多的文学作品中,传统写法及创作手段无法表现出伍尔芙作品紧追意识、心灵以及美的影像叙述。故分析伍尔芙的《墙上的斑点》一文作为一个展现伍尔芙意识流语言构架艺术的举证。  相似文献   

16.
张蕾  肖文科 《科技信息》2011,(19):I0200-I0201
以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理论为关照,广告语言的使用是一个不断对语言做出选择的过程。为达到广告的交际目的,宣传鼓动劝服广告受众,广告语言会在语码、语言形式、语体风格、语类和话语策略等方面做出选择,这些选择要顺应广告交际的各种语境因素,包括物理世界、受众的心理世界以及社交世界。本文主要从广告语言的语境顺应和语言结构顺应这两方面对广告语言进行例举及分析,希望作为语言顺应理论解释力的补充的同时能指导广告更好地创作。  相似文献   

17.
反映时事、抒发忠愤,书写宦情,写景题咏是南宋状元吴潜诗词创作题材的主要内容,其诗词创作的艺术价值在于:词体风格激昂沉雄、凄劲隽永,诗歌语言浅白有味、雅俗相宜.  相似文献   

18.
在当前创作中,反映知识分子生活的作品大量涌现。这类作品中的一部分,在语言风格上表现出明显的共同特色——典雅新奇。本文试从几个方面对这一语言特色进行探讨。 (一) 纵观当前创作,语言风格的丰富多彩,令人目不暇接。如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刘绍棠的作品,描写冀中风俗人情,充溢着运河沿蒲柳人家的乡土气息,与“荷花淀派”一脉相承。苏叔阳、邓友梅、陈建功等,师承老舍,写北京人、北京事,一股道地的北京韵味。“山药蛋派”继承赵树理的传统,擅写山西民情,以晋南方言为主,通俗而生动。郑九蝉等以塞外东北生活为题材,其诙谐的东北口语,使人想起周立波《暴风骤雨》的语言风格。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翻译的原则和标准、诗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风格问题、音韵节奏问题几方面论述,认为诗是不可能从一种语言译成另一种语言的。如果不能够充分体现原诗的意味与风格,在节奏与韵律等方面也不能与原诗对等,就不是对原诗的翻译,而只是根据原诗进行的再创作或用另一种语言对原诗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20.
白朗是20世纪30年代东北作家群中小说创作成就较高的女作家。对白朗短篇小说创作的结构和语言进行了分析,认为白朗擅长运用中国传统叙事和西方心理展示相融合的小说结构,语言直白、粗犷、明快,表现出浓烈的东北文学创作的美学特质和意蕴,形成了独特的审美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