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DVB-S2标准中的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码,提出了一种LDPC编码器设计结构. 该结构巧妙地利用了输入数据的随机特性,显著降低了计算电路的功耗.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两路并行的编码器设计方法,将编码器可处理的信息速率提高到原来的2倍. 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 XC4VLX25-10SF363上实现了两路并行的多码率LDPC编码器. 经实验测试表明,编码器工作稳定,处理速率高达328Mbit/s,可满足同步数字传输体系(SDH)高速传输的应用需求,同时,该编码器具有通用性,经过重新配置可实现具有类似校验矩阵的LDPC编码.  相似文献   

2.
鲍勇 《科技咨询导报》2014,(7):210-210,212
该文在对旋转编码器工作原理研究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旋转编码器测试系统,该系统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等特点,该文在对旋转编码器的工作原理和分类进行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基于单片机的旋转编码器测试系统展开了设计,该系统主要由单片机控制子系统、电源供电子系统、液晶显示子系统、外部接口、控制按键等组成.  相似文献   

3.
针对卫星高速数传系统的高增益、多码率、高可靠性通信编码应用需求,提出了一种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码组的低实现复杂度、高速的编码器设计实现方案,通过高效复用不同码率和不同扩展因子的编码硬件资源,并采用低存储和局部三模冗余设计,有效降低了多码率高速LDPC编码器的整体硬件规模并显著提升了编码速率和可靠性。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实现结果表明:该方法设计的融合28种码字的航天加固编码器可基于单片Xilinx XC2V3000FPGA芯片实现,最高编码速率可达3.2Gb/s;其触发器、查找表和存储器资源与已有方案相比,分别降低了24.5%、34.4%和11.1%。该编码器设计方案在当前及未来的卫星数传系统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8051单片机在直流伺服电机控制中的应用以及实现方法。该系统的速度反馈元件采用测速发电机,角度测量元件采用光电编码器。电机驱动元件采用大功率晶体管PWM功率放大器。该设计方法成本低廉,实现简单,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8421码为例,从电路分析,以及软件设计这几个方面出发,探讨了单片机的四位BCD编码器设计。研究表明,该电路引出的BCD编码器在连接其他电路时,非常方便。同时,在该电路的基础上,还可以对编码器的位数进行扩展。因此,单片机的四位BCD编码器电路设计功能非常强大,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将单片机用于多路定时控制器的设计,即电路结构,控制原理,软件设计及其应用此控制器以单片机为核心,具有较高的功能/价格比,在应用中能减少劳动量,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采用单片机,接口、LED显示器、光电编码器等硬件及软件组成一个测量机械转速的数字显示系统,较详细地介绍该系统硬、软件的组成和设计方法,说明了其特点和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8.
基于PCA84C641单片机实现了一多路红外调光器.系统利用脉冲编码器SAA3010将信号编码发射,经接收放大,送至单片机经处理后驱动电压变换电路执行光功率调节.本调光器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测试,性能稳定,动作可靠.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集散式数据采集系统多机通讯的实现方案。阐述了多机通讯原理及实现方法、硬件设计及软件设计。其中的硬件是针对应用最广泛的MCS-51系列中的8031单片机设计的。利用8031单片机串行口的多机通讯模式,构成集散式数据采集系统。从单片机进行数据采集及初级处理,而主单片机则汇总数据并完成综合处理,同时还能根据情况随时向各个从单片机发出操作命令。采用RS-422A标准串行接口代替常用的RS-232C标准串行接口;采用差动接收、差动发送的工作方式,提高了通讯可靠性。在软件上,把通讯数据分为数据帧和命令帧,分别传送。这有利于程序的模块化设计。该方法可以推广应用于其他系统,对其他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及程序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针对多伺服系统不易统一调试且控制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多路反馈综合控制的设计方法.该设计采用MSP430低功耗单片机进行精确PWM信号输出,通过ZigBee技术进行无线通信,利用码盘采样与比较进行数据反馈.结果表明:该设计与直接控制相比,提高了伺服系统的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11.
基于步进电机的单片机控制方法,设计了一台具有3个通道独立注射功能的微量注射泵.该注射泵采用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芯片,通过3台步进电机的细分控制实现了注射器的高精度注射功能,并应用旋转编码器对步进电机的工作状态进行监测反馈.当注射完毕或出现工作状态异常时,系统将给出提示报警.实验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应用于临床以实现同时对3种不同药液不同输注速度和注射量的高精度控制.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多单片机协同工作方法及系统,该工作系统由一个单片机主机、多个单片机客机、一个计数器、一个译码器和一个数据选择器组成.单片机主机上的4个10端口作为控制端口,该4个IO端口分别是计数器复位端口,计数脉冲输出端口、响应信号反馈端P和使能端口.每一个单片机客机都有一个功能执行单元,该功能执行单元用于由译码器输出的输出选通信号触发而执行本单片机客机中的预设程序以实现预设的功能.采用较少且廉价的外围芯片,使用很少的单片机10端口线就解决了多单片机阵列的协同工作的应用技术障碍问题,充分发挥了单片机价格低廉,性价比极高,具有很广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提出一种多描述分层语音编码器. 该编码器基于正弦和等效矩形带宽(ERB)模型,将正弦和噪声模型参数根据能量大小进行适当分配以得到不同的描述和感知层,两个描述中任一描述内包含一个基本层和两个增强层. 该编码器结合了多描述编码(MDC)和分层编码的优点,能够提供稳定的传输质量和速率的自适应. 在有记忆和无记忆信道下对编码器性能的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在存在分组丢失的情况下,该编码器的性能优于相同速率下的其他编码器.  相似文献   

