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据英《新科学家》1999年3月27日报道:俄亥俄州的研究人员说,大蟒、蟒蛇和洼地毒蛇可以利用一种“夜视蛋白质”在漆黑的夜晚发现它们想捕获的猎物。1999年3月在加利福尼亚阿拉伯海姆化学协会举行的学术会上,莫利·斯通和他在赖特·帕特森空军基地的同事报道了他们在大蟒的感觉器官中发现一种蛋白质。他们认为,这种蛋白质可以使蛇能看到红外线;蟒蛇有同样的器官;洼地毒蛇在它们的眼睛下面也有类似的组织。斯通说,一旦找到了那种蛋白质基因的密码,就计划直接在玻璃试管内试验这种蛋白质,看看它是否吸收红外线光。如果这种…  相似文献   

2.
正猪八戒拖着钉耙向树林里跑去捉拿盗贼。但是,跑到树林里哪还有什么盗贼?猪八戒在树林里四处寻找,忽然,从树后蹿出一条大蟒向八戒游来。猪八戒冷不防一脚踩在大蟒的身上,直吓出一身冷汗。猪八戒回头就跑:"大蟒!大蟒!"大蟒一下子蹿过来就把猪八戒死死缠住了。"大胆畜牲,胆敢咬你猪爷爷,看耙!"猪八戒抡起七齿耙狠命向大蟒砸去。大蟒见猪八戒来势凶猛,急忙放开他,钻进山洞里。猪八戒刚想歇一口气,突然,大蟒扬起尾巴向他横扫过来。大  相似文献   

3.
巴西圣保罗市的布坦唐毒蛇研究院是世界上规模较大、颇负盛名的一个科研生产机构,至今已有81年历史。它拥有一个毒蛇馆,一个博物馆,一个25,000平方米的制药厂有一些科研设施。为了制造血清和疫苗,研究院还在圣保罗州内地建立了一个有100多名科学工作者、900多名技术人员和职工,占地1,500公顷的马、牛、羊养殖场。 1979年,该研究院拥有从世界各地引进的毒蛇5万多条。其中包括从印度、日本、菲律宾、中国和墨西哥等国引进的稀有毒蛇。这些令人望而生畏的毒蛇被安排在恒温下生活,受到人们的精心护理。每年前往参观这个毒蛇世界的游客达30万。但是,这个研究院的创建并非  相似文献   

4.
变毒为宝     
在巴西的圣保罗市北郊公园里,有一个闻名世界的毒蛇研究院,名叫布坦登研究院。在毒蛇研究领域里,它走在世界的前列。院内有一个用水泥浇铸的圆形养蛇池,池深三米,池中有一个个小土堆,小土堆上有许多毒蛇出入的洞口,这就是蛇的住处。据说研究院的科研人员半个月取一次毒蛇的毒液,取出后要经化验、过滤,制成针剂打进马身上,再提制出抗毒素,用来治疗毒蛇咬伤和作为注射用的预防血清。巴西政府十分重视这所研究院,每年从科研和卫生经费中专门拨款资助。研究院同世界学者交流经验,既选派专家出国学习,参加国际会议,也邀请其他国家学者来讲学。布坦登毒蛇研究院设备齐全,拥有各种新式的实验仪器。化验室内存放着各类毒蛇液,以供逐一进行化验、分析成分,加  相似文献   

5.
要蛇,是坦桑尼亚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技艺。在坦桑尼亚的苏库马族中,有很多以要蛇为业的民间艺人。当地称他们为“巴耶耶”(bayeye)。巴耶耶表演时,在节奏铿锵和谐动听的鼓乐伴奏下,挥舞毒蛇,动作惊险,姿态优美,只见碗口粗细的大蟒和细如嫩竹的小蛇在要蛇艺人的指点下,和着鼓乐,点头弯腰,左盘右旋,翩翩起舞,十分有趣,深受观众欢迎。这种耍蛇舞就叫作“伍耶耶”(uyeye)。耍蛇艺人都经过专门训练。通常需一至两年。师傅在家里传授蛇艺,内容有识别蛇类,捕蛇经验,拔除蛇牙,饲养方法以及  相似文献   

6.
<正>毒蛇是利用毒素捕杀猎物的,那么它吃下含有毒素的猎物后,为什么不会被毒死呢?A:毒蛇是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动物,因此,尽管大多数蛇是无毒的,人们还是会"淡蛇色变"。毒蛇的毒液储存在牙齿根部的毒囊中,当它的牙齿咬到猎物时,会把毒液喷入猎物的血液循环系统,使猎物中毒身亡。然而,当毒蛇吞食下被毒杀的猎物后,由于其肠胃能够分解自己制造的毒液,所以它自己并不会中毒。可是,如果毒蛇是被其他的毒蛇咬伤,或是攻击猎物时不小心咬到自己,那  相似文献   

