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传粉榕小蜂和榕树形成了传粉昆虫与植物间互利共生的典范.除了传粉榕小蜂外,榕果内还存在多类非传粉榕小蜂以及蝇类、蛾类、甲虫类等昆虫,这些昆虫在形态和生活史等方面形成了对榕树的适应;一些种类对榕树具有种层次上的寄主专一性,存在对寄主植物的适应辐射.而那些生活在榕树其它部位的昆虫对榕树的寄主专一性则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2.
<正>榕树和传粉榕小蜂是昆虫与植物之间专性互利共生关系的标志性代表。当然,除传粉榕小蜂外,还有多种非传粉榕小蜂等其他昆虫与榕果相伴共生。互利共生是两个物种在长期而稳定的进化历程中形成的互相依赖、共同获利的共生关系。互利共生的生物构成了一种非常巧妙而有趣的共生系统,也为科学家研究物种间协同进化和物种形成等课题提供了理想的研究对象。其中,传粉昆虫和植物之间的  相似文献   

3.
《科技潮》2010,(12):31-31
我国北方中生代晚期传粉昆虫化石种类繁多,在世界古昆虫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传粉昆虫不仅对当时虫媒植物的兴起和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而且对现生传粉昆虫的形成和演化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杜鹃花繁殖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杜鹃花孢粉学、繁育系统及传粉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提出杜鹃花属植物繁殖生物学未来的研究可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1)探讨杜鹃花属孢粉学线形结构的花粉呈现的进化意义;(2)在中国喜马拉雅地区,研究不同地点的相同物种和不同物种繁育系统,分析杜鹃花繁育系统多样性的相关因子,了解传粉系统及传粉昆虫的多样性,揭示杜鹃花属的传粉者特点;(3)选取合适的基因片段,重建杜鹃花属的系统,通过系统树找出可能是杂交起源的种类,纠正经典分类学在杜鹃花属系统位置构建方面的偏差;(4)对比不同杂交群体的繁殖生物学特性,找出传粉昆虫对不同亲本和杂交个体施加选择压力的差别,明确在物种的杂交形成过程中传粉昆虫对生殖隔离的选择作用。  相似文献   

5.
定位观测了紫藤的访花昆虫种类及觅食行为,用扫描电镜观察了花粉形态。结果表明:紫藤的主要访花昆虫为膜翅目的黄胸木蜂和意大利蜂,两者都有传粉行为,属传粉者。意大利蜂除有传粉行为外还有偷蜜行为。花粉在形态上表现出多型性:长球形(赤道观长椭圆形,极面观近三裂圆形),三孔沟;三菱锥形(赤道观近三角形,极面观近三角形),六孔沟;赤道观近三角形,极面观近菱形,四孔沟。外壁纹饰均为橘皮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显花植物大多具有多种传粉者,判断最有效传粉者的直接证据是对主要传粉者的传粉效率进行研究。‘凤丹’(Paeonia ostii‘Feng Dan’)为一种新型木本食用油料植物,繁育系统为部分自交亲和、异交,需要传粉者活动才能完成授粉过程。笔者对‘凤丹’居群的访花昆虫种类及其传粉行为进行研究,旨在查清‘凤丹’主要传粉昆虫种类及其传粉效率,为提高‘凤丹’结籽率、改善种子质量、加大栽培规模提供传粉生物学参考。【方法】采用定点调查法对‘凤丹’主要传粉昆虫及其访花频率、单花停留时间、访花时柱头接触率进行观测,采用跟踪调查法对主要传粉昆虫连续两次访花的飞行距离、访固定花朵数目时的被访植株数进行观测,通过田间采集与室内镜检对主要传粉昆虫体表携粉量与单次访花后柱头花粉落置量进行统计。【结果】‘凤丹’访花昆虫主要有蜂类、蚁类、甲虫类及蝇类共4个类群,主要传粉昆虫为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中华蜜蜂(A. cerana)与黄熊蜂(Bombus flavescens)。意大利蜜蜂与中华蜜蜂的访花行为相似。黄熊蜂的访花频率极显著高于意大利蜜蜂和中华蜜蜂的(P<0.01),单花停留时间极显著低于意大利蜜蜂和中华蜜蜂的(P<0.01); 黄熊蜂的柱头接触率与意大利蜜蜂及中华蜜蜂的差异不显著。黄熊蜂的访花飞行距离极显著高于意大利蜜蜂和中华蜜蜂的(P<0.01),访固定花朵数目时的被访植株数极显著高于意大利蜜蜂和中华蜜蜂的(P<0.01),更能促进植株的异交授粉。黄熊蜂的体表携粉量极显著高于意大利蜜蜂和中华蜜蜂的(P<0.01),单次访花后柱头花粉落置量极显著高于意大利蜜蜂和中华蜜蜂的(P<0.01),花粉转移能力更高。【结论】黄熊蜂、意大利蜜蜂和中华蜜蜂均为‘凤丹’有效传粉昆虫,以黄熊蜂传粉效率最高,中华蜜蜂与意大利蜜蜂其次,二者具有相近传粉效率。  相似文献   

