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创建5A级旅游景区是发展经济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国内各大旅游区发展的现实需要.创建5A级旅游景区需要从全方位入手,系统、科学、规范的旅游解说系统规划和设计必将成为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主要以洛阳龙门石窟景区旅游解说系统的规划理念和设计方法为例,通过剖析其在节点规划、解说物分类、解说物载体选择及内容设计等方面的问题,相应提出了具体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
随着旅游者个性化需求的凸显,旅游解说系统的构建成为景区发展的重中之重。洛阳龙门石窟解说系统主要包括静态平面解说系统、动态口头解说系统及时空立体解说系统。但是,其解说系统发展中也存在着诸如解说牌设计不合理、导游专业素质不高、游览偏静态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加强导游专业素质、完善景区服务信息、增加语音自助系统及开发游客体验式解说等促进洛阳龙门石窟解说系统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洛阳龙门石窟旅游解说系统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旅游者个性化需求的凸显,旅游解说系统的构建成为景区发展的重中之重。洛阳龙门石窟解说系统主要包括静态平面解说系统、动态口头解说系统及时空立体解说系统。但是,其解说系统发展中也存在着诸如解说牌设计不合理、导游专业素质不高、游览偏静态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加强导游专业素质、完善景区服务信息、增加语音自助系统及开发游客体验式解说等促进洛阳龙门石窟解说系统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5A级旅游景区是我国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地建设的最高标准,研究其发展特征,对指导区域旅游健康发展具有较大的实践意义.文章采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国家5A级旅游景区总量发展变化特征;运用最邻近指数、基尼系数、洛伦兹曲线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通过比较分析和SPSS交叉分析方法对5A级旅游景区类型及变化进行了全面剖析.结果显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总量保持缓慢增加,但年度增加量呈现递减的趋势;空间分布属于凝聚型、区域分布均衡性低、省际差异性大,且随时间变化呈现不断集聚的趋势;空间分布与地区经济、旅游经济关系密切;景区类型所占比例趋于均衡,呈现多元化趋势.  相似文献   

5.
以胶东半岛A级旅游景区作为研究对象,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研究胶东半岛A级旅游景区时间和空间分布的集中性特征.研究发现:(1)胶东半岛整体区域及各地级市的A级旅游景区的时间演变呈现相似的特征,2000-2014年A级旅游景区持续波动增长,2015-2017年A级旅游景区增长趋于平缓,各地级市A级旅游景区的数量随时间的演变差距逐渐拉大;(2)从区域整体范围来看,胶东半岛A级旅游景区在空间上呈集聚状态,集聚状况大致呈"南北高,中间低"的分布态势;(3)从市域范围来看,青岛市和烟台市的A级旅游景区分布呈集聚态势,威海市旅游景区的分布呈均匀态势,3市均存在旅游景区密集区.最后,从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出发,对优化胶东半岛区域A级旅游景区的开发、整合以及旅游业地区联合发展提出针对性措施.  相似文献   

6.
基于201个国家5A级景区,充分考虑出行时间和出行方式的前提下,构建了三阶段TSP模型,利用遗传算法,为旅游爱好者规划合理的出行方案.结果表明:对于自驾游爱好者,要游览所有5A级景区,至少需要11年的时间;考虑乘坐高铁等到达景区所在省、租车自驾游览景区、住宿等的综合费用为392615元;模型推广后,对于北京的旅游爱好者,采用动车、高铁、飞机、自驾等综合出行方式,要在10年内游览所有5A级景区,费用为211204元.  相似文献   

