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讨厌太空     
太空是令人向往的,但同时又是令人厌恶的。真的,我们可以找出很多理由来讨厌太空,只说下面几个方面就够了。 失血缩骨 当人类进入太空时;地球引力作用就会消失,人的身体内也会出现奇怪的变化。 地球引力即指重力,它的存在可能是一种负担,比如你在举起一个塞满东西的背包或把一辆自行车推上山坡时,就能感受到重力的影响。但如果完全没有重力,人则可能受伤,比如宇航员在经历长期太空旅行之后重返地球时,通常不得不由地面工作人员用担架抬出太空舱。 重力不仅是一种作用力,同时也是一种信号──一种能告知身体如何行动的信号。一方面,重力告知肌肉和骨骼应该有多结实。在失重状态下,由于身体飘浮起来,肌肉派不上用场;会迅速萎缩。我们知道,肌肉原本就是用于对抗重力的,例如小腿和脊柱周围的肌肉可以帮助保持体态直立。而一旦用不上了,就可能有20%的肌肉退化。退化速度之快,甚至可达到每罔消退5%。 失重对骨骼有更大的影响。在太空中,骨骼以每月约 1%的速度萎缩,其萎缩总量甚至可能高达40%一60%。 此外,重力还会影晌血液。在地球上,血液集中涌向脚部。人站立时,脚部的血压可高达200毫米汞柱,而头部的血压仅为60--80毫米汞柱。而在太空中,宇航员所习...  相似文献   

2.
为了防止航天员在空间站生活期间的肌肉萎缩.日本久留米大学的志波直人教授开发的一种训练服最近在南极找核基地进行穿着测试。易于造成肌肉萎缩的空间站环境与日本在南极的昭和基地非常相似,那里的科考队员也常为这种问题而苦恼。失重环境下的空间站,航天员肌肉、骨骼生长缓慢.安排一定时间进行锻炼和有效的锻炼方法是当前面临的一大课题。  相似文献   

3.
自从有生命以来,生物界在地球上已经历了漫长的演化过程,而所有这些生物进化都是在地球引力的环境中进行的。近30年宇航科技的发展,使生物体有可能摆脱地球引力作用,并在较长时间内维持其生命。然而,现在已经发现:从太空中返回到地球的宇航员和实验动物,都会不同程度地出现肌肉萎缩、骨质脆化、免疫系统抑制等身体反应。  相似文献   

4.
人工肌肉     
现在,除了自然繁殖,人类还不能人工仿制生物肌肉。随着材料技术的进步,对这一领域进行探索已成为可能。 小试锋芒 2003年,日本研制的MUSES-C探测器将到达4660“海神”近地小行星采集样品,并对人工肌肉进行首次太空试验。 科学家们预想,小行星上的尘土将积聚在探测器的观察窗上。因而,计划在观察窗的每侧安装两个小消扫装置。每个装置重不到18毫克,  相似文献   

5.
到太空去旅行,是件美妙无比的事儿。2001年4月28日,61岁的美国富翁蒂托,乘坐俄罗斯的联盟号飞船到太空度假旅行,在茫茫太空潇洒了整整7天,成了世界上第一个自费去太空旅游的人。到太空旅行,已经成为新世纪许多人的梦想。要具备什么样的身体才能去太空旅行呢?美国的科学家专门做过这方面的研究。他们认为,到太空旅行是短时间的,体力达到良好状态就可以了。尽管如此,对于去太空旅行的游客的身体要求,与在地球上旅行的游客还是有所  相似文献   

6.
科学家们最近称,太空中新发现的一颗超新星有可能揭示地球生命形成的秘密。 天文学家认为,他们发现了宇宙与人体骨骼内钙元素形成之间的联系。一种被称作"SN2005E"的新型超新星有可能是宇宙中和地球上钙元素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7.
今天,太空业的本质就是开拓新的经济领域。自从人类首次进入太空迄今仅仅四分之一世纪,就已有数百家公司直接参与了太空商业活动。今后二十五年里,太空商业活动的规模将可与今天的电子计算机工业相媲美。未来学家们指出,此后的二十五年将会取得更伟大的成绩:在太空设置的太阳能板组可通过微波把电能传送到地球上;在月球和其他星球上开采矿物;也许,人类还会在火星上定居。位于马萨诸塞州坎  相似文献   

8.
人们在夏季出门时,大多担心会患皮肤癌,所以夏天要买高防晒值的防晒霜、防晒服、遮阳伞,很多国家的操场上还盖上了遮阳篷。事实上,太阳光对人体健康非常有利,且必不可少,人体中维生素D(VD)的一部分获取就应归功于太阳光。人体一是通过食用鱼油、乳制品等食物获取,二是皮肤细胞利用致癌的紫外线把前体化学物转化成VD,经肝脏和肾脏进一步合成活性VD。活性VD最广为人知的作用是帮助肠道吸收钙。钙不仅用于连接骨细胞,在神经、肌肉和新陈代谢指令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当血钙浓度下降,血液就会从骨骼中提取钙,以防止神经和肌肉失灵,这就…  相似文献   