7.
早在19世纪,达尔文就已经认识到被子植物的发展与昆虫的传粉活动是分不开的。有资料表明,被子植物中有80%为虫媒植物,另有19%原为虫媒植物,但因特殊的原因如寒冷、曝热、昆虫少等,才转变为风媒。虫媒植物依靠传粉昆虫的传粉来结实  相似文献   

8.
《大自然》2016,(1)
正合作是生命进化永恒的主题。为了吸引传粉昆虫,植物或拿出一些种子给昆虫当美食,或释放特殊的气味为昆虫"导航",或构建暖房为昆虫遮风避雨,形成"你为我传粉,我为你育儿"的合作共赢机制。塔黄是喜马拉雅-横断山冰缘带特有的"温室植物",它们在高山冰缘带恶劣环境下的传粉机制又有哪些特别之处呢?固着生长的植物不能像动物一样四处出击主动寻找配偶,而必须依赖各种"红娘"(即传粉媒介,如动物、风和雨水等)的帮助,才能使花粉到达柱头上,完成受精,保证种群繁衍。大多数植物依赖动物传粉,昆虫是主要的  相似文献   

9.
达尔文发现,植物多半靠异花传粉,才能产生生命力旺盛的后代,而异花传粉要靠“红娘”——传粉者的帮助. 地球上自从出现了有花植物以后,就与传粉者发生了密切关系,这种关系愈演愈妙,今天的花儿有千姿百态、传粉者也多种多样.  相似文献   

10.
【目的】讨论对传粉昆虫蜜(粉)源植物的准确鉴定方法。【方法】通过文献调查,综述了传粉昆虫蜜(粉)源植物的鉴定方法。【结果】传粉昆虫蜜(粉)源植物鉴定的方法主要有野外观测、蜂蜜孢粉学技术、DNA条形码及宏条形码技术等3种方法。【结论】DNA条形码及宏条形码技术的发展及其在传粉昆虫蜜(粉)源植物鉴定中的应用中具有省时省力、研究成本低、近源物种鉴定的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等优点,同时还可以实现混合花粉中每种植物花粉的相对丰富度研究。  相似文献   

11.
访花传粉是显花植物和动物(主要是昆虫、鸟类和蝙蝠)协同进化的结果,已知显花植物85%是由昆虫传媒授粉的。双翅目寄蝇科是一类重要的访花传粉昆虫,突颜寄蝇亚科和寄蝇族等成虫最常见于各类显花植物上。报告了我国常见的访花传粉寄蝇科4亚科18族54属119种物种名录,它们在农林牧业生产、植物保护、害虫生物控制及维护生态系统平衡稳定中意义重大,但还没有被认识和利用。  相似文献   

12.
大头金蝇的生物学及其在法医昆虫学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头金蝇Chrysomya megacephala(Fabricuis)是一种重要法医昆虫、媒介昆虫、传粉昆虫和资源昆虫。综述了大头金蝇的生物学、生态学特点,包括大头金蝇在国内外总体分布情况,各虫态形态特征、发育历期和环境因子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重点综述了大头金蝇在法医昆虫学中推断死后间隔时间(Postmortem Interval, PMI)的应用,包括种类鉴定,生长发育中日龄指标的选定。另外,简要回顾了其作为媒介昆虫、传粉昆虫和资源昆虫方面的研究进展。最后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研究青藏高原东缘高寒草甸重要毒杂草黄帚橐吾与箭叶橐吾两个同域近缘种的访花昆虫种类及其活动规律.对不同时段的访花昆虫和传粉昆虫种类调查,捕获并鉴定.两种橐吾的访花昆虫多样,共有分属膜翅目、双翅目和鳞翅目的11科昆虫访花,蜜蜂科、熊蜂科、眼蝶科和食蚜蝇科的昆虫为两种橐吾的主要传粉者,其中蜜蜂科昆虫的访花频率明显高于其它访花昆虫,其平均访花频率达3.13±2.13次·株~(-1)·h~(-1);两种橐吾的传粉昆虫基本一致,其中蜜蜂科与食蚜蝇科昆虫的访花频率在两种间无明显差异(P0.05),但熊蜂科与眼蝶科昆虫对黄帚橐吾与箭叶橐吾的访花频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这与两种橐吾花期先后有关;一天内不同时间段访花昆虫对橐吾的访花频率不同,访花频率最高的蜜蜂科昆虫的访花高峰期为11:30~12:30,气温、光照等环境因素都可能影响访花昆虫的活动.黄帚橐吾与箭叶橐吾访花昆虫种类多样且泛化,是两种橐吾适应高原环境下的繁殖对策.  相似文献   

