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四川省广安区地质灾害发育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省广安区发育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及岩溶、采空区地面塌陷四种地质灾害,通过对253个地质灾害点的野外调查及室内资料分析,总结归纳了全区的地质灾害分布规律及发育特征,为全区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和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2.
四川省广安区发育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及岩溶、采空区地面塌陷四种地质灾害,通过对253个地质灾害点的野外调查及室内资料分析,总结归纳了全区的地质灾害分布规律及发育特征,为全区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和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3.
GIS首先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技术。本文介绍了GIS技术的应用现状,建立基于GIS技术的地质灾害信息系统的必要性,讨论了基于GIS技术应用在地质灾害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及系统结构,并就建立地质灾害数据库和建立地质灾害模型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论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的非线性科学理论与控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在三峡库区时有发生,探索这些地质灾害的发生机制以及如何预测和控制这些地质灾害的发生是一个十分紧迫而又不可回避的非常现实的问题,文章在介绍三峡库区地质灾害基本情况及重庆地区范围内发生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与特征的基础上,对应用于研究地质灾害的现代非线性科学理论的基本原理、地质体结构面的蠕滑与粘滑以及对地质灾害的监测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的非线性科学理论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公路沿线地质灾害具有灾害成灾率高、灾害成因复杂、影响面广、破坏强度大等特点,对公路交通运输造成了极大的不利影响.常见的公路地质灾害主要有地面沉降、泥石流、滑坡和崩塌等.在公路地质灾害防治中,必须根据灾害的类型、特点、规模等情况进行科学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地质灾害的定义,介绍了我国地质灾害概况,探讨了地质灾害的类型与特征,分析了人为地质灾害的危险性,提出了防治地质灾害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基于GIS的重庆市地质灾害信息管理系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重庆市是我国地质灾害非常严重的省市之一,长期以来,地质灾害的发生地影响了重庆市社会经济的建设与发展。为了加强对质灾害规律的研究以及科学地管理地质灾害信息,初步探讨了基于GIS的重庆市地质灾害信息系统(ChongQing Geologic Hazard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的设计与建立。该系统面向用户,依据科学性、实用性、规范性和开放性的原则设计,并且以MapGis和MapInfo、Mapx作为后台支持,利用Visual basic5.0中文企业版作为开发语言。该系统具有信息的采集与更新、信息的空间与查询、信息的可视与GIS功能、信息和系统说明与帮助等五大功能。  相似文献   