7.
<正>A:自然界中蛇的种类繁多,主要可以分为两类:无毒蛇和有毒蛇。区分这两种蛇最重要的标志是看它们有无毒牙和毒腺。无毒蛇由于没有毒腺,它的头部通常呈椭圆形。而有毒蛇一般会在头部两侧、眼的后方长有一对毒腺,因此大多数有毒蛇的头部两侧明显扩大而呈三角形。在毒蛇的上颌骨处,一般还生有毒牙,毒  相似文献   

8.
如果人被毒蛇咬伤,又不及时抢救就会致死,而毒蛇咬伤毒蛇却安然无恙。这是为什么呢?科学家研究证实:这是毒蛇血液中有一种蛇毒“保护因子”的缘故。这一发现有助于制造一种“通用的”抗蛇毒血清,给人类带来福音。因为现有的抗蛇毒血清具有特异性,只对一种特定的蛇毒起作用。  相似文献   

9.
一只野兔被毒蛇攻击后怆惶逃窜,而毒蛇不慌不忙地沿着野兔的逃跑路线找到了因毒性发作而倒地的野兔,最后将野兔美美地吞入腹中。那么,毒蛇为什么能准确无误地找到逃跑的猎物呢?这要从它的捕食"秘密武器"——犁鼻器和红外器说起。  相似文献   

10.
蛇缠旅馆在非洲北部的一些丛林中,蛇类特别多,其中有不少是毒蛇,给开发旅游业带来不少麻烦。科学家们发现,在众多的蛇类中,有一种无毒蛇能发出辛辣气味,使其他毒蛇不敢近前。于是,当地人把这种蛇捉回,绑在旅馆的床铺底下,保护旅容免遭毒蛇的侵扰。井中旅馆马里的斐巴摩纳是世界最热的地区之一常年平均温度达45摄氏度,最热季节可高达56度,令旅游者望而却步。  相似文献   

11.
澳大利亚毒蛇的毒性之强和种类之多,都堪称世界之最。澳大利亚现有100多种陆地和海洋蛇,大部分是毒蛇,如果按毒性排列,其中至少有10种毒蛇比著名的印度眼镜蛇还要毒,全世界陆地毒蛇的冠、亚、季军全都在澳大利亚,它们是澳洲沙漠猛蛇、东部棕蛇和大斑蛇。美洲大陆最令人生畏的响尾蛇在澳大利亚只能勉勉强强地挤进前20名。澳洲沙漠猛蛇是世界上最毒的陆地蛇,从一条饿了多日的大猛蛇身上一次挤压提取出来的毒液,可以毒  相似文献   

12.
我把照相机对准丛林里一条大蟒,这是一条很长的大蟒,我为今天能拍到这样的好照片而兴奋不已。我快速地调整着焦距,这时我感觉到洛皮用胳膊碰我的后背。我悄声地说,别动,别动!洛皮又用胳膊碰碰我,我听到他压低着声音说,大象!我惊讶地回过头来,一头大象出现在我们身后不远的地方。这头大象太大了,足有三四米高,两只大耳朵有大号圆桌大,正迈着方步向我们走来,四只大脚踩在地上,咕咚咕咚的,像四棵大树干。我张大嘴刚要说快跑,洛皮一伸手,就把我的嘴捂上了。他说,别慌,看现在的样子,它还没发现我们。大象是近视眼,对静止的东西只能看十米远,对活…  相似文献   

13.
人生如瀑     
<正>世界最大的瀑布有三处,一处是北美的尼亚加拉,一处是非洲的维多利亚,一处是南美的伊瓜苏。号称世界三大瀑布。去南美,到巴西,一定要看伊瓜苏。伊瓜苏大瀑布位于巴西、阿根廷两国交界处,发源于伊瓜苏河,河流流经巴西高  相似文献   

14.
毒蛇咬伤的鉴别诊断与临床分型、分度、分级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广东省德庆县人民医院、广西梧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广州气功体育研究治疗中心三个单位,历时十年完成了《毒蛇咬伤的鉴定诊断与临床分型、分度、分级》标准的研究。 该研究包括了毒蛇咬伤、无毒蛇咬伤与非蛇类毒素动物咬伤的鉴别诊断;蛇伤后精神性休克、蛇毒中毒性休克的鉴别诊断;对临床病情进行分型;将肌  相似文献   

