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众所周知,动物会出汗。然而,许多人不知道植物也会出汗,这在植物学里叫做“吐水”,即植物会通过叶面上的气孔排放体内多余的水分。科学家告诉我们,地球变暖不仅没有使植物出汗更多,反而使它的吐水量为之减少,从而使地球上的淡水供应总量下降。这是他们使用计算机模拟实验得到的研究结果,回答了为什么地球上会有那么多淡水源源不断地流入海水里去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2.
马成 《科学之友》2004,(6):54-54
把头足纲动物(cephalopod)称为“柔弱动物”实在是名不符实。章鱼(Octoousvul—garis)、乌贼(Sepia offclnalls)和鱿鱼(Loligo vulgaris)除了是人们的盘中之物以外,它们还具有很多让人吃惊的本领。它们充满智慧,身体里流淌着蓝色的血液,在短短几秒钟里就可以“改头换面”——它们占据着地球上所有的海洋。  相似文献   

3.
以“世界末日”为背景的好莱坞灾难大片《2012》,讲述了2012年12月21日,全人类经历了灾难和逃亡后,一部分人和动物在“诺亚方舟”上存活下来的故事,由此掀起了古代玛雅人“灾难与地球末日”预言的全球讨论狂潮。  相似文献   

4.
植物的一生中,经常会受到动物的伤害,因为所有的动物都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植物因此采取各种办法来进行自我保护。很多植物并不是干等着食草动物来吃它们的叶子,它们会反击,而且用的是致命武器。“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那些素食的动物又“发明”出与之对抗的武器,而那些植物又会进一步采取防御措施……于是,人们在动物和植物之间发现了极富戏剧性的一幕。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从单细胞藻类到参天大树,所有植物都是通过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获得生长繁衍所需养料和能量的。而人和动物则通过吃植物,或吃吃植物的动物(即吃以植物为食的动物),或吃吃吃植物的动物的动物(即吃以吃植物的动物为食的动物)……间接地享用叶绿素光合作用的成果。这段话看起来有点费力,简直就是一段绕口令,其实表达的是一个简单的道理:阳光是地球生命的能量源泉,“万物生长靠太阳”。研究发现,叶绿素通过光合作用能制造出人和动物赖以生存的各种营养物质。于是,有人大胆设想,将叶绿素直接植入人和动物体内,就可创造…  相似文献   

6.
人、动物、植物、细菌和病毒等微生物构成了地球生物的多样性,地球的未来将由哪些生物主宰呢?一位1958年的诺贝尔奖得主乔舒亚·莱德伯格(JoshuaLederberg)预言:“同人类争夺地球的统治权的唯一竞争者就是病毒。”由于病毒的结构简单、踪迹难寻,所以是生命世界中迄今发现得最少,也是人类最难驾驭的一类。当人类战胜了大多数细菌和真菌病害之后,对人类危害最严重,且最难控制的就是各种病毒。  相似文献   

7.
地球上的很多动物和植物,都是从阳光获得能量,它们离开了阳光就无法生存.可是,有不少深海动物在黑暗的世界里却悠闲自在,生活得很好.  相似文献   

8.
奇特的珊瑚 珊瑚属于腔肠动物门,珊瑚虫纲,是低等的后生动物。它与晶莹透明、在海洋中过着漂泊生活的海蜇以及素有“海底菊花”之称的海葵都是本家。因为它们的外形酷似植物,所以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人们一直误把它们看成是植物,称之为“珊瑚树”。记得那首《红珊瑚》的歌词吗?“一树红花照碧海……”  相似文献   

9.
梅子 《科学之友》2009,(8):59-59
地球上的很多动物和植物,都是从阳光获得能量,它们离开了阳光就无法生存。可是,有不少深海动物在黑暗的世界里却悠闲自在,生活得很好。近几年,美国海洋科学研究所的生物  相似文献   

10.
大熊猫,是哺乳纲食肉目大熊猫科大熊猫属的动物。它是中国特有珍贵野生动物,有“国宝”。和。“活化石”之称,被誉为“野生动物保护世界里的旗舰物种”。  相似文献   

11.
顶级植物     
在所有由植物创造的世界纪录中,最令人瞩目的,是那些生长于自然栖息地的野生植物。这些竞争者,在我们称之为地球生态系统或生物圈的大自然“竞技场”里各显身手,一较高低,令人深刻地感受到生命的伟大与坚强。  相似文献   