8.
汶川映秀镇在"5.12"特大地震中,严重受损,许多建筑需要重建。为在映秀镇规划过程中,科学评估幼儿园地址地质灾害评估,本文完整叙述了地质灾害评估的步骤,并对幼儿园地址划分危险分区和适应性分区,最后提出了一些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矿井地质灾害及其预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煤矿开采所触发的地质灾害,不仅会使企业遭受重大的经济损失,且往往造成惨重的人员伤亡.只有科学地分析其表现特征及其形成原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才能控制或减少矿井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0.
康柳 《科技咨询导报》2012,(20):145-145
近几年我国范围内发生了多起重大的地质灾害,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具有长期性,它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要做好人才培养工作;它又具有复杂性,这就要求采用系统的科学的方法,加大对技术研发的资金支持。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地质信息管理的特点和优越性以及国产地理信息系统基础软件 -MAPGIS的数据结构、主要功能等。论述了在MAPGIS环境下绘制地质图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该系统实际应用于陕西省铜川矿务局煤矿地质信息的管理和图件绘制 ,实践证明该方法切实可行 ,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地质灾害的现状及建立减轻地质灾害系统工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地质灾害的发育已经影响了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顺利发展,而我国现有的减轻地质灾害的措施存在许多问题,已不能满足现代的防灾、减灾需要.为此,我们设想了一种方案———建立减轻地质灾害系统工程.它的最大特点是建立一个系统化、法制化的管理体制.分析研究表明,该系统工程模式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文章收集了自1995—2010年间宣城市重要工程中具有代表性的勘察项目77项,共998个钻孔资料。对其勘察项目中的钻孔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整理和汇编,并根据工程地质分区的基本原则,以地形地貌作为一级分类因素,对宣城市的工程地质进行了初步分区,同时归纳总结了各区的工程地质特征,为宣城市的未来城市建设提供勘察要点,避免勘察资源浪费,同时可以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赣东北大鄣山花岗岩的成岩时代及成岩背景,通过LA-ICP-MS锆石U-Pb方法对大鄣山二长花岗岩的形成时代进行了测定,大鄣山二长花岗岩形成于135.0±2.6 Ma B.P.,为早白垩世。花岗岩的主要矿物为钾长石、斜长石、石英等浅色矿物,暗色矿物稀少,有利于抵抗风化侵蚀,保持岩石的完整性。岩石形成于以伸展为主导的构造背景下,张性的节理和断裂更为发育。风化侵蚀作用只能沿节理和断裂逐渐进行,容易形成尖峰、峡谷、断壁悬崖等花岗岩地貌景观。岩石结构和矿物组成是花岗岩地貌景观形成的物质基础;节理和断裂是花岗岩地貌景观的造型控制因素;成岩之后的构造抬升是花岗岩成为景观的必备条件;气候条件、水文条件等也在景观形成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丰富野外地质填图方法和技术,提高地质填图的水平和图件质量。方法在遥感图像解译与地质填图实践的基础上,利用地质产状与地形变化的关系,在需要内插地质界线点的地段,垂直岩层走向切地形剖面,将剖面旁侧已知界线点的产状沿走向移至剖面中的相应高程处,再过此点延伸倾向线至地形剖面线,交点即为内插地质分界点,最后结合"V"字形法则,过同一地质界线的不同交点,求联地质界线。结果得出了地层产状稳定、走向不变而倾角变化、倾角不变而走向变化及倾角、走向均有变化4种不同的内插地质界线点编联地质界线具体作图方法与步骤,大大丰富和方便了野外填图工作。结论该方法既准确快速又方便可行,保证了地质界线勾绘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兰州城市区工程地质分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兰州市最新地质构造、地震研究成果,结合城镇化进程中兰州市区南北山前崩塌、滑坡及泥石流灾害发育,对城市构成严重威胁的现实客观因素.在已有地貌和岩土体类型划分基础上,根据工程地质条件的相似性和差异性,重新进行兰州市区工程地质条件研究,将城区划分为岩(土)体稳定性好、中等及差三个区、六个亚区.其中安宁区迎门滩、七里河区崔家大滩高漫滩岩(土)体稳定性好,工程地质条件好;安宁堡至十里店一带、七里河区职工医院至文化宫一带的Ⅰ、Ⅱ级阶地岩(土)体稳定性中等,工程地质条件较好,这些区域可作为城市区今后重点开发建设的区域.  相似文献   

17.
从自然的整体性入手,着重探讨了属于自然一部分的人必须与自然和谐相处。结果表明:随着人口的剧增、工业化进程的发展,地质环境遭到不恰当的开发和破坏,导致环境污染、灾害频发、生态失去平衡等严重的环境恶化问题,对人类生存构成威胁;强烈的生存危机感迫使世界组织及各国必须采取共同的行为来拯救地球。结论指出: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环境资源过程中必须有节制性和科学性,与自然和平共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才能实现“天、地、人”的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8.
油藏地质模型数据体粗化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油藏描述过程中 ,由地震解释出的三维地质模型一般产生几十万至几百万个网格数据体 ,由于目前计算机水平的限制和工作效率及费用等方面的考虑 ,需要对该数据体进行合理的粗化。用严格满足渗流流动规律的调和平均方法处理相邻网络之间的渗透率 ,这样求解渗流力学方程组得到的结果与一维理论解完全相符 ;对辽河油田某一大型油藏进行粗化后进行数值模拟 ,结果表明全油藏累积产油量、累积产水量的拟合误差均比较理想。该粗化方法可以应用在整装油田的大规模数值模拟运算上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地质遗迹及其旅游开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河南省的地质遗迹种类丰富,地质遗迹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观赏价值以及良好的开发条件,但在开发利用过程中还存在总体规划不完善;开发旅游资源忽视地质遗迹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不重视科学旅游,开发深度不够等问题.建议深入调查,搞好规划,加强宣传,推出名牌.  相似文献   

20.
基于GIS的公路地质灾害信息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根据地理信息系统在国内外的实际应用情况以及公路地质灾害的发生和监测管理存在的自身特点,提出了开展公路地质灾害信息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研究的必要性,并分析了系统开发目标、开发原则和研究的关键技术.在系统实践过程中,结合西部一条运营高速公路中重点地质病害路段的实际情况,开发了基于GIS的公路地质灾害信息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该系统以地质灾害的空间图形信息和属性信息为基础建立系统数据库,依托数学评价、预测和预报模型以及GIS系统的空间分析能力,形象地评价、预测和预报了地质灾害,为西部公路建设管理部门有效控制和防治地质灾害、降低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