15.
分类工作者早在19世纪就根据蛇类的普通齿和毒牙的形状以及它们着生的位置,作为蛇类分科的标准之一。1959年,Boys和Smith提出蛇类的完全咬痕,可以判断毒蛇和无毒蛇咬伤的标志。至于不同科、属、种的毒蛇咬痕有无差异、有何差异,根据毒蛇的咬痕能否区别是何科、何属或何种毒蛇,国外资料未提到,国内资料的提法不一,尚缺数据与分析。本文选用不同发育阶段的五种毒蛇,代表不同的科、属、种,并对其普通齿、毒牙、毒牙间距及  相似文献   

16.
浙江位于我国东南沿海,气候温暖,雨量丰富,很适宜于蛇类的生长。全省已发现有蛇类54种,其中无毒蛇37种,毒蛇17种,大多生活在陆地,少数在淡水或海里。因为有许多毒蛇会咬死人,所以人们往往“谈蛇色变”、“望蛇生畏”。多误认为蛇有百害而无一利。见到蛇,不是退避唯恐不及,就是举物便打,看来硬是要置蛇于死地而不可。当然,在多蛇地区,对毒蛇应该提高警惕,懂得一些防治毒蛇的知识和方法。要是我们把蛇类的综合利用工作开展起来,就可以大大造福于人民。近年来,国外在这方面进展很快,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  相似文献   

17.
在拉美,人们常说“巴西倒向哪里,整个拉美就倒向哪里”。这句话在一定程度上道出了巴西在拉美事务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今年1月15日,巴西人民终于以极其兴奋的心情迎来了总统选举的这一天。当民主联盟候选人坦克雷多·内维斯当选为总统的消息传出时,举国上下一片欢腾。首都巴西利亚的“三权”广场上,数千名群众载歌载舞,庆贺二十年来巴西第一位文人当选总统。按原定计划,新总统于3月15日宣誓就职。然而,一桩偶然事件却给巴西的民主进程添上了戏剧性的色彩。这一天走上宣誓台的不是坦克雷多·内维斯,而是当选副总统若泽·萨尔内。原来,事有不巧,坦克雷多·内维斯于宣誓就职的前一天突然患肠道病住进医院,不能如期宣誓就  相似文献   

18.
王方辰 《科技潮》2001,(8):35-36
进入夏季,北京市接连不断发生被毒蛇咬伤案例。去年仅中国人民解放军304医院就接纳了150多人入院急救。据该医院负责人介绍,该院今年救冶的被毒蛇咬伤的患者人数仍呈上升趋势,仅6月一个月就收治了30多名,最多时一天就有五六名。在提醒大家提高警惕的同时,有必要分析一下近年来被毒蛇咬伤事件不断上升的种种原因。1 生活小区向郊区扩散,增加了居民日常生活中与蛇类接触的可能性。2 生活水平提高后,双休日到山区或森林旅游度假的人数猛增,与蛇接触的机会增加。3 鼠类的天敌减少,住宅区老鼠数量增加,吸引蛇类靠近居民生活区。4 近年来非法贩运、销售毒蛇事件有所上升,高级  相似文献   

19.
蛇与乌龟     
正一群小乌龟正在沙滩上晒太阳,一条毒蛇吐着鲜红的蛇信子,发出"咝咝"的声响,快速朝它们爬过来。一只小乌龟发现了,赶紧向同伴们发出警报,大家立即四散逃跑。有一只小乌龟却满不在乎,照样趴在那里晒太阳。这还不算,它还嘲笑同伴们都是胆小鬼,居然被一条毒蛇吓破了胆。现在,偌大的沙滩上只剩下一只小乌  相似文献   

20.
赵萌 《世界知识》2023,(3):58-59
<正>2023年1月8日,数千名巴西前总统博索纳罗的支持者强行闯入位于首都巴西利亚的巴西国会、联邦最高法院、总统府等国家权力机构楼宇,并与军警发生冲突。巴西总统卢拉指责博索纳罗利用社交媒体煽动支持者冲击国家权力机构,博索纳罗对此矢口否认。1月13日,巴西最高法院批准对事件展开调查。此次骚乱距离巴西完成政权交接仅一周时间。在2022年10月举行的巴西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中,来自劳工党的左翼候选人卢拉战胜代表自由党谋求连任的右翼候选人博索纳罗,当选新一任巴西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