12.
热带雨林林冠,高于地面15至40米一片迭盖的树叶丛,是植物和动物奇特联盟的家乡。一根拉紧的白绳在前面挂着不动。我在地球上最少研究过的栖息地、热带雨林最高层树里,一棵“浮现”树的大树枝上保持平衡。一会儿,我必须把这不稳变化移向绳上,但首先,我重新检查了传动  相似文献   

13.
欧阳军 《科学之友》2003,(12):18-19
众所周知,在自然界里,动物是以直接或间接噬食植物来维持生命的,而植物则是依赖自己的能力,从无机界直接摄取和制造维护生命所需的营养物质的。不过,也有例外,有少数植物会捕捉动物来补充自己的营养需要。研究表明,会捕捉动物的“食肉”植物大多都是生长于贫瘠的土地或沼泽,由于没有充足的矿物质供应,它们不得不学会这种特殊的本领。食肉植物通常都要具备3个条件:①具有诱捕动物的香饵或伪装,如气味、颜色、花蜜等等,②拥有  相似文献   

14.
利用重组DNA转移植物之间的基因可以最终改变地球的面貌。卡尔金(Calgo脱)有一研究小组报告了将细菌基因引入烟草植物使之产生抗蒙桑托(Mon阻Ilt。)除劳剂草甘磷能力的情况。罗伯·富莱里(Rob Fraley)也报道了类似的结果;但用的是植物基因,引入西红柿以及烟草和矮牵牛属植物。草甘磷是一种无选择性的除荞剂,它既能除去杂草也能除去农作物故只能用于廓清。在农作物中容许有  相似文献   

15.
地球上所有的物种在过去的35亿年间都经历了产生、繁衍和进化的过程,其中一些物种在进化过程中相互作用,也正是这种相互作用使我们今天看到的自然界不仅有一个个彼此独立的物种,而且还有植物间的相生相克、动物间的食物链关系、植物与动物间相互利用等诸多行为和现象。动植物在漫长的协同进化道路上携手前行,共同演绎了众多令人叹为观止的故事。  相似文献   

16.
天气热了,叮咬人畜传播疫病的蚊子越来越多。最近,花卉市场上出现了一些能驱赶蚊子的植物,商品名统称“蚊怕草”,其实它们的真实名称主要是一些称为红花除虫菊、白花除虫菊和俗称臭菊的菊科植物。商家介绍这种“新”产品时称“在一间12平方米的房子里,只要摆放一株,蚊子就会销声匿迹,可以不挂蚊帐睡觉……”这种十分普通的小菊花,每盆视其大小,要价50元至100多元不等,实在还有暴利之嫌!从昆虫毒理学我们知道:一般来说,凡有特殊气味的植物大都有驱蚊(包括其他昆虫)作用,这种现象,称为忌避作用。驱蚊植物种类繁多,常见有芸香(又称臭草)、野薄…  相似文献   

17.
生命     
《科学之友》2005,(10):16-16
神奇老鼠可再生肢体;中国“用”山羊克隆出亚洲黄羊;中俄科学家深入贝加尔湖;CO2过多无助植物生长;地球首批动物可能降生在中国;地核运动速度比地表快5万倍。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一直流传着有关动物“第六感觉”的惊人故事。什么是“第六感觉”?动物真的具有“第六感觉”吗?你阅读了以下两篇文章后,能作出你的判断吗?  相似文献   

19.
《科学之友》2008,(7):100-100
欧洲航天局最近发射的人造卫星在太空中记录下了地球的声音,这种声音并不动听,如哨音或哭声般刺耳。科学家们在研究人造卫星记录的1万多次“地球之声”后说,“地球之声”实际是太阳喷射出的离子流“太阳风”与地球磁场在大气层中相撞时产生的电波,  相似文献   

20.
“这就是蚓螈,一种如同恐龙一样古老的动物.然而,恐龙在几千万年前就死光了,蚓螈却还隐秘地生活在地球上”,印度德里大学的生物学家沙迪亚巴马·达斯·比朱一边向来访的记者介绍,一边展示着装在塑料饭盒里的动物.在若干记者的好奇目光中,饭盒里的几条黄褐色动物不安地扭动着身体.“这不就是蚯蚓吗?”有记者小声地嘟哝道.比朱听到这句话,笑着说:“它们的确很像蚯蚓,所以名字中有一个蚓字.不过,你们仔细看看,它们有嘴巴,有眼睛.它们还吃蚯蚓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