7.
遗产旅游解说系统研究——以古都洛阳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遗产旅游的解说系统作为遗产旅游中的一个重要要素,日渐受到旅游管理者的重视。遗产旅游解说系统与一般旅游解说系统有所不同,相比一般旅游解说系统,遗产旅游解说系统的旅游资源文化价值品位更高,解说媒介地位更加重要,旅游客源的特征细分更加明显,因此在遗产旅游解说系统的规划设计工作中,应充分根据其特点而科学规划。文章以古都洛阳为案例,分析得出洛阳遗产旅游解说系统资源存在文化品位高、物质载体缺乏和分布集中等特点,解说系统中存在交通识别系统设计缺乏人性化、景区解说系统缺乏统一规范化、网络媒介解说系统影响力不够等的问题,主要在重视窗口解说系统、规范解说设计规划的程序、重视网络解说媒介等发面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8.
遗址旅游解说系统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遗址旅游解说系统概念进行了分析,提出遗址旅游解说系统是由遗址旅游解说内容、旅游解说媒介和旅游解说受众组成的有机整体.以甘肃大地湾遗址为例,通过实地调查,分析了其文化价值、旅游开发现状和解说系统现状,提出了构建建议,对于其他同类景区具有可操作性和应用性.  相似文献   

9.
双周要闻     
正2018年全国5A级旅游景区影响力排行榜TOP50发榜中国地大物博,景色绝佳的旅游景区更是数不胜数。但是,你知道,在众多5A级旅游景区中,最受人们欢迎的景区是哪些吗?近日,2018全国5A景区Top50发榜,"网红"故宫名列第一。此次《2018年全国5A级旅游景区影响力排行榜TOP50》,是由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权威发布,通过考察关注度、活跃度和美誉度三个指标,评选  相似文献   

10.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微博营销已成为旅游景区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文章以西南 地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运用熵值法构建包括微博活跃度、微博内容覆盖度、微博传 播力三个方面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微博营销评价指标体系,并对西南地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微 博营销的综合评分及排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西南地区各省份国家5A级旅游景区微博营销发 展不平衡,一些建成时间较早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微博平台建设更加全面,官微影响力更大,其 中微博传播力的建设对景区微博营销起关键作用。文章从联合营销、提升内容丰度、开展营销活 动、创新营销方式等方面提出了优化微博营销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A级旅游景区的等级与数量体现了一个地区的旅游发展实力.创建A级旅游品牌,可以增加政府的旅游收入,发挥旅游功能,促进就业、改善民生;可以实现区域的综合发展,展示地方形象,打造当地品牌.利用GIS空间分析工具定量分析358个广东省A级旅游景区,并选择最邻近点指数、地理集中指数、基尼系数等探讨广东省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景区空间分布集聚特征明显,主要集中在广州、梅州、惠州、韶关、清远、佛山和东莞等城市;②景区呈现中心集聚的不均衡特征,集聚在以珠三角和粤北为中心的纵轴上,粤东粤西分布密度不高;③不同等级的旅游景区分布有较明显差异;④社会经济、人口分布、旅游资源、交通条件等多种因素影响广东省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12.
依据2016年中国A级景区数量和空间分布数据,应用最邻近点指数、基尼系数、聚类和异常值分析等方法,借助GIS空间分析技术在省域尺度上对A级景区的数量、等级结构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中国A级景区建设已从数量扩张阶段进入质量提升阶段;我国A级景区空间分布与我国人口空间分布呈现一致性,87%的A级景区分布在胡焕庸线以东地区,且在京津冀、长三角和山东半岛地区形成密集分布区;各省旅游接待量及旅游收入均与其A级景区总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且与5A和4A景区数量的相关性更高。基于以上,提出中国A级景区质量提升对策、西部优先发展对策、区域合作发展对策、交通优先发展对策和景区产品创新对策五大对策。  相似文献   

