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基于双向搜索的公交路径选择算法及优化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人们出行公交路径选择问题,分析了公交网络的特点,对最短路径常用算法进行比较,提出一种基于双向搜索的公交网络路径选择算法。为了选择最优路径,综合考虑出行时间、出行费用和换乘次数等因素,给出一个综合评价指数模型,并用算例对算法和模型的可行性进行验证。基于数据库理论,算法用数据库表示公交网络,用数据库查询技术实现最优乘车路经选择,易于实现,执行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基于ArcGIS城市交通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ArcGIS软件在解决城市交通地理信息系统中数据组织和空间分析的优势,提出了系统的设计思路和数据的组织模式.利用ArcToolBox软件及其二次开发功能建立了某市的城市交通地理信息数据库,实现了站站查询、交通设施数量统计、缓冲区分析等功能模块,并通过建立带权几何网络实现了最短路径查询功能.该成果对城市交通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现有的大部分查询路径的系统都是基于2维的,GoogleEarth的出现将路径查询系统引入到了3维的世界,但GoogleEarth是以鸟瞰的方式向人们展示路径的,不符合人一般行走过程的视觉效果。本文介绍利用VC 6.0、MapObjects和OpenGL来实现一个能虚拟显示行走过程的3维空间查询系统,从而对OpenGL在GIS软件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地理信息数据库的查询效率作为GIS系统效率的关键,传统的查询和索引技术不能有效地实现地理信息数据库的高速查找和信息提取.提出了GIS中高效信息查询和提取的一种优化方法——一种基于R 树的空间索引技术的方法,介绍通过该方法建立记录地图信息的shape文件对应的索引文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并提出了基于此方法的GIS最邻近查询算法. 通过实验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提高GIS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数据提取效率.  相似文献   

5.
建立城市公交最短路径有利于城市交通建设有序和稳定的发展,目前采用GIS技术可以有效地管理公交车辆。从系统的最短路径入手,对行走路线作了分析,并给出了用于空间分析的最短路径追踪方法。此外介绍了该系统在具体城市交通应用中所要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MapX是MapInfo公司向用户提供的具有强大地图分析功能的ActiveX控件产品.分析和讨论了公交网络的特点及公交最优路径算法,充分利用MapX控件的属性和方法以及面向对象语言的灵活性对公交网络最优路径进行分析.基于MapInfo平台建立了公交网络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给出了在VC 可视化环境下基于MapX控件的公交网络最优路径实现方法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7.
研究基于最短路径算法的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咨询系统,首先对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图建立数学模型;然后研究基于上述数学模型的数据库建立方法和相应的算法设计,和以Dijkstra算法为基础的最短程乘车和最少换乘的最优化乘车路径的城轨线路查询系统算法;最后简要介绍了按此想法设计实现的城市轨道交通智能查询系统的结构。  相似文献   

8.
在单一网络功能下节点间最短路径的研究基础上,提出基于多功能网的最短路径查询问题,给出一种基于贪心策略的查询算法来查询节点间在不同网络功能下的最短路径.利用多功能网对山东半岛城市群进行建模,分别查询城市群网络实现经济和信息两种不同功能时城市间的最短路径,并计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查询节点间在不同网络功能下的最短路径对于挖...  相似文献   

9.
最短路径是GIS领域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从静态最短路径算法和动态最短路径算法两个方面对GIS中最短路径理论和实现算法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比较了各自特点及适用条件,初步探讨了Dijkstra,A*,D*等典型的寻路算法.  相似文献   

10.
公交网络最优路径选择算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交乘客出行路径的选择是公共交通信息查询的重要内容.依据公交线路网络的特点以及公交路径选择的需要构造了公交线路网络的数学模型,在Dijkstra算法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乘客出行的乘车习惯、线路距离、换乘次数和乘车费用等因素,并考虑了多种不同的换乘方式和不同的线路类型对选路的影响,设计并验证了能够满足多种出行特点的路径选择算法.  相似文献   

11.
为求解时变路径搜索问题,设计并实现了城市轨道交通大规模网络条件下的时变k短路径搜索算法.算法可分为两部分:首先基于深度优先的边删除法搜索网络的静态k短路径,然后将静态k短路径按照列车到发时刻进行扩展并排序获得时变k短路径.将算法应用于北京地铁网络路径搜索实例中,通过与既有算法对比,证明本文算法具有较优的效率,并能够获取基于列车时刻表的有效的时变k短路径集,为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路径搜索和管理提供辅助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从复杂网络角度研究了中国旅游线路的实证统计性质,包括平均距离、集群系数、度分布律、项目大小、项目度分布律以及同类性系数等;建议把中国旅游线路网归入“广义合作网络”一类;提出了一个中国旅游线路网的自组织演化建议模型,由此模型所得到的模拟结果与实证结果比较好地相符合。  相似文献   