14.
本文阐述了主从式多机通讯的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RS-422串行通信接口的方案和软件设计方法.针对计算机与8051系列单片机串行口的通讯特点,设置计算机中通讯控制寄存器,使计算机满足单片机多机通讯的格式,实现了计算机和单片机的多机通讯.该方法已在实际应用中被广泛采用,并可推广应用于其他系统,对其他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及程序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结合MCS - 51系列单片机的应用实践 ,讨论了80 51系列单片机串行口扩展的四种应用方式 ,介绍了 4种应用方式的软、硬件设计方法 ,其中着重介绍了多“人工串口”并行输出串行数据的程序设计。实践证明 ,第 4种方法在大屏幕LED点阵显示的应用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多描述正弦编码器(MDSC).该编码器基于正弦和等效矩形带宽(ERB)噪声模型,正弦参数按照奇数位和偶数位交织的方法分解到两个描述中, 而噪声参数经过分裂矢量量化后,索引分配到两个描述中.仿真结果表明,该编码器能够提供较高的传输稳定性和压缩效率.因为该编码器为无状态编码器,所以分组的丢失不会影响编码器状态的恢复,适合在互联网等不可靠且带宽受限的信道上传输语音信号.  相似文献   

17.
在机械产品微位移高精度检测中,目前广泛采用的微位移检测电路是通过电感式位移传感器将被测位移量转换成输出电压幅度,该方法的测量精度受调理电路的限制.为进一步提高测量精度,提出一种多周期同步测量法,并设计了基于单片机控制的微位移检测电路.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在电感式位移传感器检测量程为2mm时,系统检测精度可达0.01um.并且系统在提高计数频率时可以达到更高的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18.
连续相位调制技术的分析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连续相位调制技术,提出了基于CPM技术的应用实例,任何连续相位调制器均可分解为无记忆调制器和连续相位编码器,该技术具有较高的功率和频谱利用率.采用多元码和CPM调制技术相结合实现的串行级联系统,既降低了CPM系统成本,又提高了系统性能,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本采用MCS51系列单片机作为控制器,变频器、编码器作为检测元件,运用闭环控制,通过硬件电路的设计、安装,成功地解决了由于实际生产中电机的不同步而带来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20.
设计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自动调线机控制系统,介绍了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工作原理,详细设计了增量式旋转编码器对自动调线机的选针器准确定位的方法,实例证明该定位方法能够使系统准确、稳定地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