9.
星球的色彩     
在浩瀚无际的太空中,星球颜色各异,将太空变成了一座金碧辉煌、绮丽多彩的奇妙宫殿。我们的地球可以称为蓝色星球,这主要是由两个原因造成的:一是海洋的面积为地球面积的70.8%,而海洋是蓝色的;加上陆地上大部分植物地带又是绿色的,因此,在月球上和宇宙飞船上看地球,它就像一颗蓝色的珍珠。  相似文献   

10.
真正意义上的太空游客,最终是要在太空待上一段时间的.但太空是黑暗的,没有空气,没有重力,处在高度真空状态,要想让游客在太空游得愉快,玩得开心,得到收益,运载工具上就必须具备特殊的生活设施.  相似文献   

11.
打扫太空     
正在太空轨道上,每个人造飞行器与太空垃圾发生灾难性碰撞事件的几率为3.7%,发生非灾难性撞击事件的可能性为20%。以此计算,今后每5~10年就可能发生一次太空垃圾与航天器相撞事件,到2020年将达到2年一次。这里有一个惊人的数据——从1957年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进入太空起,世界各国现在已经发射了5000多个卫星、火箭和探测器等航天器。随着航  相似文献   

12.
星球的色彩     
在浩瀚无际的太空中,星球颜色各异,将太空变成了一座金碧辉煌、绮丽多彩的奇妙宫殿. 我们的地球可以称为蓝色星球,这主要是由两个原因造成的:一是海洋的面积为地球面积的70.8%,而海洋是蓝色的;加上陆地上大部分植物地带又是绿色的,因此,在月球上和宇宙飞船上看地球,它就像一颗蓝色的珍珠.  相似文献   

13.
星球的色彩     
龙夫 《科学之友》2007,(9A):18-18
在浩瀚无际的太空中,星球颜色各异,将太空变成了一座金碧辉煌、绚丽多彩的奇妙宫殿。我们的地球可以称为蓝色星球,这主要是由两个原因造成的:一是海洋的面积为地球面积的70.8%,而海洋是蓝色的;加上陆地上大部分植物地带又是绿色的。因此,在月球上和宇宙飞船上看地球,它就像一颗篮色的珍珠。  相似文献   

14.
太空观察者正在竭尽全力地记录10,000个有害飞行物的轨迹太空浮悬物就象恬静的池塘里的钓鱼浮标,苏联“宇宙1276”号在最近一次短暂的出现时,从广柔的太空中平稳地疾驰而过。  相似文献   

15.
仁寿 《科学之友》2008,(2):21-21
宇航员在太空的凌波微步让人羡慕不已,但是可望而不可及。不过现在有办法了,只要你花上几千美元乘坐失重飞机,就能在大西洋上空亲身体验太空遨游的感觉。  相似文献   

16.
太空制造业     
太空工厂距离我们有多远? 并不远。就距离而言,它们在离地球几千英里,也许远至22,500英里以外的轨道上。与那些已经发射到太阳系边缘甚至还更远的太空探测器相比,这就不算什么了。  相似文献   

17.
<正>落户"太空农场"谁当先锋人类的生存要素无比琐碎和庞杂,仅在饮食方面,每天摄取的食物和饮用水累积起来就相当可观。假若要在太空中生存,加上盥洗用水和吸入的氧气,每人每年消耗的物质总量就至少重达11吨,这在地球上不算什么,但要带到宇宙空间就是大麻烦。截至目前,人类在太空探索活动中应对这种麻烦的方法依然很原始,那就是从地球上将宇航员的生活所需一一带上,或者用货运飞船输送这些物资,这其  相似文献   

18.
当许多人梦想着飞向太空的时候。不少其他种类的动物和植物已经和航天员一起飞向了太空。最近,有两只飞上太空的蜘蛛成为航天明星,因为它们在太空失重的情况下也能结网。其实,在航天的历史上,升上太空的动物远比人多得多。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去太空旅游的时候,也能带上自己心爱的宠物一起上太空。  相似文献   

19.
正现代人的肌肉在进化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说人类肌肉和动物肌肉大不一样?相比我们强壮的祖先,现代人类的力量实在是太弱。1964年,苏联人类学家德贝茨比较了2855具人类标本的胫骨、肱骨和股骨的尺寸数据。这些骨骼标本来自中亚、中欧、北欧和非洲,样本年代从中石器时代一直到中世纪。德贝茨通过比较得出结论 :在人类演化过程中,肌肉力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例如,3500年前生活在阿尔泰山脉(俄罗斯)的古人肌肉力量可以媲美现代男子举重运动员。  相似文献   

20.
人类最大的理想莫过于太空翱翔,世界上第1个试图借助外力上天的“宇航员”就出现在中国。相传在14世纪末期的明朝有位复姓“万户”的人,梦寐以求上太空翱翔。一天、他找来两只大风筝,1把特制的椅子和47枚当时最大的火箭,把火箭绑到椅子上以后,手持大风筝,让人把他固定在椅子上,点火后借火箭的推力和风筝的升力实现“登天”的理想。可是,他忽略了升空后如何返回地面这一重要环节,结果,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