13.
利用网络的特性,采用遍历搜索方法对最短路径问题做出一个敏感性分析,适合于解决在一些实际系统模型中利用网络图进行规划时,需要对一些环节进行调整,却又能不破坏原最优计划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公交网络最优路径的一种改进求解算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通过对多种公交网络中求解最优路径算法的分析,提出了一种考虑公交线路票价变化,并以总行程时间最短与换乘次数最少相结合为原则的公交路径寻优新算法.同时对公交换乘中换乘点的选择、步行时间及等车时间作了较详细的分析.以一个算例对新算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5.
尹方平  李万彪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7):4212-4216,4225
针对城市公交自助查询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交通繁忙程度下的公交选择算法。首先构建基于繁忙程度权重的公交网络权值矩阵。然后针对四种不同的公交地铁混合线路对权值矩阵进行修正。最后在此基础上建立三种实用的双目标动态模型:最少换乘下的最短时间、一定换乘忍耐下的最短时间、一定换乘忍耐下的最少花费。实验表明,该模型是解决基于整个交通网络系统不同交通繁忙程度下,用户出行选择的个体最优选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总结了基于手机切换定位的道路行程车速采集技术基本原理,明确提出道路行程车速的计算流程和切换路网标定方法.从无线通信信号传输特征角度揭示出切换扰动的原因和规律,分析切换扰动对切换路网标定的影响,并应用搜寻有向图最大权重路径的方法进行切换路网标定.从切换序列稳定性、切换位置精度和实际手机样本量3方面对标定方法的适用性进行分析,指出对于开阔、低密度开发环境下的高速公路及红线宽度较大的城市快速路的适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7.
为提升大规模网络全源最短路径的求解效率,基于重优化理论提出了一种快速的精确全源最短路径求解方法——RASP(reoptimization-based all-pairs shortest path)算法.分析了异源最短路径树间的相关性和差异性;在已知单源最短路径树的基础上,基于重优化理论实现了异源最短路径树间的高效转换,进而得出高效求解全源最短路径的RASP算法;理论证明RASP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3n~2+2nm).实验测试表明:无论是在稀疏还是稠密网络上,RASP算法都能有效地超越Floyd算法、n次Dijkstra算法及其改进算法.  相似文献   

18.
带限制的网络是一类特殊的网络,如具有禁止通行限制信息的交通路网.由于此类网络的最短路径的求解是有后效性的,因此经典的Dijkstra算法等就无法用来解决此类问题.提出了一种路网带限制的交通网络最短路径建模方法.该方法将具有禁行限制的特殊网络转化成一个一般的网络模型,从而可用任一传统高效的算法完成对其最短路径的求解.  相似文献   

19.
交通路况瞬息万变,为能更准确地获取最优油耗路径规划,需实时获知道路车流量。基于车流量存在随机性和突发性的特点,提出基于路由节点的最优油耗路径规划模型。针对每个节点建立路阻路由表并依托车联网平台进行实时更新,车辆只需查找所在位置节点的路由表即可通过路阻值获取当前最优油耗路径。通过改变路阻值模拟车流量大小和变更目的点模拟不同的任务,分别仿真不同交通状况下完成同一任务和同一交通状况下完成不同任务2种情况,验证本算法的节能效果。结果显示拥堵情况越严重或者中转节点数量越多,本算法的节油效果越明显,可以实现经济环保出行。  相似文献   

20.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kinds of queries in Spatial Network Databases (SNDB) to support location-based services (LBS) is the shortest path query. Given an object in a network, e.g. a location of a car on a road network, and a set of objects of interests, e.g. hotels, gas station, and car, the shortest path query returns the shortest path from the query object to interested objects. The studies of shortest path query have two kinds of ways, online processing and preprocessing. The studies of preprocessing suppose that the interest objects are static. This paper proposes a shortest path algorithm with a set of index structures to support the situation of moving objects. This algorithm can transform a dynamic problem to a static problem. In this paper we focus on road networks. However, our algorithms do not use any domain specific information, and therefore can be applied to any network, This algorithm's complexity is O(klog2i), and traditional Diikstra's comolexitv is O((i + k)^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