13.
基于平均最邻近指数、空间基尼系数、标准差椭圆等数理统计模型和地理探测器分析福建省国家A级旅游景区空间结构及驱动因素.研究结果揭示了福建省国家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结构特征及其驱动影响机制,为优化福建省旅游景区空间结构,促进全省旅游景区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研究发现:福建省国家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趋于聚集型,且主要集中分布于沿海地区;福建省国家A级旅游景区具有极核状和带状空间分布态势;社会经济因素和自然环境因素均是影响福建省国家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的驱动因素,其中可达性的驱动作用相对较强.在此基础上提出:首先福建省要注意优化国家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促进全省旅游协同发展;其次要着重通过提高可达性促进落后地区旅游景区的开发建设;最后要结合福建省国家A级旅游景区分布特点,开发旅游廊道和发展全域旅游,提高旅游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长白山是国家首批5A级景区,近年来吉林省政府为发展长白山旅游作出了极大的努力,一个在国内外颇具影响力的景区已初见端倪,但其游客人数和旅游总收入与国内著名的5A级名山景区仍有较大的差距.主要问题集中在区位偏远、适游时间较短、旅游资源开发层次较浅、服务设施不健全、景区范围有限、高等级旅游产品较少、旅游项目较为单一和旅游资源的文化挖掘不够等方面.在分析差距成因的基础上,论证了扩大长白山旅游景区的必要性和把长白山打造成国内外知名旅游景区的有利条件,提出了要加强与邻省和邻国的合作力度,努力发展长线旅游、多形式旅游、冰雪旅游、发掘景点的内在潜力和观赏深度等开发措施.  相似文献   

15.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生态旅游已成为当前旅游业发展的主要模式,解说系统能够向有兴趣的旅游者及教育机构提供必要的解说服务,使其对旅游区的资源及其价值、它的科学和艺术价值等有较深刻的理解,充分显示旅游的户外教育功能。但当前的旅游解说系统在解说内容、形式等各方面均存在较大问题,不能适应当前旅游业发展的要求,对婺源古村落现有旅游解说系统进行改造,建立完善的解说系统是提升现有景区旅游形象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旅游解说系统对旅游景区的发展起重要的作用,本文提出了旅游风景区解说系统的涵义、构成,分析了云台山对旅游解说系统的需求,指出云台山解说系统建设的现状、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以2013—2016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对东北5A级景区网络关注度的百度指数为数据基础,采用弹性系数、变异系数和泰尔指数的方法来测度东北5A级景区的网络关注度的区域差异特征,分析了网络关注度的空间格局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2013—2016年全国对东北5A级景区的网络关注度总体呈现出增长的趋势;区域间、区域内和以省际为单元的网络关注度差异显著,网络关注度的空间格局未发生根本性变化;区域间差异是造成东北5A级景区网络关注度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区域内差异对总差异的贡献率较小;客源地的旅游资源丰度和客源地与旅游目的地间的空间距离是东北5A级景区旅游网络关注度空间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旅游等级景区发展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福临  汤澍  吴小根 《河南科学》2010,28(1):121-126
系统分析了2001年以来江苏省旅游等级景区的发展态势和等级结构演变特征,并对2007年全省旅游等级景区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2001年以来江苏全省旅游等级景区总量逐年上升,年均增长率达37%;不同等级的旅游景区发展历程各有差异,4A级景区发展最为平稳,3A级景区增长最快,2A级景区持续快速发展,1A级景区发展明显滞缓;2006年以来全省旅游景区等级结构趋于相对稳定;2007年全省旅游等级景区主要集中分布在苏南地区,而在苏中、苏北地区的空间集中度较低,其中,2A至4A景区在全省的空间分布具有"空间集聚程度随景区等级提高而上升,等级越低的景区空间分布越均匀"的特点,4A级以上的高等级旅游景区主要集中分布在苏州、无锡、南京等苏南城市.  相似文献   

19.
选取2007年到2020年贵州省A级旅游景区为研究样本,系统分析了14年来A级旅游景区演变特征;运用数量统计分析方法、地理集中指数,探讨其空间分布类型、集中程度和均衡程度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2007年以来贵州省A级旅游景区总量逐年上升,其中3A和4A级旅游景区数量增加最多,且总体呈现纺锤形结构,趋于稳定合理;贵州省A...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成都市在线景区信息与旅游流发展的耦合关系,通过百度(Baidu)引擎搜索成都市2006—2013年在线A级景区信息,借鉴物理学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分析成都市A级景区信息与旅游流两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发展状况.研究发现:成都市A级景区信息与旅游流之间耦合作用明显,耦合协调度逐年提升;系统综合发展水平结果显示,成都市旅游流的综合发展水平高于A级景区信息,说明A级景区信息提供较为滞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旅游流的可持续发展;影响两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因素包括单要素的综合发展水平、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及景区类型多样化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