14.
尚磊 《青年科学》2009,(1):33-33
在植物王国中,有些聪明的植物为了保护自己,练就了一身高超的伪装技术:把自己伪装得普通些。可以躲过动物的眼睛;使自己长得恐怖些,可以吓唬要伤害自己的动物;把自己扮得像昆虫,吸引昆虫来传粉。  相似文献   

15.
中国食蚜蝇科(Syrphidae)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中国食蚜蝇科昆虫的研究现状.食蚜蝇科昆虫是一类重要的资源昆虫,在控制重要害虫蚜虫的种群密度、在自然界传粉等方面有重要作用,此外部分种类的食蚜蝇还是林业、作物、蔬菜、花卉重要害虫.中国食蚜蝇科的研究不论是系统分类、生物学特性、还是生物防治利用等方面,都有许多工作要做.  相似文献   

16.
以分布于高海拔地区的甘青铁线莲(Clematis tangutica(Maxim.)Korsh.)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花朝向改变(花朵上举),研究花粉数量和质量、访花昆虫、结籽率以及种子特征的变化,从传粉者和非传粉者因素等角度探讨甘青铁线莲花期花冠下垂现象的适应意义.结果显示,花朵人工上举后,在模拟雨水冲刷条件下甘青铁线莲花粉数量和花粉萌发率显著下降,而在阳光直射条件下甘青铁线莲花粉萌发率显著下降,表明花冠下垂可以通过减缓雨水对花粉的冲刷和避免阳光直射对花粉的破坏而起到雄性生殖器官的保护作用,进而提高其雄性适合度;花朵人工上举后,甘青铁线莲的单花结籽率和种子萌发率都显著降低,表明花朵朝向改变会降低其雌性适合度;甘青铁线莲的主要传粉者为熊蜂和中华蜜蜂,在花朵人工上举后,两种传粉者的访花频率和单花停留时间与自然状态下(下垂)相比并没有差异,说明甘青铁线莲花朵朝向的变化不会影响到其主要访花昆虫对其繁殖成功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甘青铁线莲花期花朵下垂现象对有效传粉昆虫的影响不大,但可以显著提高植物雄性适合度和雌性适合度,并作为一种有效的适应策略保障了其繁殖成功.  相似文献   

17.
森林植被的显花、传粉与繁育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显花、传粉和繁育系统多样性是当前植物生殖生态学的研究热点之一。近10年来该领域的研究进展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展开:(1)基本显花功能类型(简称花型)被区分为碟碗型、钟漏型、头刷型、咽喉型、旗帜型和筒管型等,花色分为白、黄、蓝、紫、粉红、红、绿、褐和黑等,提出并比较了不同的花大小划分标准。因此以花型、花色和花大小为特征的植物显花系统呈现出高度的变异格局和复杂的生态关联。(2)传粉系统包括风媒、水媒、鸟类传粉、蝙蝠传粉和昆虫传粉;昆虫为主导传粉系统,细分为蟑螂、蓟马、甲虫、飞蛾、蝴蝶、蝇类、胡蜂、蚂蚁和蜜蜂传粉;传粉系统类型多样、时空分异,与显花系统密切关联。(3)繁育系统可简单地区分为两性、单性异株和单性同株繁育系统,也可细分为两性、单性异株、单性同株、雌全同株、雄全同株、雌全异株、雄全异株等7类繁育系统。繁育系统功能多样,区域分异,与传粉系统关联。另外,笔者对植物生殖生态学的发展趋势、理论创新、方法技术创新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对贵州10种常见植物进行传粉者观察,并对比植物和传粉者组成比例的差异。观察发现访花昆虫可划分为蜜蜂、蝇类、食蚜蝇、蛾类、蝶类、蚂蚁、熊蜂、大黄蜂8大功能群,其中,蜜蜂为油菜、杜鹃、山茶、菊花、李的主要访花昆虫,具有最高的访问频次;菊花、杜鹃、油菜、李为受到访问最多的花,常见访花昆虫访问的植物物种与受访频率较高的植物物种间,具有高度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深圳围岭公园昆虫的区系组成和多样性的特点.对丰富的昆虫资源的利用进行了植物传粉、药用、食品、工业原料、观赏、科普教育、旅游纪念品等方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药用植物直缘乌头的有性繁殖特性,分别采用TTC法和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检测了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对其开花动态和传粉昆虫进行了观察,并通过人工授粉确定了其繁育系统类型.结果表明:直缘乌头自交不亲和,属于专性异交(异花授粉座果率87%);单花期为7~9 d,花粉活力在开花第3 d达到最大值;柱头可授性在开花第6 d最强,属于雌雄异熟;在花药散粉结束、花丝向四周弯曲远离柱头后,雌蕊才能展现出来,表现为雌雄异位.中华蜜蜂和熊蜂为主要传粉昆虫,访花频率分别为7.4次/(花/h)和4.6次/(花/h),两者取食花蜜的方式不同,但访花行为均是由下而上(96%).因此,直缘乌头独特的雌雄异位和雌雄异熟共同存在的机制与传粉昆虫访花行为的协同进化有效避免了性别干扰,促进异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